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人物是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復雜的人物性格使人物之間產生互動、沖突,進而推動劇情走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目前部分戲劇創(chuàng)作出現(xiàn)為迎合大眾審美而簡化角色塑造之勢,使大眾對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人物審美停留在人物外形層面。只有深入理解戲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此基礎上明確人物性格塑造的路徑,才能使人物形象立體呈現(xiàn),在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同時,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更好地體現(xiàn)戲劇的主題思想和深刻內涵。
二、戲劇創(chuàng)作中人物性格塑造的價值
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通常會通過刻畫人物來豐富作品的內涵和情感。著眼于人物的言談舉止、思想情感等方面來進行人物性格的塑造,輔之以外在形象設計,呈現(xiàn)完整、真實的人物形象。不同性格的人物在作品中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鳴和情感聯(lián)結,使觀眾置身于戲劇作品所構建的世界,理解戲劇作品的主題內涵和思想情感。因此,人物性格塑造是戲劇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既是情節(jié)的驅動力、情感共鳴的基礎,也是作品主題思想的體現(xiàn),對作品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促進情節(jié)發(fā)展
戲劇的核心在于沖突,人物形象是沖突的載體,人物性格的差異、人物性格的變化、人物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沖突,都是推動劇情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性格鮮明、立體的人物更容易引發(fā)戲劇沖突,從而推進故事向前發(fā)展。性格對立的人物在相遇時,必然會存在或大或小的摩擦與沖突,如慷慨大方的安東尼奧和貪婪吝嗇的夏洛克在反復論辯中推進了《威尼斯商人》的情節(jié)發(fā)展。同時,不同性格的人物在相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選擇,如在音樂劇《家》中,覺慧認為自己的抱負更重要,為了趕稿而放棄赴約,而鳴鳳則為這份情愫付出全部,最終選擇了投湖。甚至同一個人物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比如周樸園為了家族顏面,迎娶門當戶對的大小姐并將侍萍和剛出生的孩子逐出家門,而在歷經滄桑最終無依無靠之時,又試圖挽回自己的親情和愛情??梢?,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戲劇故事發(fā)展的基礎,不斷推動故事走向的同時,也避免了單一重復、可預測的情節(jié)發(fā)展。
(二)引發(fā)情感共鳴
一個具有豐富內心世界和復雜性格的人物能夠讓戲劇創(chuàng)作更加真實可信,這種真實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人物的行為上,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合理性上。在不同情境下,人物經歷的內心掙扎和情感波動能夠觸動觀眾的心靈,并隨著劇中人物感受痛苦、快樂,帶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戲劇對觀眾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戲劇人物是否能引起情感共鳴,而人物在故事中貼合實際的變化和反映是這種情感共鳴的重要來源,觀眾可以將劇中人物的優(yōu)點與缺點、愿望與恐懼、成功與失敗映射到現(xiàn)實世界中,在不同階段的不同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產生強烈的代入感。
(三)體現(xiàn)主題思想
人物的性格往往與戲劇創(chuàng)作想要探討的主題思想緊密相關。如在《威尼斯商人》中,安東尼奧和夏洛克分別代表了對友誼和金錢的不同追求,也因此引發(fā)了諸多探討??梢?,戲劇作為一種集合語言、音樂、美術等多種元素的藝術表達形式,更容易使觀眾沉浸其中,易于傳遞主題思想。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戲劇中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逐漸得到觀眾的認可,觀眾開始關注其選擇和行為,在這個過程中理解并接收戲劇所要傳達的價值觀念。而觀眾通過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和認同,不再是一名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代入劇中人物沉浸式地參與到戲劇故事中,在無形之中接受和認同了戲劇所要傳達的主題思想。
三、戲劇創(chuàng)作中人物性格塑造的特點
(一)時代性
