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
一個可憐的伶人,在舞臺上趾高氣揚(yáng)或蹉跎歲月,
沒有人聽他;
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喧嘩和騷動,
卻沒有什么意思。
——莎士比亞《麥克白》
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里的經(jīng)典獨(dú)白,被柏遼茲引用在他的《回憶錄》開卷里——二十多年前我讀到了一本厚達(dá)六百頁的《柏遼茲回憶錄》,柏遼茲如同一團(tuán)熱情的火焰,裹挾著音樂,裹挾著詩,穿過漫長的十九世紀(jì)和二十世紀(jì)到達(dá)我的身邊。有時我忘了他,忘了這位被瓦格納嫉妒地稱為“鬼才”的法國作曲家,直到一日我從新疆旅游回來,我又記起了他,聽他的音樂——《幻想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浮士德的天譴》。在聽《浮士德的天譴》的假寐里,我突然瞥見一道紅光,那不是二十年前我在一張歌劇精選集里聽過的曲子嗎?!而《羅密歐與朱麗葉》里的一位女高音,那么孤單,那么鎮(zhèn)定自若。她用法語演唱,雖然我聽不懂,但我猜她是為心愛的“羅密歐”演唱的。在書房里的我被歌聲震住,像是被打了麻藥,仿佛我的一段戀情需要柏遼茲來見證。我怔怔地聽下去,在每個早晨聽,在每個傍晚聽。我一遍遍閱讀他的《回憶錄》,嘗試著將兩個柏遼茲——音樂的柏遼茲、愛情的柏遼茲,合而為一。
柏遼茲的《回憶錄》,在法國人貝·皮沃、皮·蓬塞納編撰的《理想藏書》里名列音樂書籍前茅。它不僅僅是自傳書,也可作為熱情的文學(xué)類書籍來閱讀?!痘貞涗洝穼懹?848年,開啟了音樂家自傳的先河,比瓦格納的《我的生平》早八年。在第一章里,柏遼茲寫了初領(lǐng)圣體時對音樂的感覺,作者沒有說是在哪一年。我推測在他八至十歲左右,一個少女合唱團(tuán)唱起了圣體贊歌,少年柏遼茲的體內(nèi)產(chǎn)生了一種神秘的震撼。這種震撼伴隨著他在女孩子面前羞澀的表現(xiàn):這群蝴蝶般的少女先上圣壇,柏遼茲有幸得到邀請先她們領(lǐng)取圣餐,“臉紅,感動,至愛至善的天空,旋律與圣訓(xùn)合一”,在神父看來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幕,于柏遼茲卻是神圣無比?!耙魳?,異性,至愛”在第一章里都有了。
第二章寫了一個動人的場景,柏遼茲在父親前面背誦維吉爾的《阿涅埃斯紀(jì)》,因激動以至于聲音顫抖,終于戛然而止。柏遼茲比一般人更容易動情,他會深深沉浸在自己釀造的苦酒里。他的一生也是如此,他是一個跟自己作戰(zhàn)的人。1856年,柏遼茲創(chuàng)作了一部非凡的歌劇《特洛伊人》,第二部中狄多和阿涅埃斯相親相愛后悲劇發(fā)生,這是否就是他童年的一種延伸呢?
