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能胎生?是的。有花植物的種子成熟時大多在脫離母體植物后萌發(fā),而秋茄樹卻很古怪 —— 它們的果實成熟后并不立刻脫離母體,里面的種子直接在果實中萌發(fā)、長成幼苗,并在適當的時候脫離母體,成長為獨立的新植株。整個過程就像是大樹“生”小樹一樣,與哺乳動物生養(yǎng)后代的行為類似,因此被稱作“胎生”。
秋茄樹種子萌發(fā)時,下胚軸明顯伸長,逐漸突破果皮,形成一個像毛筆一樣的東西——胎生苗。胎生苗下端的密度比上端大,當它們脫離母體時,便會如利劍般深深插入海灘的淤泥中。
胎生苗的生根能力很強,插入淤泥數小時后就能長出側根。如果運氣不好,胎生苗會落入水中,漂浮在茫茫海面,踏上遠行“打拼”的旅程。即使這樣,它們也“不急不躁”,因為它們的體內含有單寧等成分。這些成分能防止胎生苗因被水侵蝕而腐爛,也能避免被海里的動物啃食。一旦它們漂流到適宜生長的地方,就會火速“安家落戶”。
事實上,很多紅樹科植物都能胎生。植物學家認為,是紅樹科植物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造就了胎生這一奇特現象。
我們食用的佛手瓜就是著名的胎生植物。每個佛手瓜內只有一粒種子,種子成熟后便在果實里發(fā)芽、長成幼苗。
佛手瓜原產于墨西哥,那里氣候干旱,佛手瓜的種子只能依靠果實里的汁液發(fā)芽生長。等到雨季來臨,果實很快就會落地,里面的胎生苗長出許多不定根扎入土中,開始“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