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寶峰 趙紫明
蔥蓮與韭蓮是兩種較為相似的植物,均為石蒜科蔥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相傳二者均有在夏季大雨過后突然盛開的習性,故都有“風雨花”的別名。
蔥蓮屬(Zephyranthes,花朵通常向上開放);以及美花蓮屬(Habranthus,也稱側(cè)開韭蓮屬,花朵通常側(cè)開);細韭蘭屬(Cooperia,也稱香韭蘭屬,通常夜間開花并具有香味)、擬蔥蓮屬(Haylockia,本屬較為罕見)等石蒜科植物因都具有“雨后開花”的習性,被統(tǒng)稱為“風雨蘭”,約有200多個種(品種)。其花型有單瓣、復瓣,花色有紅、粉紅、白、黃、橘黃、淺藍以及復色等,有些品種還有香味,不少品種的風雨蘭花朵都有褪色的習性,清晨剛綻放時顏色較為鮮艷,隨后就會不斷地褪色。大致可分為普粉類、黃蔥類、草原落日類、白蔥類、貴V類、胖麗麗類、紅蔥類、小幾何類、重瓣錢德拉類等類型,每個類型下面又有許多的品種。像‘曼寧‘永恒的火焰‘藍風‘金牛座‘國王的贖金‘終極選擇‘冰沙桃子‘粉色地平線‘八瓣風‘熾熱的愛‘開胃酒‘橘色流星‘蝴蝶夫人‘雙鮭魚‘杏樹女王等。
蔥蓮
蔥蓮(Zephyranthescandida)因肥厚的葉子形似蔥葉而得名;別名蔥蘭、玉蓮、白玉蓮。具卵形小鱗莖,有明顯的頸部。葉狹線形,長20~30厘米,肥厚,亮綠色?;ㄇo中空,花單生于其頂端,下帶有褐紅色的佛焰苞狀總苞;花白色,外面常帶淡紅色,花期7-10月。蒴果三角形。
蔥蓮四季常青,花色素雅,花期長。常作為地被植物大片種植,也可作為花壇、花境的鑲邊材料,盆栽觀賞效果亦佳。
養(yǎng)護蔥蓮原產(chǎn)南美洲,喜陽光充足和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半陰,在光照不足處植株雖然能夠正常生長,但開花稀少,甚至不開花,花朵也小;有一定的耐寒性,冬季能耐0℃的低溫(地栽植株能耐更低的溫度)。適宜在疏松肥沃、濕潤而不積水的土壤生長。
繁殖??? 分株或播種繁殖。
韭蓮
韭蓮(Zephyranthesgrandiflora),因扁平的葉子形似韭菜葉而得名,別名韭蘭、風雨花、紅花菖蒲蓮。鱗莖卵球形,直徑2~3厘米。葉線形,扁平,暗綠色?;▎紊诨ㄇo頂端,下有佛焰苞狀總苞,總苞片常帶淡紫紅色。
韭蓮的花色嬌艷,花期長,可盆栽觀賞或庭院中成片種植。韭蓮以干燥的全草及鱗莖入藥,有散熱解毒、涼血活血的功能,可用于跌打紅腫、毒蛇咬傷、吐血、血崩等的治療。
養(yǎng)護與繁殖韭蓮原產(chǎn)墨西哥南部至危地馬拉,喜溫暖濕潤和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耐干旱,略耐寒。養(yǎng)護與繁殖與蔥蓮近似。但在光照不良的環(huán)境中,開花稀少且花色暗淡。耐寒性較差,越冬溫度最好保持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