音樂有了,詩歌有了,愛情在第三章到來。柏遼茲的初戀情人埃絲戴爾是他外公的一位鄰居。那時她芳齡十八,柏遼茲十二歲。小男孩單戀上比他大六歲的女人,一場注定失敗的戀愛,在他內(nèi)心留下愛情創(chuàng)傷,到晚年都沒有忘記這位少年戀人。當(dāng)他再次邂逅她,少女變成七十歲的老太婆(《柏遼茲回憶錄》里有一張老年埃絲戴爾的相片,圍著白頭巾,像一位法國老太,和柏遼茲一樣都有一個鷹鉤鼻)??晌覀兊囊魳芳蚁蛩髳?,還是遭到拒絕。再來看看我們的文學(xué)家納博科夫的初戀——他在沙灘上遇見安娜貝爾,她幾乎就是洛麗塔的一個化身。不過柏遼茲身上只有相思的純潔動機(jī),全然沒有納博科夫那種誘人的愛欲。讀《柏遼茲回憶錄》會激起一個懵懂少年的浪漫心思,而《洛麗塔:一個白人鰥夫的自白》已是在女人身上體會過苦澀后的流連忘返。柏遼茲呼埃絲戴爾為“山地星、黎明星”,還特別提及她穿的一雙玫瑰色鞋子,那是他一輩子逐愛的象征。
翻過十四章,來到第十八章,莎士比亞出現(xiàn),史密斯遜小姐出現(xiàn)。好了,詩歌、愛情都有了,看我們的音樂家怎么處理它。他再次被心魔驅(qū)使,莎士比亞和史密斯遜小姐同時降服柏遼茲。一天,柏遼茲在劇院里觀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愛上了飾演奧菲莉亞的英國女演員史密斯遜小姐,發(fā)誓要娶她為妻。這跟他初次遇上埃絲戴爾是一樣的,他不管人家是不是也喜歡他。這位在愛爾蘭長大的英國女演員,柏遼茲把她稱作“哈麗特”(Henrietta),年輕時美貌動人,演技非凡,為世人所崇拜。她演《哈姆雷特》里的奧菲莉亞最為出名,有詩稱贊曰:“人間確有純真在。純真閃耀在她的美麗眉宇間,即使大地變得一團(tuán)漆黑,史密斯遜的眼睛卻仍然發(fā)著光彩。”現(xiàn)存的一張照片里,身材高挑豐滿的史密斯遜彎著左手,做出碰觸嘴唇的樣子,望著一顆星。據(jù)說她扮演的奧菲莉亞使很多觀眾當(dāng)場流淚昏厥過去。柏遼茲追求她,遭拒絕,又聽到關(guān)于她的流言蜚語,一怒之下轉(zhuǎn)去追求鋼琴家卡米·莫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兩人訂了婚。不久后莫小姐突然拋棄柏遼茲嫁作他人婦,柏遼茲遂萌生了自殺念頭,終究沒有死。兩個女人促成他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幻想交響曲》的誕生。五年后他再次遇到史密斯遜小姐,她的美貌已蕩然無存,且負(fù)債累累,可他卻好像為兌現(xiàn)諾言一樣娶回了史密斯遜小姐,同時“娶了一萬四千法郎的債務(wù)”。他只為圓他的夢——朱麗葉!奧菲莉亞!可這位現(xiàn)實(shí)中的奧菲莉亞是否就是他的真愛呢?答案是否定的。她將作曲家像驢一樣拴在身邊,讓他禁錮在家庭生活里。柏遼茲逃跑了,他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自在。他很快傾心于另一個漂亮的女人——成為他第二位夫人的瑪麗·李茜奧。柏遼茲愛的是女人還是愛情本身?男人多情,法國男人更甚。柏遼茲與普魯斯特小說《追憶似水年華》里的斯萬何其相似,他們同時愛上了愛情本身,可斯萬不如柏遼茲專一。柏遼茲為了初戀情人,在七老八十的時候還去山里尋找那顆星,只為抓住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若有若無的愛情,像一個快要溺水的人抓住的稻草根——勝過巴黎一切的荒涼。
《回憶錄》是柏遼茲的不安之書,它沉甸甸如一顆金黃色鉛彈,它的封面是金黃的,封底是金黃的,柏遼茲頭像的顏色也是金黃的。他的眼睛是漆黑的,漆黑如一團(tuán)火,漆黑如他手中的《特洛伊人》總譜,他準(zhǔn)備將自己作為子彈射出去。
