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麥克唐納的電影《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講述了兩個男人之間友誼破裂的故事。小島上,帕德里克最好的朋友是科爾姆,兩個人每天的消遣就是一起去酒吧小酌,漫無目的地聊天。但突然有一天,科爾姆開始躲著帕德里克,帕德里克上門詢問原因,科爾姆只說:“我不喜歡你了?!笨茽柲吠蝗桓杏X到時間在飛快地流逝,與帕德里克的閑聊毫無意義,而他原本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時間,寫出不朽的音樂作品來。
科爾姆收回了友誼,可帕德里克是個一根筋的人,非要執(zhí)著地問為什么,他擔心朋友是不是抑郁了。他說,關(guān)系是兩個人的,不能科爾姆說結(jié)束就結(jié)束了,這對他不公平。
一個人堅定地宣布絕交,另一個人想要挽回,引發(fā)了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甚至出現(xiàn)了砍掉手指、燒掉房子等離譜的情節(jié)。有人說這部電影應(yīng)該叫“分手的決心”——你想不到一個人為了分手會做出多么瘋狂的事情。
很少有影視作品這樣細膩地講述友誼的破裂。想想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的疏遠常常是由于某件具體的事情,有人的感情或者自尊受到傷害,心里一轉(zhuǎn)念,不知不覺就很長時間不與對方聯(lián)系了。一個人單方面地收回了友誼,另一方一般會識相地明白,“你鎖了,我就懂了”。電視劇《重啟人生》中體現(xiàn)友誼不復(fù)存在的細節(jié)是,主角發(fā)現(xiàn),好朋友和她交換貼畫時沒有談判,而是象征性地謙讓,半換半送。言談之間太客氣了,那就是沒有把對方當成朋友。觀眾也都看懂了。
友誼的破裂或許是單方面的,但友誼的發(fā)生往往是兩顆心的靠近,比如《紅樓夢》里賈寶玉和秦鐘,初見時就互相高看對方,想要與對方更親近。此外,賈寶玉也有一段單方面的友誼,是和鄉(xiāng)村姑娘二丫頭之間的。在秦可卿出殯的過程中,王熙鳳帶著賈寶玉、秦鐘路過一處村莊,富家公子賈寶玉見什么都感到新奇,看見紡車就開始擺弄,這時有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跑了來亂嚷:“別動壞了!”她大大方方地紡給他們看。在離開村莊的時候,賈寶玉感到十分惆悵,在人群中不斷搜尋二丫頭的身影,后來看到二丫頭懷里抱著她弟弟出現(xiàn)時,“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
對二丫頭來說,不過是看了一場熱鬧,心中并沒有留下任何關(guān)于清俊少年賈寶玉的痕跡,只是怕他用壞了她心愛的紡車。遠方富貴人家的公子,對她來說是遙遠的故事里的人,只不過是一面之交。而感性的賈寶玉卻結(jié)下了單方面的深厚友誼,對一個鮮活飽滿且美好的個體無限眷戀。
我在兒時也曾有過這樣短暫的友誼。跟著大人出門,在某個場合偶得一個玩伴,開開心心地玩了半天,但最終要分離,只能跟著大人離開。我什么也不說,也不懂得如何去表達這種心情,連不舍的姿態(tài)也沒有做出,但心里帶著遺憾和感傷,就像賈寶玉和二丫頭分別時一樣。同時,我心里也隱隱含著擔憂:這只是單方面的友誼,對方或許沒有那么在意自己。
單方面的友誼也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有滋養(yǎng),也有遺憾,充實著我們的情感體驗。那些電光石火、狂風驟雨,也都會留在人的念頭里。
(畫滿花摘自《時代郵刊·新青年》2024年第4期,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