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砂陶刻是隨著紫砂的發(fā)展而衍生出的另一種藝術形式,是紫砂裝飾普遍使用的技法之一,雕刻藝術歷史悠久,陶刻將雕刻融于紫砂藝術,文人雅士們將自己的詩、詞、書、畫用鋼刀進行篆刻,將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銘于紫砂作品上,使得紫砂作品一躍成為具有文化內涵的文房用品。本文以紫砂陶刻作品《春夏秋冬》為例,淺談其創(chuàng)作特點和蘊含其中的人生意境。
關鍵詞紫砂陶刻;春夏秋冬;女人的一生;自我成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宜興紫砂產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各種裝飾工藝也衍生而出,為紫砂作品錦上添花,提升了紫砂壺的工藝價值和文化價值。紫砂陶刻是隨著紫砂的發(fā)展而衍生出的另一種藝術形式,是紫砂裝飾普遍使用的技法之一,雕刻藝術歷史悠久,陶刻將雕刻融于紫砂藝術,文人雅士們將自己的詩、詞、書、畫用鋼刀進行篆刻,將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銘于紫砂作品上,使得紫砂作品一躍成為具有文化內涵的文房用品。紫砂陶刻融合金石、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其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或以書畫同源之筆的刀法表現(xiàn)飛白,求得筆墨情趣的神采韻味,或以跡簡意賅、舍形求意表現(xiàn)出中國畫淡雅之風格,極大地提升了紫砂作品的藝術品位,這種風尚至今盛行。
1紫砂陶刻作品《春夏秋冬》的創(chuàng)作特點
陶刻工藝是陶刻藝人巧妙地運用指、腕、肘各部的力度靈活自如地刻畫,用刀的深淺、線條的粗細、力度的剛柔、畫面的方圓處理、章法的曲直、刀路的交叉等諸多變化,來表達出作品的豐富情感和完美理念。紫砂陶刻作品《春夏秋冬》(見圖1)描繪了一個女子一生四個不同的階段:襁褓中天真無邪的嬰兒、青春羞澀的少女、成熟美麗的女人、蒼老卻優(yōu)雅的老人,作品用不同的刀法、筆觸表現(xiàn)了女人不同階段的美。第一幅圖懵懂的嬰兒躺在襁褓里新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胖乎乎的如藕節(jié)般的手、腳,圓潤可愛的臉蛋,將嬰兒的純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同春天一般充滿希望;第二幅圖少女在盛開的向日葵花叢間眼睛微瞇,扎著兩個可愛的麻花辮,表情活潑,少女的羞澀與嬌俏映入眼簾,如同夏天一般熱烈、青春洋溢;第三幅圖女人一手撐著臉頰,一雙杏眼沉靜、專注地看向前方,好像在思索著什么,秀致的鼻子、小巧飽滿的嘴巴,一頭海藻般的長發(fā)襯托出女子美麗的面龐,如同秋天一般浪漫;第四幅圖女子梳起了劉海,挽起了長發(fā),身著優(yōu)雅的旗袍,隨意地披著披肩,面容雖有皺紋卻難掩其清秀雅致,目光堅定而柔和,神情莊重、從容不迫,充滿了大氣美和歷經風霜的成熟風韻,如同冬天一般靜謐、沉靜。作為一件陶刻作品,《春夏秋冬》表現(xiàn)出了濃烈的陶刻氣味,即刻味簡約而不簡單,精微而不瑣碎,粗放而不粗俗。刻味不夠就像演員臉上無表情、無神采,唱腔無韻味,甚至不著調。有人說陶刻是以刀代筆,欣賞一件陶刻作品人們往往強調刀功,但這不是簡單的以刀代筆,刀替代不了筆,但可以表達筆意。陶刻作品《春夏秋冬》用刀痛快、爽利,深淺、緩疾、節(jié)奏恰到其位,運刀快捷,線條變化有致,畫面生動,呈現(xiàn)古樸、典雅、清逸的意蘊。
2紫砂陶刻作品《春夏秋冬》的人生意境
女人的一生是一次次蛻變的旅程,每個階段都有她獨特的魅力,要經歷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面臨不同的事情時就有著不同的身份,能調整好自己,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從容地面對著自己身份的轉變,這樣的女人才能夠幸福。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角色是女兒,這是人生中扮演時間最長的角色,從一出生開始我們可以向爸爸、媽媽撒嬌,遇到事情有父母撐腰。到18歲時就會變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如果到法定年齡后就會結婚、生子成為人妻,主動承擔家庭一分子的責任。你前半生是別人家的女兒,后半生是這家人家的妻子,成功地經營一樁婚姻是一輩子的事,也是女人一輩子的責任,如果把婚姻比作一棵樹,妻子便是這棵樹的根須,唯有她的深植,婚姻才能四季有風景,春季的浪漫、夏季的熱烈、秋季的豐收、冬季的安享。女人的第三個角色是母親,母親這個角色真的應了“為母則剛”,媽媽都是全能型選手,無需培訓即可上崗,初為人母你可能會處于比較慌張的狀態(tài),但你一定非常疼愛你的孩子,因為這是你的第一個寶寶,你會覺得尤其珍貴??墒墙K究我們要學會“放手”,從懷胎十月到分娩剪掉臍帶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無論他們幼時如何依賴你,終究都會長大。父母會老去,孩子會長大,終究女人還是要回歸自己,電影《霸王別姬》里有一句臺詞:“人,要學會自己成全自己?!钡拇_,學會成全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紫砂陶刻作品《春夏秋冬》將女人的一生喻為春、夏、秋、冬四個不同階段,春有春的生機,夏有夏的絢爛,秋有秋的溫柔,冬有冬的浪漫,接受每個階段每個年齡的自己,無論身處什么角色都給自己留一點空間,懂得自己成全自己,才能感受生活的幸福。
3結語
陶刻是金、石、書、畫的集合體,將幾種藝術相互融合,陶刻注重用刀,也注重筆意,好的陶刻作品不僅要表現(xiàn)出紙上書畫的一氣呵成,還要用刀法表現(xiàn)出立體感和生動感,展現(xiàn)出更為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震撼力,身為一名陶刻藝人應不斷磨煉自身的技藝,提升藝術素養(yǎng)和文化水平,將人生閱歷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提升作品的藝術層次。
參考文獻
[1]王福君.論紫砂對瓶“四方祥瑞”的陶刻藝術和文人情懷[J].江蘇陶瓷,2020,53(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