我們將時間推進(jìn)到1919年11月的某一天,葡萄牙里斯本,詩人佩索阿的辦公室。那年佩索阿三十一歲,他的辦公室雇了一個女秘書,名字叫奧菲莉亞·格羅什。這是一種巧合嗎?工作期間,兩人產(chǎn)生了感情,傳小紙條,佩索阿寫詩追求姑娘。有一天快下班的時候,公司里其他人都走了,只留下佩索阿和奧菲莉亞。這時突然停電了,佩索阿點(diǎn)了一根蠟燭,在燭光里大聲背誦《哈姆雷特》里的臺詞向奧菲莉亞求愛,他吻了她。可這個吻沒有讓他們的戀情發(fā)展下去。佩索阿猶疑不決,有時激情,有時冷淡。他給她寫信,提出退出這場戀情。已經(jīng)嘗試過就結(jié)束,全然不是一個癡情男人的表現(xiàn)。他們的關(guān)系時斷時續(xù),生日那天他們互寄賀卡,奧菲莉亞有時沉湎于與佩索阿結(jié)婚的幻想里。兩人均終身未婚。他們保持了一種童話般的純真關(guān)系。也有佩索阿的學(xué)者說他為了寫詩而談了一場戀愛。佩索阿愛寫作勝過愛女人,寫作是他的一切,女人是他體驗(yàn)的必要。葡萄牙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學(xué)家佩索阿,愛用異名(用過72個,也有說81個異名),神秘主義大師,他的詩可以達(dá)到里爾克和曼德爾斯坦姆的高度。他寫出最灼人的情詩《牧羊人》。有時候他漫不經(jīng)心地寫大自然,寫云朵,寫羊群,其實(shí)是寫他的戀與情,只不過與在場拉開了距離,產(chǎn)生了另一種更澄澈也更堅(jiān)定的愛與戀。我們先看一首《戀愛中的牧羊人弄丟了牧羊棒》。
戀愛中的牧羊人弄丟了牧羊棒,
羊群散落在山坡上。
他陷入沉思,連笛子也不吹了。
沒有人來也沒有人走動。他找不到牧羊棒。
那些羊倌,一邊咒罵他,一邊替他圍攏羊群。
而他,從來沒有被人愛過。
當(dāng)他從山坡上、從錯誤的真理中起身,他看見了一切:
巨大的山谷全是濃蔭,像往日一樣,
遠(yuǎn)方的大山,比感受到的更真實(shí),
所有的真實(shí),是存在的天空,空氣和田野,
他感到空氣又一次注滿他的心中,是自由,帶著一絲疼痛。
羊群是他的戀人,為了澄澈和明晰真理,他拋開了羊,追求他向往的自由,實(shí)實(shí)在在的大自然。佩索阿在同一個女人身上尋找所有女人。柏遼茲是佩索阿的反向——他在所有女人身上尋求同一個女人。這真是兩個奇怪的男人,都喜歡上叫奧菲莉亞的女人,柏遼茲愛的是莎士比亞戲劇里的奧菲莉亞,佩索阿愛的是里斯本的奧菲莉亞,而他向她求愛時背誦的正是《哈姆雷特》中奧菲莉亞溺水身亡時的那一段嗎?肯定是。他們就在我面前朗誦起《哈姆雷特》第四幕《奧菲莉亞之死》——
一棵柳樹斜躺在溪水上,
白色柳條映在明晃晃的水流里;
她編了一個奇異的花環(huán)戴在頭上
毛茛,蕁麻,雛菊和長頸蘭——
說粗話的牧羊人給取的下流名字,
我們的正派女孩管它叫死人的指頭:
她爬上一根垂下的大樹枝,想要把她的花冠
掛在上面,偏偏一根邪惡的樹枝斷了;
她就連人帶花掉了下去,落進(jìn)
哭泣的水里。她的衣服寬寬地展開;
嗯,像一條美人魚浮起在水面:
她嘴里還哼哼著古老的歌調(diào);
好像一點(diǎn)也不在意她的危險,
好像她生來就長在水里:可是不一會兒
她的衣服沉甸甸全是水,
把這個可憐的人兒從音樂里拖到泥里,
死了。
