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蓮 隋中合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狀態(tài),它不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永遠像個孩子一樣躲藏在內心角落里。有創(chuàng)傷的小孩以各種形象出現(xiàn),如自卑的、無助的、無力的、不安全感等,在生活中隨時跳出來干擾當下的你。我們要學會聽從內心的召喚,明白身體發(fā)出的信號,理解其傳遞的信息,做出積極響應,以成年人身份走回童年,與內在的自己進行對話,幫助他與過去告別,帶他成長為健康、快樂人!
小憶在班級中表現(xiàn)得非常成熟和穩(wěn)重,他在學習、遵守紀律和處事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因此,老師們十分欣賞并器重他。他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諧友好。然而,每天他的表情都顯得凝重嚴肅,給人一種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印象??傉f自己很膽小,晚上睡覺總是用被子蒙著頭,即使大熱天滿身是汗也不敢露頭。這番話引起了我的好奇與關注。
我讓他回憶,什么時候開始這樣的?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他說小學三年級時晚上獨自在家看電視,有很恐怖的音樂和畫面,當時非常緊張害怕,恰巧這時聽到房門外有響動且房門忽地一聲打開了,自己記得很清楚門是關上的!嚇得他慌忙用被子蒙住頭一動不敢動。過好久才壯膽去關門,恍惚看到院中樹下有個白色鬼影。當時父母沒在家也沒人訴說,從此后一關燈那白色鬼影就出現(xiàn)在眼前,必須蒙著頭久久才能睡去。
恐懼是個警報器,提醒可能面臨的危險或威脅,有時這個警報器可能會過于敏感,甚至在沒有明顯威脅的情況下也會響起,讓我們陷入不必要的緊張中。如果把恐懼當作敵人企圖掩飾或逃避,它會與你糾纏不休且被它所控制,只有正視它、理解它,把它當作一個提醒或信號去關注和處理,才能消除警報獲得安寧。
人緊張時大腦缺氧導致神經細胞信號傳導速度改變,加上光線問題或精神狀態(tài)不佳、緊張等原因,對某些東西產生錯覺,讓人感覺恐怖害怕,實際上是人的過度想象或恐懼的放大效應造成的。
小憶:我道理上明白,也相信老師說的話,但我還是很害怕。
咨詢師:嗯,這是正常的!問問自己到底在怕什么呢?
小憶:怕黑夜,怕它傷害我,像影視作品中被鬼抓走,會被吃掉。
咨詢師:你看到樹下鬼影這么久了,它有沒有真的傷到過你?
小憶:那倒沒有。
咨詢師:這么說你領悟到什么呢?
小憶:感覺放松了點兒。難道真的沒有鬼存在?(信念有所松動)
根據(jù)他的敘述可以看出,他是被困在了過去那個恐懼無助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一個無力又無助的小孩在瑟瑟發(fā)抖,他的恐懼情緒無處安放,那個內在受傷的內在小孩一直在呼救。我決定讓長大的他帶領早年受傷的自己走出當年的陰影。
解離是在感覺放松或是足夠安全、可信任、可依靠的空間里,有目的地解除自我保護機制,有計劃地修復過往危機,再次重建成更強大的一個整體的過程。重新面對過往危機時,需要現(xiàn)在的自己在旁邊,且需要連結資源、連接正向事物,讓現(xiàn)在的自我有力量去抱持、去回應過去那個早年脆弱的小孩,進而釋放過去壓抑的情緒、轉化過往的創(chuàng)傷,重新建立新的體驗,重構大腦知覺系統(tǒng),從而重建自我新的身份認同。
我觀察著他,問道:“現(xiàn)在你已經16歲了,看起來身高也長到1.75米了吧?”他點點頭。我接著問道:“除了身體高大變強健,還有哪些方面你感覺自己成長了呢?”他回答說:“我的力量變大了,學習的知識也比以前更多了。” 我追問道:“那么你最擅長哪門功課呢?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聽到這個問題,眼神明顯地閃耀起光彩,身體也放松了許多。“我在歷史和科學方面都表現(xiàn)不錯,我會努力去找資源,讓自己更有能力?!?我笑著開玩笑:“看來你已經見多識廣了,對于一些不清楚的事情也不會疑神疑鬼了吧?”他羞澀地點點頭。
我繼續(xù)向他提出挑戰(zhàn):“現(xiàn)在的你已經長大了,身體也變得更強壯了,你準備好去拯救那個被嚇壞的小孩了嗎?”他回答:“我會試試看?!蔽野参康溃骸皠e害怕,老師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的。先深呼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你是什么樣子,然后具體描述一下?!彼貞浧饋恚骸拔耶敃r個子很矮,只有約1米2,體型比較瘦弱,蜷縮在一個漆黑的角落里,不敢抬頭?!?我繼續(xù)引導他:“那么你聽到他在說些什么呢?”他回答:“他一直在喊‘我害怕,我害怕,誰來幫幫我?”
我再次問道:“那么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他感性地回答:“告訴他,別害怕,我來了,現(xiàn)在一切都沒事了?!?他的聲音哽咽了,眼眶濕潤了。
我指導小憶,走到這個小孩的身邊,輕輕地撫摸他的后背,抱緊他,跟著我說話:“那時你太小了,害怕是正常的,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害怕的,這不是你的錯!這么多年你受苦了,現(xiàn)在沒事了,你看你已經長大成我現(xiàn)在的樣子,這么多年你一直等在這里,對不起,請原諒,我來晚了,謝謝你一直在這里等我,一直沒放棄,現(xiàn)在我長大了有力量了,我來保護你!”
我默默地陪伴在一旁,等待他慢慢平靜下來。 我提醒他:“可以牽著他的手,慢慢地走一下,感受陪伴的力量,告訴他,我再也不會離開你了,相信我,我一定會永遠保護你陪伴你!我愛你!”
經過5分鐘、10分鐘的時間,他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看著我,他說感覺心里很輕松,好像一直壓在心頭的石頭被搬走了。后來回訪,他說晚上睡覺時恐懼情緒明顯減輕,不再蒙著頭睡覺,早上起床精神比以前好多了。假期回家自己在房中睡覺也沒有緊張害怕的感覺了。我看到他臉上的表情陽光起來,整個人也舒展輕松多了。
咨詢師要善于從學生細微行為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用心探索學生異常行為背后經歷了什么,不是講道理(世上哪有鬼,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或簡單貼標簽(你就是膽?。┗蛎つ抗膭睿ù竽扅c),而是利用心理知識提升學生認知、化解情結,用心理技術為其賦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或心理陰影。
本文系海南省“十四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職學生抗挫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