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鄭立穎 陳佳琳
5月21日,伊朗東阿塞拜疆省,伊朗總統(tǒng)萊希等遇難者遺體告別儀式在大不里士市舉行。本文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5月21日,當搭載伊朗總統(tǒng)萊希等人棺槨的靈車駛上大不里士市街頭時,道路兩旁站滿了送行民眾。哀悼者面色哀戚,從四面圍向靈車,或伸手撫摸棺槨,或獻上白色的劍蘭花束。
兩天前,萊希前往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qū),出席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參加完活動后前往東阿塞拜疆省大不里士市的途中,萊希搭乘的貝爾-212直升機在大霧中失聯(lián)。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搜索,救援人員在大不里士市附近的山區(qū)發(fā)現(xiàn)了直升機的殘骸,包括萊希及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內的9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民航史上,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遭遇直升機事故,非常罕見。1969年,玻利維亞總統(tǒng)巴里恩托斯在直升機事故中遇難。今年2月6日,智利前總統(tǒng)、直升機駕駛愛好者皮涅拉駕機在雨中穿越蘭科湖時墜毀,皮涅拉本人遇難。此外,馬達加斯加總理拉科托馬拉拉和黎巴嫩總理卡拉米曾經也因為直升機失事身亡,但一般認為這兩起事件與謀殺有關。
伊朗將為罹難者舉行五場遺體告別儀式,大不里士市是第一站。在當地出席葬儀的伊朗內政部長瓦希迪表示,任何其他國家遭逢這樣的事,都將面臨非常“暗淡的未來”,但在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領導下,伊朗將順利度過。
北緯38°45′57″,東經46°43′43″,是伊朗國家通訊社發(fā)布的貝爾-212直升機最后回傳信號時的坐標。北緯38°46′4″,東經 46°41′33″,是救援隊最終發(fā)現(xiàn)直升機殘骸的位置。
在全球航圖信息數據網站Skyvector上標出這兩個坐標,可以看到它們位于一條南北向蜿蜒貫穿阿拉斯巴蘭山區(qū)的峽谷的一處分岔口。山谷向北延伸,一直到伊朗和阿塞拜疆邊界的阿拉斯河。
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1時許,萊希和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共同出席了伊朗和阿塞拜疆邊界的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然后乘坐貝爾-212直升機進入這條山谷。抵達前述兩個坐標位置附近時,他已經走過了從阿拉斯河畔到伊朗西北部城市大不里士約四分之一的路程,很快就要飛出山嶺密布的阿拉斯巴蘭山區(qū)。
起飛時,這似乎是一趟安全的旅程:貝爾-212直升機上配備了兩名安保人員,還有一個三人機組,由伊朗空軍擁有校級軍銜的資深飛行員領銜。他們的任務是搭載總統(tǒng)一行前往130公里外的大不里士,除了要經過的阿拉斯巴蘭山區(qū),剩余路程都是在平原上空飛行。
對于可以單人駕駛、以可靠著稱的貝爾-212直升機來說,這是一個奢侈的配置。該型直升機由越南戰(zhàn)爭時期的美軍軍用直升機改造而成,自1979年以來一直被視為全球最可靠的直升機之一,貝爾公司官網也宣稱該型機“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一些最極端的氣候條件下可靠地運行”。
起飛時,天氣有些陰。前一天,伊朗氣象組織發(fā)布了橙色預警,但這并不意味著飛行計劃需要取消。資深航空安全專家丹尼爾·阿杰庫姆曾主持過直升機空難調查工作。他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面對山區(qū)飛行時,直升機飛行員都會考慮到需要在風雨、大霧天氣中應對儀表氣象條件(即能見度無法通過目視飛行)的情況,貝爾-212直升機也具備儀表飛行條件。