佩索阿為什么不戀愛?他和奧菲莉亞的關(guān)系僅僅停留在一個吻上嗎?他是禁欲主義者嗎?沒有傳記,只留下詩、散文。讀他的詩,就是讀他本人。為什么他的詩全部是情詩?因?yàn)樗貌坏綈矍?。得不到愛情的人對愛情持有一種理想:“女人是夢想的富礦。永遠(yuǎn)不要去碰她……看和聽是生活中唯一高尚的事情。而其他的感官都是粗俗和平庸的。真正的貴族意味著從不碰觸任何東西。永遠(yuǎn)不要靠得太近——這就是高貴?!保ā痘倘讳洝づ耸菈粝氲母坏V》)這就是為什么佩索阿在現(xiàn)實(shí)里中止了與奧菲莉亞的關(guān)系,也不是徹底停止,而是時斷時續(xù)。佩索阿為自己有那么多的欲望感到惡心,為了實(shí)現(xiàn)這些不可能的可能,他一度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他稱之為“溫柔而悲哀的時刻”。佩索阿主張看、聽、想象,與女人來一場抽象的戀愛,寫一個抽象的女人,比現(xiàn)實(shí)更豐滿。我們來讀《戀愛中的牧羊人》第一首:
在我擁有你之前
我愛著自然,像僧侶愛著基督。
現(xiàn)在我愛自然
像僧侶愛著圣母瑪利亞,
心懷虔誠(以我的舉止),一如從前,
可更真誠,也更親密。
我和你走在一起,我看見的河流更美麗
穿過田野走到河對岸。
坐在你身邊看云
我看得更清楚了。
你沒有從我身上拿走自然,
你也沒有改變自然。
你把自然帶給了我,也更近了。
因?yàn)槲业拇嬖?,我看見得更美好,宛如從前?/p>
因?yàn)槟銗畚遥彝瑯訍勰?,也許會更多。
因?yàn)槟阕屛覔碛心銗凵夏?/p>
我凝視它的時間
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長。
我過去是什么,我并不遺憾,
因?yàn)槲疫€是我。
我唯一遺憾的是從前沒有愛上你。
讓我們回到音樂家柏遼茲。柏遼茲愛上戲中人物奧菲莉亞,要娶她為妻??伤纳钅兀坎粌H貧窮,還陷入一個又一個苦惱和困頓里。他不得不為現(xiàn)實(shí)掐滅作曲的靈感,可能不止一部偉大的交響曲被他殺死在頭腦里。瓦格納娶了科西瑪之后他的成就朝前邁了一大步,在拜魯伊特接受天下人的朝拜。而柏遼茲一步步走向毀滅,可音樂之火還在心底燃燒,越燒越熾烈,上帝賦予他所有的天賦必須讓他找到一道口子發(fā)泄出來。
我在《回憶錄》里讀到一段柏遼茲在意大利流浪時的感想:“當(dāng)這自由的日子一去不復(fù)返時,回憶它們該是多么的殘酷!那是心靈、思想、靈魂、一切一切的自由,我們可以自由地不去想,不去做,自由地忘記時間,輕視野心和欲望,嘲笑榮耀,不再相信愛情;那是前往北方、南方、東方、西方的自由,可以自由地在野外露營,自由地過樸素的生活!那是無目的的流浪、做夢想的自由,可以自由地躺著、蹲著,整整一天只傾聽溫暖的西羅科熱風(fēng)的低吟!那才是真正的、絕對的、無止境的自由!哦!偉大而強(qiáng)壯的意大利!荒涼的意大利!你大可不必?fù)?dān)心你的姐妹,藝術(shù)的意大利,因?yàn)椤利惖闹禧惾~已經(jīng)躺在了棺木里。”這是柏遼茲的意大利,是北方人的南方,今后也將是瓦格納的意大利、理查·施特勞斯的意大利。柏遼茲的天才是鬼神賦予的,它與這個人的氣質(zhì)那么的不相符(我希望柏遼茲像瓦格納那樣有始有終朝一個方向堅(jiān)定地努力),可它就是這位法國音樂家的氣質(zhì),以至于我們讀起來有點(diǎn)心疼他,為什么他不能好好地享受呢?事實(shí)上,他不僅在國內(nèi)得不到承認(rèn),連在他的朋友圈也得不到承認(rèn)。驕傲的瓦格納更是輕蔑他,就連寬容的舒曼也懷疑他是否只能算一個“冒險的音樂家”——而這,統(tǒng)統(tǒng)是因?yàn)椤懊利惖闹禧惾~已經(jīng)躺在了棺木里”。
