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fā)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在平原縣第三中學校長曹傳和看來,文化治校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平原縣第三中學在15年的建設發(fā)展過程中,以培養(yǎng)“有愛心有擔當的人”為辦學目標,積極探索實踐擔當教育,構建“擔當教育”模型。該模型以“擔當+協(xié)同德育”“擔當+深度學習”為實踐路徑,以“擔當+精準教研”“擔當+全員管理”為保障機制,有力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一、從喚醒走向主動,“擔當教育”模型的闡釋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 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使學生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睂W校構建的“擔當教育”模型致力于培養(yǎng)有愛心、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層級目標
學校將育人過程分為初階、中階、高階三個階段,“層級式”培育,步步推進,級級提升。
初階為“喚醒自己”,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喚醒潛能、發(fā)現自己,在自信中身心愉悅,做到自信、自尊、自律、自強。
中階為“幫助他人 ”,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尊重他人、服務他人、在奉獻中滋潤心靈,做到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高階為“服務社會”,處理好與社會的關系:善待自然、造福社會、在感恩中提升靈魂,做到心存大愛、愛滿天下。
(二)培育路徑
學校以“自育、互育、做中育”七字育人法為基礎,以“擔當+協(xié)同德育”和“自學、互學、練中學”七字學習法為根本,以“擔當+深度學習”的培育體系為要素,構建起科學的學生成長實施路徑。
(三)保障機制
學校構建了基于“自研、互研、教中研”的“擔當+精準教研”和基于“自理、互理、走中理”的“擔當+全員管理”體系,發(fā)揮干部、教師、學生共同管理效能的保障機制。
二、從主動走向自覺,擔當教育模型操作實踐
(一)“擔當+協(xié)同德育”操作實踐
“擔當”文化下的德育以自主教育為核心,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合作共育為推手,實現自覺成長的目的。“擔當+協(xié)同德育”為自育、互育、做中育。
自育指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從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到規(guī)范自己、提高自己,自覺關注個體發(fā)展。為此,學校讓學生制作“個人成長規(guī)劃書”;撰寫“自覺成長心語日記”;設立“自覺擔當成長銀行”,每月一獎勵;設置班級管理“金點子獎”, 自覺做班級管理的“主角”,提升擔當能力。
互育指師生、同伴之間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為此,學校建立了“繁星成長共同體”,任課教師、優(yōu)秀生、學困生主動結盟、精準幫扶;還建立“向日葵心靈加油站”,加油站內,配備專業(yè)心理教師和各類心理輔導設施器材,學生隨時向教師、同伴傾訴,參與心理講座、游戲體驗等活動,及時解決自覺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困惑。
做中育指學生自覺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做到鍛煉自己、服務他人、造福社會,增強公民意識,提升社會擔當能力。學校構建了“家—?!纭睘橐惑w的多元化校內外實踐體驗活動,包括注重增強儀式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覺擔當品德的“儀式典禮弘德行動”;以自覺對家庭、社會有責任擔當為主題的“微光公益修德行動”;開展了“一角一課”的“勞動教育育德行動”,“一角”即將庭院閑置土地、陽臺設為“勤耕角”,學生自主耕種農作物、花卉等,自覺管理養(yǎng)護;“一 課”是創(chuàng)意勞動課,由勞動課教師進行創(chuàng)意手工、廢物利用、藝術訓練等方面的教學授課,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勞動光榮意識、自立自強意識。
(二)“擔當+深度學習”操作實踐
“擔當”文化下的學習是打造能力提升與品德培養(yǎng)并重,自覺學習與合作探究深度結合的育人課堂?!皳?深度學習”為自學、互學、練中學。
