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園地建設、苗木選擇、定植技術、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論述了旱坡板栗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旨在為種植戶提供旱坡板栗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支撐,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旱坡板栗的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旱坡板栗;栽培技術;肥水管理;優(yōu)質高產(chǎn)
板栗(圖1)作為一種耐旱、耐瘠薄的經(jīng)濟樹種,在山地丘陵地區(qū)被廣泛種植。旱坡板栗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但在實際生產(chǎn)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土壤瘠薄、水資源匱乏、病蟲害頻發(fā)等問題,導致產(chǎn)量不穩(wěn)定、品質參差不齊、經(jīng)濟效益低下。因此,提升旱坡板栗的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水平顯得尤為迫切。
1 園地建設
旱坡板栗園(圖2),地形起伏大,坡度較陡,土壤多為砂質或砂壤土。因此,針對旱坡地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土壤條件,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一是水平溝整地技術。利用等高線原理沿山坡開挖梯田式水平溝,使雨水能夠匯集于溝內,并逐漸滲透到根系分布區(qū),為板栗樹提供充足的水分。
二是刨坪打坑技術。對于不具備開挖水平溝條件的地塊,可通過刨坪打坑的方式來改良土壤。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疏松土壤、增強其蓄水能力,還能夠在坑內集中施入有機肥料或農(nóng)家肥, 以促進土壤肥力提升。打坑時將雜草、落葉覆蓋于坑內,既增加了有機質含量,又降低了火災風險。
三是生草與覆蓋物管理。在適當區(qū)域種植耐旱、低矮的綠肥植物或自然生長的野草,適時收割后將其覆蓋于樹盤周圍,形成天然的覆蓋層,既能防止土壤裸露,減少蒸發(fā),又能通過覆蓋物的分解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團粒結構,從而增強保水保肥性能。
2 苗木選擇
苗木應選擇健康且適應當?shù)貧夂虻陌謇趺缒荆ǔ_x擇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2年生苗木,并具有發(fā)育良好的枝條和充足的儲備營養(yǎng)。在栽植前對苗木進行適當處理,剪去損傷的根部,浸泡根系于生根劑中以促進生根,并保持苗木在栽植前的濕潤,避免根部干燥。
3 定植技術
板栗樹的最佳定植時間通常是在春季或秋季。春季定植應在土壤解凍后進行,而秋季定植則應在落葉前進行。種植密度應根據(jù)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和品種特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定植密度。一般推薦行株距為5米×3米或4米×3米,每畝栽植45~55株,保證樹冠之間有足夠空間進行光合作用,同時也能形成良好的通風透光環(huán)境[1]。在定植前,挖深度和直徑均為50~60厘米大小的栽植坑,在坑底加入適量的基肥如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復合肥,并將苗木置于栽植坑中,確保苗木直立,然后逐漸回填土壤,輕輕壓實,并確保苗木的根頸略高于地面。
4 施肥管理
4.1 基肥施用
在旱坡板栗種植中,施用基肥是確保樹體營養(yǎng)儲備和來年豐產(chǎn)的基礎。早施基肥尤其重要,一般推薦在采果后盡快進行,以利用秋季較高的地溫促進肥料分解與根系吸收??梢詫⑥r(nóng)家肥作為主要基肥,其富含有機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對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顯著作用。同時,配合施用磷肥等無機肥料,促進花芽分化和雌花形成??稍跇涔谕队斑吘壪峦诳踊蜷_溝,將混合好的農(nóng)家肥與磷肥均勻撒入,并填土,確保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此外,可以在板栗間種植綠肥作物,如紫云英或豆科植物,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同時改善土壤結構。
4.2 追肥時機與比例調控
對于缺水少肥的旱坡板栗園應在雨季來臨前追肥,此時應根據(jù)樹體生長狀況和土壤肥力,選擇氮磷鉀均衡配比的復合肥料進行追施。合理調整追肥量和元素比例,如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實快速生長期,可適當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以促進果實膨大,但需注意避免過量施肥,導致二次開花及降低果實品質。