不過,很難說機組制訂飛行計劃時收到的氣象情報是否準確。距離阿拉斯巴蘭山區(qū)最近的民航氣象站在這趟旅程的終點大不里士,綿延的山谷里除了幾個各住有百余人口的村鎮(zhèn)外,是大片的森林和無人區(qū)。伊朗當地民眾說,飛機失事前后,一些區(qū)域氣候突變,風雨大作。
山區(qū)小氣候的變化,往往出人意料。2006年,美國仁慈航空一架貝爾-412直升機(212型的升級版)在加利福尼亞南部卡洪山口附近的大霧山區(qū)墜毀。美國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發(fā)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卡洪山口以大風、湍流和大霧聞名,當時飛行員遭遇了“間歇性大霧”,從目視氣象條件驟然進入意料之外的儀表氣象條件。
仁慈航空事故的失事飛行員擁有12年、3000小時的美國軍方直升機飛行員飛行經驗,但未能避免悲劇發(fā)生。阿杰庫姆指出,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如果沒有保持半年以內檢驗一次儀表飛行能力,突然遇到大霧險情,仍有可能感到緊張?!叭绻钶d的是極其重要的乘客,飛行員還會面臨無形的心理壓力?!?/p>
從公開信息看,貝爾-212直升機機組可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執(zhí)行如此重要的任務。梳理伊朗國家通訊社關于萊希的報道,過去一年,他主要在首都德黑蘭附近出席活動,很少踏足偏遠地區(qū)。出國訪問,他乘坐的是民航客機改裝的政府專機。
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1時許,萊希離開吉茲加拉西大壩,準備出席在大不里士舉行的一家煉油廠竣工儀式。這是萊希本次行程的“附加項目”。按計劃,結束在這座擁有170萬人口的伊朗西北第一大城市的行程后,他將回到德黑蘭。
除了安保、機組成員外,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東阿塞拜疆省長拉赫馬蒂、伊朗最高領袖在東阿塞拜疆省的代表阿勒哈謝姆和萊希同機。同樣出席大壩落成儀式的能源部長梅赫拉比安、交通部長巴茲帕什等官員則分乘另外兩架蘇制米-171直升機,在同一條航路上飛行。
起飛30分鐘后,萊希一行和外界失聯(lián)。伊朗媒體報道稱,失聯(lián)前和墜毀后,機上人員都曾發(fā)出求救信息,但聯(lián)系又很快中斷??针y調查專家阿杰庫姆解釋道,在山區(qū)中,即便是高頻通信和衛(wèi)星電話信號,也都有可能受到阻隔。
伊朗媒體曾發(fā)布過多張萊希搭乘米-171直升機的歷史影像。沒有官方報道解釋,這一次他為何換乘貝爾-21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3月23日,伊朗體育部長乘坐的一架米-171直升機在巴夫特市體育館降落時失控墜毀,部長幸存,辦公室主任遇難。
“我們看到,和總統(tǒng)座機同期出發(fā)的另外兩架米-171直升機安全抵達了目的地。我們還不清楚為什么它們可以順利完成飛行,但據我所知,這些蘇制直升機就是為高山極端條件而設計的,它們擁有強大的引擎;而美國、意大利等國制造的直升機,由于性能不足,在高海拔地區(qū)動力會有些‘掙扎?!卑⒔軒炷氛f。
在遭遇劇烈的氣象變化時,這種“掙扎”將變得致命。當伊朗救援人員開始趕往距離邊界約20公里的山區(qū)搜尋事故發(fā)生地時,現(xiàn)場視頻顯示霧氣濃密,地面能見度只有數米。負責行政事務的副總統(tǒng)曼蘇里19日也表示,當地氣候條件無法讓直升機和無人機起飛進行空中搜尋。顯然,這已經屬于較為極端的儀表氣象條件。
按照貝爾直升機的操作手冊,意外進入儀表氣象條件時,飛行員應當保持直升機的姿態(tài)控制和航向控制,避開障礙物,加速到爬升空速,然后立刻爬升到該地區(qū)的最低安全飛行高度,聯(lián)系空管報告緊急情況。
然而,2021年,加拿大交通安全委員會在一份關于貝爾-212直升機遭遇山區(qū)強氣流墜毀的調查報告中寫道,考慮到動力不足,該型直升機的飛行員遇到大霧等極端氣象條件時,一定要注意爬升時的氣流、風速等情況?!叭绻鄙龣C正處于下降氣流中,不要嘗試立刻爬升,因為直升機可能做不到這一點。應盡快避開下降氣流,找到附近的上升氣流再爬升。”
