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萍
情緒化異常突出的學生,是學校教育中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轉化和進步,是班級管理的難點和重點,是檢驗教師職業(yè)道德和工作水平的試金石。我們班上“熊大”、“熊二”兩位同學有著嚴重的情緒化和準暴力傾向,與其他同學的人際關系一度非常緊張。我從“講”“幫”“夸”三字入手,運用教育“組合拳”,實現(xiàn)了對其人格成功轉化的目標,幫助他們回歸班級集體的正常生活的軌道。
一、倆同學平時表現(xiàn)糟糕
1.劉某某和張某某是學校有名的調(diào)皮大王。
兩人體型稍胖,經(jīng)常一前一后、形影不離,王某某在同學面前自稱“熊大”,孫某某自稱“熊二”。
2.兩位同學時常惹事端。
(1)故意“惡作劇”擾亂校內(nèi)外生活。有一次,劉、張兩人去上廁所打開了沖水閥門,又堵住了小便池下水口,使得池水滿溢。又有一次,兩人把廁所的衛(wèi)生紙抽出來,團成團,淋上水,扔向了屋頂,污損了房頂。一次體育課自由活動時,倆人撿起地上的石塊扔向旁邊小區(qū)的家屬院,被小區(qū)的業(yè)主找到了學校。
(2)日常生活積習難改。有時發(fā)火,發(fā)泄到同學的用具上;有時把同學書包倒扣,書本撒得滿地都是;有時把同學的水杯扔到垃圾筐……
二、多措并舉“組合拳”,標簽化學生回歸班級正軌
(一)說在“面”前,反復提醒警示,壞習慣慢慢剎車
家校溝通是第一步,平心靜氣共商教育辦法。通過多方面信息得知,家長從小偏溺愛孩子,并且教育孩子簡單化。經(jīng)過與家長的多次溝通交流,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了共識:家長克服和避免簡單粗暴的傾向,在適當?shù)臅r機和場合,向兩位同學灌輸“心平氣和處理與同學之間的摩擦”的理念,用鮮活的案例提醒告誡他們“遇事要大度”“做事前先想后果”“犯了大錯后果很嚴重”……
家校一起,苦口婆心地說教起到初步效果。同學之間遇到矛盾,劉某某難免斤斤計較,但在行為上收斂了不少,讓同學們接受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二)化在“心”里,放大自信效應,激勵他們自主回歸正軌
雖然倆人經(jīng)常惹事,有很多缺點,但是很愿意幫助老師,得到老師的認可也是非常高興的,甚至從他們高興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絲絲正能量的希望火花。于是我與他們“秘密約定”,他們搖身一變,有時成了“信使”,幫我傳遞信息;有時成了“秘書”,往來收發(fā)作業(yè)本;有時又成了班級的書桌整理員,中午飯后幫整理書桌;有時又成了教室的衛(wèi)生員,和大家輪流負責下午大課間時間清理傾倒垃圾。我和他們接觸得多了,也準備了小零食獎勵他們。他們逐步認識到,他們能為大家做很多事情,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尊重他人自己也得到了他人的尊重。
久而久之,同學們也更多地看到了倆人忙碌的身影,為他們豎起拇指。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們的是非減少了,前來告狀的同學明顯變少。老師和同學們內(nèi)心的認可,慢慢地改變了他們的模樣,臉上多了自信和陽光。
(三)贊到“名”下,先進帶后進,他們成功融入班級集體生活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班上有位姓孫的同學,是大家公認的“小紳士”。他遇事大度,樂于助人,說話和風細雨,從來不急躁,德智體綜合素質比較突出,就連劉某某也暗暗地佩服。在征求意見后,倆人愉快地答應做同位了。為發(fā)揮榜樣的帶動作用,我安排兩人負責籃球筐的保管,負責每天開關球筐。孫同學看到有的球氣不足,還買來球針,劉某某從家里帶來了打氣筒,他們利用下課時間為籃球充氣,忙得不亦樂乎,從來沒有丟過球筐鑰匙或忘記為大家開關球筐。張同學也加入了班級做好事的行列。期末評選最負責的同學,同學們都呼喊劉同學他倆的名字,他們不好意思地露出了滿足的微笑。
得到榮譽后,他們課下與同學們的交流慢慢增多,偶爾發(fā)生小摩擦,他倆也能一笑了之。我問他們,為什么能原諒別人?劉同學搶著回答:“一些小事啊,沒什么大不了的?!?/p>
三、堅持立德樹人,做好特殊學生轉化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堅守教育初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沒有升學考學的競爭,老師沒有升學任務的壓力。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孩子,依然特別需要給予加倍的關注和關愛。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于立德樹人,培養(yǎng)和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祖國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名好的教師,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播上,而且體現(xiàn)在對特殊學生、后進學生的道德的培育上,培育其健全的人格,激發(fā)他向上的動力。越是特殊的孩子,越需要特別關注和激勵,一句話語、一個動作、一個暗示,可能會使他們奮起直追向前,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向。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恪守愛生如子的敬業(yè)和園丁精神,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
(二)認真調(diào)查研究,提高破解教育難題的針對性
學校管理及學生教育如何適應價值多元化的社會狀況是學校教育面臨的現(xiàn)實課題,學生的價值觀、人格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價值多元化的反映和體現(xiàn)。劉同學的父母是公司職員,早出晚歸,孩子疏于管教,自幼任性。張同學的家長無固定工作,常因教育觀念不同發(fā)生言語甚至肢體沖突。一個家庭收入不菲,待遇豐厚;另一個家庭靠祖輩留下的房產(chǎn)衣食無憂。兩個家庭的家長在處理孩子的事情時,平時多無原則地溺愛,對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有了事情,則是簡單粗暴處理,甚至動手打罵。了解到家庭的實際情況后,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糾偏,教育其平等尊重他人,養(yǎng)成合作協(xié)商意識,形成共享包容理念,使其逐步回歸正確的生活和學習的軌道上。
(三)堅持科學理論引領,提高后進生轉化工作的實效性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加速變化,一些少年兒童面臨的壓力日漸增加,其人格健康問題日漸凸顯。一些多動、暴力或注意力障礙問題的少年兒童,不同程度地面臨不被接納的情況,在集體學習中被歧視的現(xiàn)象客觀存在。對于這些少年兒童進行糾偏矯治,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學校、家庭協(xié)同育人,形成合力。應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革,落實“雙減”政策,緩解社會焦慮,營造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家長應多些支持和陪伴,營造關愛兒童的家庭氛圍。學校應建立積極的同伴關系,營造好的班級氛圍,教師應根據(jù)少年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給予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支持。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高新區(qū)鳳凰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