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畫家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1829—1896),是十九世紀拉斐爾前派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中年齡最小、才華最高的一位。在他的影響下,英國出現(xiàn)了一個重道德的現(xiàn)實主義畫派,皇家美術(shù)學院也因此形成了新的學院派繪畫風格。
主持:小飛魚
米萊斯生于英國南安普敦,父親是當?shù)仡H有名望的人物。米萊斯有著一帆風順的人生:8歲時全家遷居倫敦,9歲時被送入薩斯領(lǐng)導的繪畫學校,11歲時進入皇家美術(shù)學院學習,18歲時獲得學院金質(zhì)獎?wù)虏⒘魧W意大利,56歲時獲得男爵稱號,67歲時被任命為皇家美術(shù)學院院長。但命運總是喜歡和人們開玩笑,剛成為皇家美術(shù)學院院長不久,米萊斯便因患喉疾離開了人世。
米萊斯在幼年時就表現(xiàn)出非凡的繪畫才能,年僅10歲便獲得了英國藝術(shù)協(xié)會頒發(fā)的銀質(zhì)獎?wù)?。?jù)說當時他的個子還沒有講臺高,只能站在凳子上領(lǐng)獎。米萊斯是一位寫實能力很強的畫家,喜歡以現(xiàn)實生活為創(chuàng)作主題,且善于運用古典畫法,注重描繪細節(jié)。在他看來,當時的英國藝術(shù)奢華而頹廢,為了遠離這種風格,他主張從大自然和現(xiàn)實生活中獲取靈感,而不是以想象來塑造人物形象。因此米萊斯的作品大多描繪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真實的再現(xiàn)了當時英國農(nóng)村的生活場景。從1851年起,米萊斯的一些作品便蒙上了一層感傷的“面紗”,盡管別的拉斐爾前派畫家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的畫上的感傷味更濃郁些,這也許與他對不幸的人的同情和對現(xiàn)實感到無望有關(guān)。這種濃郁的感傷,在其代表作《盲女》和《奧菲麗婭》中都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
盲 女
地球上的每個生命都是相互聯(lián)系、彼此依存的,米萊斯的《盲女》充分展現(xiàn)這種相依的關(guān)系。畫作中有兩個相互依偎的女孩,一個是盲女,另一個緊緊依偎在盲女懷里的小一些的女孩不知是她的伙伴還是妹妹,正抬著頭觀看天上的彩虹,仿佛在給盲女講述大自然的美麗。畫面上,云際有彩虹當空,原野一片金黃,遠處有幾頭吃草的牛羊,牛羊后面是溫切爾西鎮(zhèn),近處有飛鳥起落……所有景物都勾畫得栩栩如生,我們仿佛能聽到盲女身后的小河從蘆葦和石塊間流過的涓涓水聲??扇绱嗣利惖木吧づ畢s只能通過傾聽小女孩的講述來想象,就連停歇在披肩上的蝴蝶她也感受不到。但透過她沐浴在暖陽下帶著恬靜表情的臉,我們仿佛能聽見她說:“我嗅到了新鮮的空氣,聽到了原野里的生靈的聲音?!睆膬蓚€女孩身上破舊的衣服和腳上笨重的大鞋子,可以猜出她們是流浪兒。而兩人緊握的雙手則表明她們互相依賴,離不開彼此。畫家通過細致地描繪,讓我們對兩個女孩的困苦境地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本期,讓我們像米萊斯那樣,用畫筆記錄下眼前的風景吧!
繪畫步驟
1.用淺色彩鉛畫出線稿,然后用草綠色、深綠色、墨綠色、普藍色、天藍色、紫色的油畫棒給背景上色??砂醋约旱南埠秒S意涂抹顏色,但要將顏色涂抹得厚一些,且綠色系需為背景主色,還要注意留出小女孩的位置。
2.用紙筆擦或者手指把背景色暈開,讓各色間的過渡更柔和。
3.用草綠色、深綠色、墨綠色的油畫棒畫背景綠植的細節(jié)。畫時,需注意顏色的深淺變化。
4.用土黃色油畫棒涂頭發(fā)的底色,用淺褐色和褐色油畫棒畫頭發(fā)的細節(jié)。注意,邊緣的頭發(fā)的顏色要亮些,被皮筋扎住的頭發(fā)的顏色要深一些。用肉色油畫棒畫出小女孩的身體,用白色和肉粉色油畫棒畫出小女孩穿的白紗裙。
5.用淺黃色油畫棒給小女孩畫些碎發(fā),用草綠色油畫棒畫一些草擋住小女孩的左胳膊。這樣,人物和背景可更好地融合。用深紫色、薰衣草紫色、粉色、白色等色彩的油畫棒細畫一些花朵。最后調(diào)整細節(jié),作品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