另外,葉面噴肥是針對旱坡板栗園灌溉條件差而采用的一種高效快捷的補充營養(yǎng)方式。通過將肥料溶液直接噴灑于葉片表面,能夠迅速被樹體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旱坡板栗園管理中,適時噴施尿素、硼砂、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可以有效補充樹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尤其是在關鍵生育階段(如萌芽期、花期、果實膨大期)進行葉面噴肥,能顯著提升果實品質和產(chǎn)量[2]。在實施葉面噴肥時,要嚴格控制肥料濃度,以免濃度過高造成葉片灼傷,影響光合作用。同時,避開高溫時段,可提高肥料的吸收效率。
5 整形修剪
在旱坡板栗的栽培中,修剪是塑造樹體結構、改善光照條件和提高果實品質的關鍵措施。冬季修剪通常在大雪后至春季萌動前半月進行,此時樹體進入休眠狀態(tài),傷口愈合較快且無用枝條較為脆嫩,易于處理。修剪主要去除病弱枝、枯枝、交叉枝、內向枝和徒長枝。對于旱坡板栗而言,可以選擇開心形樹形布局,這種樹形主干較低(40~50厘米),主枝分布均勻,角度適中(60°~80°),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促進內膛結果,形成緊湊而波浪狀的樹冠結構(圖3)。
對于結果枝組的修剪,一方面,要注重回縮修剪,即對老化、衰弱、過密或重疊的結果枝組進行適度短剪,一般保留2~3年生枝條上的隱芽,促使基部隱芽萌發(fā)新枝;另一方面,應根據(jù)樹勢強弱和結果能力,合理疏除細弱枝和徒長枝,確保每個主枝上的側枝數(shù)量適中,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保留一定數(shù)量(如6~9個)的結果母枝,并保持其間隔在40~50厘米,以保證養(yǎng)分供給及立體結果。
6 病蟲害防治
在旱坡板栗的病蟲害防治中,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首先,在冬季修剪階段,及時剪除病蟲枝條,能有效減少越冬病蟲基數(shù),還能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病蟲發(fā)生概率[3]。其次,在春季萌動前刮治病斑,通過清除翹皮、腐爛病斑,切斷病蟲傳播途徑,并在刮治后涂抹殺菌劑和殺蟲劑,如過氧乙酸、甲硫萘乙酸等,以抑制病原菌繁殖和殺死潛伏害蟲。
根據(jù)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制定季節(jié)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春季萌芽期重點防控栗疫病、根部病害及初孵幼蟲;進入夏季生長旺盛期和果實膨大期,則要針對蛀果類害蟲如栗實象、桃蛀螟等噴施農(nóng)藥,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滅幼脲3號、甲維鹽等低毒高效的農(nóng)藥,按照推薦濃度適時進行葉面噴霧或直接噴灑至栗蓬上。同時,秋季采收后,應結合清園工作徹底清理落葉、雜草、病僵果等,減少翌年病蟲害的發(fā)生。
7 其他關鍵環(huán)節(jié)
7.1 排水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在旱坡板栗管理中,排水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是確保土壤適宜濕度和防止水澇災害的關鍵措施。針對山坡地形特點,應在山梁、水平溝或魚鱗坑周圍科學規(guī)劃并建設排水渠與排水溝,以利于雨水迅速排出,減少積水對根系的影響。對于深山區(qū)陡峭地段,可修筑窄而深的鐵锨寬排水溝,并采用水泥硬化或鋪設石板提高其耐用性;淺山區(qū)則需在車道兩側設置排水溝,避免大水流向栗樹區(qū)域造成漬害。此外,定期檢查蓄水池排水功能,清理豁口雜物,確保雨季來臨時能夠有效排澇。
7.2 壓綠肥
壓綠肥則是旱坡板栗園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含量的重要途徑。早熟板栗采收后,將枯枝落葉、雜草等綠色廢棄物集中掩埋于水平溝或魚鱗坑外緣,既有利于肥料分解轉化為可供栗樹吸收的養(yǎng)分,又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水能力。同時,這一措施也便于后期撿拾板栗,可謂一舉多得,對提高旱坡板栗的綜合效益具有積極作用。
8 結 語
針對旱坡板栗園的種植條件與特點,通過水平溝整地與刨坪打坑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采用早施基肥、雨季追肥和葉面噴肥相結合的方式優(yōu)化養(yǎng)分供給,并結合冬季修剪塑造適宜的樹形,更新結果枝組以提升光合效率,這些技術措施在旱坡板栗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未來應繼續(xù)關注旱坡板栗園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的提升,加強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以期在保持生態(tài)安全的前提下,實現(xiàn)旱坡板栗種植業(yè)經(jīng)濟效益的最大化和社會效益的持續(xù)提高。
參考文獻
[1] 郭玉春.旱坡板栗優(yōu)質高產(chǎn)關鍵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3(11):15-16.
[2] 武紅霞.河北邢臺旱坡板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幾項關鍵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6(9):12.
[3] 范俊偉.板栗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綠色科技,2018(23):98-99.
作者簡介:劉佳芳(1976年—),女,漢族,工程師,大專學歷,從事林果栽培與病蟲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