自學指學生根據學習提綱進行個體自覺學習,做到任務明確、問題導學、投入高效、及時檢測,在自主學習中推動自覺成長。學校運用“自學存疑卡”,學生將自學過程中的困惑,記錄在存疑卡上,利用“課上五分鐘答疑”環(huán)節(jié)展示自學疑問,師生共同解疑答惑;根據自學表現,評選“自學周星 、月星”,設置“自學之星”演講臺,讓學生登臺演講,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方法,增強自覺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互學指師生、生生在學習中自覺互幫互助、互相督促激勵,做到探究碰撞、 展示分享、教學相長,在合作學習中強化自覺成長。每個班級都建立“益成長互學共同體”,優(yōu)秀生與后進生雙向選擇,結為師徒,一起學習、成長;每月評選“最美師傅”“最佳徒弟”。
練中學指學生對知識的梳理歸納、拓展提升,做到獨立總結、同伴分享、精要簡練、指導實踐、提升素養(yǎng),在學以致用中實現自覺成長。學校讓學生在體驗式學習活動中培育“成長樹”,將學生個人自學表現、合作學習表現等轉化為能量水滴,澆灌“成長樹”,有效激發(fā)學生自覺成長的積極性。
(三)“擔當+精準教研”操作實踐
“擔當”文化下的教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培訓學習為助推器,以交流碰撞為突破口,建構推動學生自覺成長的教師教研保障機制?!皳?精準教研”為自研、互研、教中研。
自研指在育人過程中,教師個人自覺查找、梳理歸納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預制解決措施。為此,每位教師建立了育人檔案,一生一檔,動態(tài)管理,記 錄學生自覺成長中存在問題、解決措施等;撰寫釘釘成長培育日志,記錄個人培育心得,實現資源共享。
互研指激活集體教研力量,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共同研究提升,形成培養(yǎng)學生自覺成長教育合力。學校推行“半日育人集體教研”,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同學科組教師開展集體教研;通過建立育人名師俱樂部、舉辦“教師育人論壇”、建立“教師育人共同體”等活動,形成協(xié)同推進“組團式”育人效應。
教中研指教師立足課堂育人主陣地,將全鏈條、全方位育人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邊教邊研,邊研邊教,以教促研,以研興教,提升自覺育人質量。學校積極開展教書育人業(yè)務擂臺賽、“線上+線下 ”訂單式培訓等活動提升教師育人水平。
(四)“擔當+全員管理”操作實踐
“擔當”文化下的學校管理,構建以全員參與為前提,以走動管理為手段,以促進學生自覺全面發(fā)展為最終目的學校管理保障機制?!皳?全員管理”為自理、互理、走中理。
自理指學校教職工定期對個人的育人管理工作進行自覺思考、梳理、改進、 踐行,提升個人育人管理能力,是學校管理保障學生自覺成長的切入點。為此, 學校所有教職工每天都寫釘釘育人日志,記錄育人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優(yōu)秀做法、 感觸反思;定期舉辦育人讀書分享會,學習借鑒先進育人管理經驗做法,運用到自身的育人管理工作中來。
互理指在學校育人工作中,教職工多途徑自覺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改進與提高,是學校管理保障學生自覺成長的支撐點。為此,學校定期召開“三會”,即每周的學校育人工作會、級部育人工作會和每兩周擔當管理反饋會。查擺育人問題,明確改進措施,制定下一步育人工作計劃,實現優(yōu)秀育人管理理念與方式的共融、共通、共享。
走中理指學校全體管理干部、班主任、教師,將辦公地點前移至校園、教室、餐廳、宿舍,進行現場育人管理,是學校管理保障學生自覺成長的落腳點。實行“六步走動”管理法,即“走、看、聽、問、記、辦”,實現教師時時在走動,校園處處在育人。
三、育人永遠在路上,“擔當教育”模型初見成效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學?!薄吧綎|省規(guī)范化學?!薄吧綎|省教學示范學?!薄吧綎|省第二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德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山東省校園安全工先進集體”“德州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德州市文明單位”“德州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基層黨組織”“德州市基礎教育名?!钡?80余項榮譽稱號,多家媒體對學校進行了宣傳報道。
從喚醒走向主動,從主動走向自覺。擔當教育永遠在路上,我們信念堅定、全力以赴,繼續(xù)豐富創(chuàng)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單位:平原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