動力不足只是可能導致情況雪上加霜的一種因素。實踐中,處于山區(qū)的飛行員面對復雜且已經不可見的地貌,想及時避開山巒障礙物爬升,避免失去地平線參照而可能出現(xiàn)的“空間迷向”,同時還要避免空速或轉彎半徑過大導致失控,以及祈禱不要有亂流、風切變等突發(fā)狀況將直升機“拍”向地面。這需要高超的技巧、經驗和心理素質。
如果伊朗媒體發(fā)布的兩個坐標準確的話,則直升機在最后階段似乎向西北方向折返。人們無法知道這是因為大霧掉頭、尋找山谷西側分岔口的另一條通道,抑或是遭遇其他情況??梢源_定的是,在向西北折返的過程中,直升機偏離了應有的航向,朝著高于飛行高度的山脈撞去。
阿杰庫姆指出,這場空難的發(fā)生很可能是自然、機械、技術、人為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后果?!拔覀兇笾驴梢酝茰y出,飛行員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迂回前進,可能迷失方向,可能存在機械故障,也可能存在一些人為處理不當,總之最終撞上了山坡。這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在官方調查報告發(fā)布前,外界尚無法確認這架貝爾-212直升機的具體失事原因。按照民航業(yè)慣例,作為直升機制造商注冊國的美國,其交通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可以派員參與事故調查。美國國務院20日表示,本次事故發(fā)生后,伊朗也曾請求華盛頓方面協(xié)助救援搜尋工作,但因為“安排協(xié)調”方面的問題,美國最終沒能提供幫助。
伊朗也可能尋求其他國家專業(yè)機構的幫助。2020年,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PS752航班在德黑蘭被伊朗軍方擊中墜毀后,伊朗將黑匣子送往法國,但法國航空安全局的工作僅限于讀取數據,沒有進行調查和分析。事故發(fā)生5個月后,伊朗民用航空組織公布了初步報告。2021年3月,伊朗發(fā)布有關墜機事件的最終報告,流程和周期符合國際民航業(yè)通行標準。
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萊希必須要親自參加。沒有人會想到,這會是他的“致命航程”。
這座新落成的大壩,每年可調節(jié)約20億立方米的水量,為下游伊朗境內約7萬公頃農田供水。更重要的是,這是萊希在加沙危機升級后推動積極外交、擴大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標志性成就。
將近三年前,2021年6月,萊希在大選中獲勝,被視作忠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保守派和強硬派。遇難前,他被視為哈梅內伊未來最可能的繼任者之一。
1960年,萊希出生于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的一個神職人員家庭。15歲時,他追隨父親的腳步,前往庫姆進入什葉派神學院學習。20世紀70年代末,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爆發(fā),許多庫姆神學院的神職人員和學生都投身于該運動,萊希是其中一員。
伊斯蘭革命后,大學剛畢業(yè)的萊希加入司法部門,25歲那年成為德黑蘭最年輕的副檢察官之一,隨即獲得霍梅尼的青睞,出任秘密法庭法官。資料顯示,1988年的夏天,這個秘密法庭“重新審判”處決了數千名因政治活動而入獄的囚犯,萊希也因此被外界形容為“毫無憐憫的強硬派”。
幾十年后,當萊希被問及在該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時,他告訴記者:“如果一名法官、一名檢察官捍衛(wèi)了人民的安全,他應該受到贊揚……我為我迄今為止擔任過的每一個職位感到自豪?!?/p>
1989年,霍梅尼去世,總統(tǒng)哈梅內伊成為伊朗最高領袖。29歲的萊希隨即成為哈梅內伊的得力助手,一路晉升。2017年,萊希首次宣布競選總統(tǒng),以38%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敗給溫和派領導人魯哈尼。但他依然得到哈梅內伊的支持,2019年被最高領袖任命為伊朗司法總監(jiān)。2021年宣布競選總統(tǒng)時,萊希宣稱自己“以獨立人士的身份走上舞臺,以改變國家的行政管理,并與貧困、腐敗、恥辱和歧視作斗爭”。
