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當(dāng)孩子遭遇挫折,比如學(xué)習(xí)成績下滑、被同學(xué)霸凌、高考落榜,他重整旗鼓、戰(zhàn)勝困難的底氣是什么?有人說是遠大的理想,有人說是樂觀精神,有人說是百折不撓的勇氣,這些都必不可少,但孩子最大的底氣是家長的不放棄。信陽女孩依依的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點。
2020年10月4日,6歲的信陽女孩依依與家人一起吃火鍋,外公添加酒精時不慎引發(fā)爆炸,因為離得較近,依依頓時成了一個火球。在醫(yī)院,她被診斷為重度燒傷合并膿毒血癥、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醫(y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
因為是重度燒傷,搶救依依的風(fēng)險極大且花費巨大,有人勸依依的父母放棄治療。但爸爸邱念青一口回絕:“她是條生命啊,怎么能不救呢!”他和妻子守在重癥監(jiān)護室門口不肯離開,晚上就在走廊里打地鋪。
經(jīng)過25天的救治,依依保住了一條命,從重癥監(jiān)護室轉(zhuǎn)到普通病房。邱念青不忍直視女兒的傷情,借故離開。依依帶著哭腔問:“媽媽,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邱念青聽到后眼淚奪眶而出,暗暗發(fā)誓,以后不管生活多難,都不會放棄女兒。
依依嚴重毀容,植皮手術(shù)十分痛苦,且效果不佳。依依很難過,整整兩個月不說一句話。邱念青安慰女兒:“寶貝,一個人的美不只在外表,還在內(nèi)心?!薄皩氊悾虑闊o法改變時,就試著接受它,改變不了現(xiàn)狀,就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眿寢寗t用童話《丑小鴨》開導(dǎo)女兒。父母的愛漸漸溫暖了依依的心,她終于開口說話了。
邱念青擔(dān)心依依難以獨自承受痛苦,于是定下一條家規(guī):“我們是一個家庭,什么事情都要分享,你不想和爸爸說的話,可以和媽媽說,但不能對誰都不說?!?/p>
邱念青意識到,依依的人生剛開始,她必須直面現(xiàn)實,接受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與外界交往,增強自信,這樣以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他常帶依依到附近郊區(qū)做義工,無償?shù)貛椭鷼埣踩?、老人,把他們種的蔬菜運到城里賣。邱念青說:“我想讓依依看到,人即便處于劣勢,通過辛勤勞動也能過上好日子?!?/p>
生活中,邱念青鼓勵依依做家務(wù),鍛煉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妻子買菜回來,他就和依依一起擇菜;爺爺奶奶收花生,他就帶依依剝花生。依依手指不靈活,他就用夾子把花生殼夾開,再遞給她。
為鼓勵依依融入社會,邱念青在短視頻平臺開設(shè)賬號,記錄依依的日常生活,引導(dǎo)依依與網(wǎng)友互動。邱念青說,在拍視頻的過程中,他看到了依依的成長,看到她從悲傷的情緒中慢慢走了出來,開始關(guān)注他人和社會。
近4年時間,依依做了13次手術(shù),花費60多萬元,從當(dāng)初被燒得面目全非到如今重返校園,離不開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人們被依依的堅強感動,更欽佩邱念青夫婦的不離不棄。對此,邱念青謙虛地說:“我是一個普通的爸爸,收入不高,也沒什么本事,就是想盡自己的努力讓依依的生活回歸正常。”
讀者朋友,您對孩子有過放棄的念頭嗎?說過“就這樣吧,你沒救了”“我怎么會有你這樣的孩子”“做你的家長真丟人”之類的話嗎?
如果說過,那就趕緊補救吧,否則孩子有可能缺乏奮斗的底氣。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