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作者:瑪麗·比爾德
譯者:熊宸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019年出版
推薦人:賈文聰
龐貝,一個坐落于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城市,被維蘇威火山永遠地定格在了公元79年?;鹕降膰姲l(fā)給這座商旅云集的富庶小城帶來了滅頂之災,裹挾著火山灰與熔巖的“浮石大雨”所到之處無一生還,將龐貝的歷史風貌與日常生活凍結在了時空之中。尚在建造的房屋、未完成的壁畫、街道中行走的人們,甚至是神廟祭壇中正在燃燒著的祭品都在這一天成為“永恒”,成為這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的一部分。
由于被聯(lián)合國認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研究龐貝的相關文獻和書籍可謂卷帙浩繁,但長久以來對現(xiàn)有史料的過度詮釋,使得人們對于這座城市有著一系列的幻想與誤解。
瑪麗·比爾德,相比于作者這一身份,她更像是一位偵探,在海量的出土證據(jù)與文獻史料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理智、大膽地推斷,用幽默甚至略帶揶揄的筆觸,拉近龐貝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將那個時代的城市風貌與市井百態(tài)進行生動地“還原”,從建筑到街道,從宗教到娛樂,由表及里、層次分明地再現(xiàn)了當時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將近兩千年前的日常生活“鮮活”的呈現(xiàn)。
推薦閱讀音樂:克林頓·肖特《龐貝》(Pompeii)
作者:達尼埃爾·阿拉斯
譯者:馬躍溪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23年出版
推薦人:盛漢
我發(fā)現(xiàn)它時,它與各類畫冊以及通識類美術鑒賞讀物擺放在一起。然而,這其實是一部視角獨到的藝術史專題性研究著作。
作為一名從事音樂史研究的工作者,我長期關注帶有史論性質(zhì)的藝術史書籍——盡管所謂的“藝術史”并不包含音樂史,但好在我時常能夠幸運地從中獲得理論啟發(fā)。我想,這本書的標題對任何一位音樂史研究者的吸引力都是不言而喻的。
從西方藝術史研究的文脈來看,《細節(jié):一部離作品更近的繪畫史》一書被廣泛認為具有顛覆性的歷史視點:在現(xiàn)代公共展覽、高清印刷品普及之前,繪畫史研究的概念和范式主要基于“遠觀”,這一觀念已根深蒂固;而當“近觀”得以可能之后,“細節(jié)性關系一旦進入藝術史家的視野,便會令藝術史的一系列經(jīng)典問題呈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
請注意,這本書并不是通過作品細節(jié)來講述畫內(nèi)畫外的故事、軼事,而是旨在提出一種新的觀賞方式和研究范式:對繪畫細節(jié)的關注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創(chuàng)作過程和表達意圖的想象,使觀賞者的主觀參與和審美體驗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這與此前強調(diào)科學性、注重史料考證、對主觀感受避而不談的藝術史研究形成了鮮明對比。
《細節(jié):一部離作品更近的繪畫史》這種“新”的研究思路,在西方音樂學的學術史中并不陌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批評音樂學”帶來的重要學科轉(zhuǎn)向與該書的理念基本一致。這是否能說明藝術史與音樂學這兩個學科可以更近一些呢?
推薦閱讀音樂:查爾斯·阿維森《大協(xié)奏曲》(No. 9)
作者:凱文·伯明翰
譯者:辛彩娜、馮洋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出版
推薦人:劉丹霓
這是一部卓越的“作品史”,或者如作者所言,是一部藝術杰作的“傳記”。不過,它的重點其實并不在于《尤利西斯》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風格批評(雖然也有所涉及),而在于此書從創(chuàng)作伊始到出版問世長達十多年中,其接受狀況的坎坷命運——從“違禁品”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代經(jīng)典的全過程,這一事件不僅成就了《尤利西斯》,也徹底改變、重塑了我們?nèi)缃竦乃囆g觀念、評價標準和法律準則。
此書堪稱一部精彩卓絕、令人動容的“群戲”。雖然《尤利西斯》是一位天才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但讓《尤利西斯》得以問世,而后成為經(jīng)典并影響深遠,是一群女人和男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中有二十世紀杰出的作家,有慷慨奉獻的贊助人,有無懼權威的雜志編輯,有膽識兼具的書店老板和出版商,有打字員、走私者、印刷商、盜版商,還有最終讓《尤利西斯》在英語國家合法化的律師和法官。正如作者所言:“即便是最極致的個人主義者也需要一個集體?!弊钜俗⒛康氖牵瑢Α队壤魉埂返膯柺镭使χ羵サ膸孜唬ǔ硕蚨魉固芈蓭熀臀闋栁鞣ü伲┒际桥裕河梢晃慌约ぐl(fā)靈感,被一位女性資助,被兩位女性連載,被一位女性出版發(fā)行。
之所以稱此書為“群戲”,還因為其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既有小說式的敘事筆法,也有電影式的剪輯策略,整體結構跌宕起伏、張弛有度,人物血肉豐滿、性格突出,將浩瀚的史料、扎實的研究融匯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
推薦閱讀音樂:蒙特威爾第《尤利西斯返鄉(xiāng)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