2021年6月,萊希在伊朗第一輪總統(tǒng)選舉中獲得了62%的選票,以壓倒性優(yōu)勢獲勝。就職儀式上,他向8800萬伊朗民眾承諾,新一屆政府將通過解決經濟問題改善民生。同時,他向西方喊話稱,必須解除對伊朗的所有制裁。
當時,伊朗經歷了長達10年的經濟停滯,通貨膨脹率超過40%,就業(yè)機會不足,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地頻繁發(fā)生。萊希倡導“抵抗經濟”,通過經濟保護主義,減少因制裁而帶來的影響。他的政策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世界銀行在2022年10月發(fā)布的報告中表示,伊朗經濟已經開始復蘇。有分析人士評論稱,萊希是一位“務實的保守派人士”。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牛新春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萊希就任總統(tǒng)的這幾年里,一直與哈梅內伊保持高度一致。而他的多位前任在任期的后期或者在進入第二任期后,往往會和哈梅內伊產生或大或小的分歧和矛盾?!霸谌R希身上,這不存在。也正是因此,他被認為是哈梅內伊的繼任者?!?/p>
5月19日,伊朗和阿塞拜疆邊境地區(qū),伊朗總統(tǒng)萊希(左一)與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左二)一起出席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
不過,相比前幾任溫和派總統(tǒng)推動伊核協(xié)議和歐洲解除對伊制裁的成績,宗教人士出身的萊希,過去很少處理外交事務。就任總統(tǒng)以來,推動周邊外交,擴大伊朗在西亞、中東地區(qū)的影響力,成為萊希工作的重點。2021年,職業(yè)外交官出身的阿卜杜拉希揚,成為萊希選擇的外交部長。在這位溫和、健談的外交部長的努力下,伊朗和沙特于2023年3月宣布恢復外交關系,引發(f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2023年10月加沙危機以來,伊朗和另一位近鄰阿塞拜疆的關系,也出現(xiàn)了轉機。德黑蘭戰(zhàn)略研究所(RISS)高級研究員哈格帕納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2020年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qū)重燃戰(zhàn)火后,以色列支持阿塞拜疆。“考慮到伊朗對以色列在該地區(qū)擴大影響力的擔憂,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023年1月,阿塞拜疆駐德黑蘭大使館遭到襲擊,阿方隨后撤出外交人員。
“有些人可能不樂見我們舉行會晤和我們共同取得的成功?!痹?月19日上午的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儀式上,萊希宣告雙方的關系正式升溫轉暖。加沙危機爆發(fā)后,阿塞拜疆和以色列的關系迅速轉冷,阿方明確表態(tài)“不會允許以色列借道阿塞拜疆攻擊伊朗”。
萊希抓住了這個積極信號,并從“共同實施對我們的國家、地方和人民有益的計劃”著手重啟關系。吉茲加拉西大壩落成前兩天,阿塞拜疆宣布將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重開使館。5月19日上午,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對萊希說,這一天是兩國關系史上“美麗而光明的一章”。
幾個小時后,萊希乘坐的貝爾-212直升機墜毀在阿拉斯巴蘭山區(qū)。63歲的他悲情地走完“最后的旅程”,伊朗也毫無防備地突然遭遇了一次“黑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