柏遼茲常常在回憶、詩歌和音樂的三重作用下,達(dá)到一種癲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在意大利,他會努力思考而后潸然淚下。他哭神話中的事件,哭現(xiàn)實(shí),會為逝去的詩情畫意的時代而哭。他沉浸在一個詩歌的混沌世界里,低吟著莎士比亞、維吉爾和但丁的詩篇,想起可憐的奧菲莉亞!是的,他根據(jù)莎士比亞的戲劇創(chuàng)作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根據(jù)歌德《浮士德》創(chuàng)作了《浮士德的天譴》。晚年時候回憶起少年時讀過的維吉爾和拜倫,他創(chuàng)作了《特洛伊人》和《哈羅爾德在意大利》。一個人擁有了莎士比亞、歌德、維吉爾、拜倫之后,他還想擁有什么呢?是他的“山地的星星”,他年少時的靈感——埃絲戴爾。柏遼茲的生活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史密斯遜去世之后每況愈下,他的樂思退潮了。朋友一個個離世,李西奧去了,費(fèi)蘭去了,最愛的兒子路易斯去了,他一個人孤零零留在世上,真的只欠一死。他去山里尋找“山地的星星”,那位老奶奶會信他嗎?見過面,也通過信,可一切都無助于改變他的孤獨(dú)和凄涼,兩者變本加厲起來,在柏遼茲的晚年一同懲罰他。
羅曼·羅蘭是最懂柏遼茲的法國人,也最推崇他。二十多年前我讀他的《柏遼茲——十九世紀(jì)的音樂“鬼才”》一書,被最后一節(jié)描寫的柏遼茲的孤獨(dú)深深震動?,F(xiàn)在我再讀這些文字,它們并沒有因?yàn)槎陼r間的隔離變得冷漠,相反激起了我的本能反應(yīng)。有人說,大概你今后最大的痛苦就是“忍受孤獨(dú)”,他們又像安慰我一樣說,“這將為你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帶來好處”。好吧。我把這段文字摘錄下來——
畢竟,他肩負(fù)不起過于沉重的使命——那有什么可驚呢?他是多么孤獨(dú)呵!人們相繼離開了他,孤獨(dú)就更加的顯眼。他在瓦格納、李斯特、舒曼、弗蘭克的時代是孤獨(dú)的。雖說孤獨(dú),他內(nèi)心卻有著一個完整的世界,對這一點(diǎn),他的敵人,他的朋友,他的崇拜者,甚至他自己,都不曾十分意識到。他孤獨(dú),而且被寂寞所折磨。孤獨(dú)——這是個在他的青年和暮年時代所譜的音樂中說了一遍又一遍的詞語,是在《幻想交響曲》和《特洛伊人》中說了一遍又一遍的詞語。當(dāng)我寫這幾行時,我面前的他那張相片所昭示的,也就是這個詞語——這相片,就是《回憶錄》中那張美麗的相片,他那張臉孔望著他人,仿佛憂郁而又嚴(yán)厲地責(zé)備著對他誤解的時代。
1869年3月8日下午,柏遼茲夢囈般叨念著《羅密歐與朱麗葉》里的詩句,之后離開人世。
2021年,英國畫家約翰·埃弗雷特·密萊的畫作《奧菲莉亞》在上海浦東美術(shù)館展出,我?guī)畠喝タ凑?。我在這幅油畫前佇立好久,寫了一首詩,它是長詩《阿爾瑪》的一部分?,F(xiàn)在它屬于本文。
整幢白色大樓里你最冰冷,奧菲莉亞
獨(dú)自躺在深水里,黃浦江離你數(shù)百米
百米之后便是熱情和自由,南京東路
人來人往,你都不需要了,手里
捻著小黃花,像一只舊歌謠,你唱著
從黎明到黃昏,你的溺亡越來越真實(shí)
連我們都詫異,死和生隔著的不是冰冷
而是性欲的冷漠,鼓蕩起你裙子的空氣
在塌陷,昨晚有人抱吻在外白渡橋
沒有比這更平常了,因?yàn)槟阋言谙?/p>
躺了四百多年,比上海開埠的時間都要長
在這里你是個新人,人們好奇
你為什么到了水里?問題會被一次次提出
直至有人厭倦,在你面前停停走走,從今以后
浦東和外灘刷新不出一個叫奧菲莉亞的女人
所有為你的鮮花都備好了,頭顱上尖刀一樣的
水仙也備好,去天堂的水路寬闊又漫長
一首唱不完的歌謠,今夜,阿爾瑪,我要去聽
馬勒《第十交響曲》。雨夜,踩著落下的梧桐樹葉去音樂廳
那道奇跡般的閃亮來自你的愛,阿爾瑪,雖然你背叛了他
雖然你早投入新情人的懷抱,可他依然愛你,用他衰竭的
心愛你,他不求詩句,不必華麗,破損的心
無需修補(bǔ),散掉了,滾落了,如雨天地面上的梧桐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