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名家引路
一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節(jié)選自朱自清《春》)
●閱讀心得
在《春》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清雋沉郁的筆法,為我們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五幅唯美的畫面。選段是春花圖,從花色、花味、蜂蝶圍花和野花遍地等方面描繪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春的世界。作者抓住春天花的特點來寫,種類繁多,花色明艷,花態(tài)繁茂,展現(xiàn)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作者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二
春天,樹葉開始閃出黃青,花苞輕輕地在風中擺動,似乎還帶著一種冬天的昏黃??墒侵灰?jīng)過一場春雨的洗淋,那種顏色和神態(tài)是難以想象的。每一棵樹仿佛都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也頓時柔軟了,而那萌發(fā)的葉子,簡直就起伏著一層綠茵茵的波浪。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半空中似乎總掛著透明的水霧的絲簾,牽動著陽光的彩棱鏡。這時,整個大地是美麗的。小草似乎像復蘇的蚯蚓一樣翻動,發(fā)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里像有無數(shù)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這一場雨,才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節(jié)選自劉湛秋《雨的四季》)
●閱讀心得
《雨的四季》通過對四季的雨進行細膩的描繪,捕捉了春雨的清新、潤澤、甜美,夏雨的熱烈、粗獷、奔放,秋雨的端莊、沉靜、深情,冬雨的自然、平靜、純潔,表現(xiàn)出作者對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選段中先描寫了春回大地時樹葉迅速回青的狀態(tài),然后運用側面描寫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明亮的眼睛”“樹枝的手臂”寫出了樹木在春雨的滋潤下充滿生機的特點,從側面表現(xiàn)出了春雨對萬物的滋潤。
三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黃河被兩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時,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
(節(jié)選自梁衡《壺口瀑布》)
●閱讀心得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全文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抓住壺口瀑布的特征,著力于描繪瀑布的聲響、形狀、態(tài)勢及威力,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由壺口瀑布所透視出的黃河的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偉大性格,以及中華民族的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讓文章沒有停留在單純的寫景上,對思想情感的挖掘更為深刻,引人深思。
寫作借鑒
在借景抒情的散文中,寫景的目的是抒發(fā)情感,而不是客觀地介紹景物,所以我們在描摹景物的時候,要注意使用飽含情感的詞語,把情感蘊藏在景物描寫中。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也才能讓作文更有感染力。
如何完成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呢?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要抓住其鮮明的特征,這是借景抒情的第一步。這種特征包含季節(jié)特征、地域特征、景物特征等。我們一旦鎖定某處景物,不妨先把它的特征羅列出來,這樣才能確保所描摹的景物是獨特的,也是真實可感的。如果寫景沒有表現(xiàn)其特征,只是大而化之地勾勒或蜻蜓點水般描繪,這樣的景物必然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情感的抒發(fā)也缺乏感染力。
2.運用寫作手法。這里所說的寫作手法包括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或讓語言生動形象(如比喻、擬人),或能增強語勢(如排比、反復),或讓內容豐富(如引用、聯(lián)想想象)……這些都是提升語言的好方法;而多感官、多角度地描摹,可以讓景物描寫更加靈活且有層次。寫作手法就好比繪畫的顏料,恰當運用多種手法寫作,可使寫景散文更加細膩生動。
3.表達豐富情感。寫景的目的是抒情,所以不妨把表達情感的語句蘊含在行文之中??梢赃厡懢斑吺闱?,也可以在每段結尾加上一個抒情句或一兩個情感詞,抑或在全文結尾集中抒情。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情感的定位是關鍵,“喜愛”“贊美”是大眾化的情感,要是能像作家梁衡在《壺口瀑布》中那樣,將抒情上升到民族精神層面,情感便達到了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