人物角色的性格是基于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積累的生活經歷而形成的,其思想、行為、習慣都會體現(xiàn)出其獨有的性格特點,并貫穿戲劇創(chuàng)作全局。例如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這一人物形象,貪婪、自私是他最大的性格特點。也正因如此,在劇情發(fā)展初期簽訂借錢字據(jù)時,他勉強同意,錙銖必較,將自己的欲望展露無遺。而隨著劇情的推進,他為了謀求金錢利益不惜鋌而走險,在力爭履行借款條約時冷酷無情,言語之中處處展現(xiàn)出對金錢的崇拜,甚至不惜傷害他人。即便女兒出走,夏洛克在內心感到絕望痛苦、孤獨無助之時,仍然執(zhí)著于遺失的財物,每一個情節(jié)都展現(xiàn)了夏洛克為了謀求金錢利益而不惜一切的人物性格,正如他在法庭上所言:“安東尼奧先生,市場上你對我反復責罵,羞辱我是個放高利貸的家伙,我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了?!睆闹锌梢钥闯觯趹騽?chuàng)作中,夏洛克這個人物的性格就與整個時代背景相契合,體現(xiàn)了人物塑造的時代性。可見,時代性的性格塑造,可以引發(fā)對社會和時代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將戲劇創(chuàng)作的內涵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多面性
人物性格本身就是豐富、立體的,因此在戲劇作品中,為角色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性格需要具有多面性。比如音樂劇《家》中的覺慧,他在四個主要事件中表現(xiàn)出了四種鮮明的性格特點。在勸大哥逃跑時,他喊著:“只要你離開這個家這婚就結不成了!”表現(xiàn)出了直率和勇敢;在身體力行地告訴心愛的鳴鳳自己想要迎娶她時,訴說了自己的真誠和對愛情的向往;當他選擇背棄與鳴鳳的約定時,讓人得以窺見他尚不成熟的思想和內心的掙扎、矛盾;當他最終為了自己心中的社會責任感而吶喊時,讓觀眾看到了這個男孩的成長。可見,多面性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性格的真實寫照,單一的人物性格往往容易使人物失真,多重的性格特點可以讓人物在面對挑戰(zhàn)、沖突時呈現(xiàn)出更加多面的選擇,使人物形象貼近生活實際的同時推動故事發(fā)展。除此之外,多面性的人物塑造往往也容易引發(fā)觀眾的思考,隨著戲劇中故事線時間的延伸,觀眾在探索戲劇人物底層行為邏輯、分析其內心世界的同時,每個人物不同階段的成長變化更易引發(fā)深層次的共鳴。
(三)典型性
戲劇作品中常常會塑造高度概括性的人物形象,即具有鮮明性格特點的“典型人物”。這些人物形象在具有獨特完整性格的基礎上,又受到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影響,成為戲劇故事背景下某一個群體的代表。例如,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人物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代表;《駱駝祥子》中的人力車夫祥子,經歷了三起三落的人生,是20世紀20年代為了生計而奔波的勞苦大眾的縮影;《茶館》中的王利發(fā)是裕泰茶館的掌柜,他膽小、自私,又精明、干練、善于應酬,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是在動蕩的社會中人們保全自己的處世方式。這些人物脫胎于現(xiàn)實生活,是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群體的縮影。創(chuàng)作者“戲劇化”地將生活中千千萬萬個真實的人物提煉、鑄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典型人物真實地反映人物與社會背景的關系。所塑造的人物不局限于對真實世界的寫實,而是將時代背景下的普通人的性格進行融合統(tǒng)一,通過塑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更加充分地傳達戲劇創(chuàng)作的思想內涵。
四、戲劇創(chuàng)作中人物性格塑造的有效路徑
(一)加強對人物生活背景的分析
在塑造人物性格伊始,要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對人物的生活背景進行分析。首先從時代、社會等宏觀角度出發(fā),了解人物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情況,查閱相關書籍、文獻和檔案,確定人物角色的時代背景。其次從微觀角度出發(fā),人物的個人生活經歷、人物的成長環(huán)境等對人物性格的影響更加直接且強烈,是在塑造人物主要性格的基礎上,深挖人物隱藏性格的主要依據(jù)。如家庭作為人物成長的第一社會環(huán)境,影響著人物的最初性格、價值觀念,重組、搬遷、家庭成員的增減等家庭瑣事,都可能成為人物性格變化的重要轉折點。因此在創(chuàng)作之初,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深入思考和規(guī)劃人物的性格特征,這些特征不僅要貫穿人物的言行舉止,還要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轉折緊密相連。加強對人物背景經歷的分析,有助于構建一個立體、完整且有深度的人物形象,使人物不僅在特定情境下行為自然,而且得以在故事的發(fā)展中呈現(xiàn)出合理的性格變化。
(二)梳理人物性格的變化
人物性格的動態(tài)變化是戲劇創(chuàng)作者設計故事情節(jié)的依據(jù)。人物的性格特點為人物的行為模式奠定了基礎。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梳理人物性格的變化,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一是分析關鍵事件。通過設定故事情節(jié)中的關鍵事件或轉折點,例如成功或者失敗的經歷、人際關系的變化、意外的發(fā)生或重大決策,對人物性格變化的節(jié)點進行定位。二是揣摩人物行為。通過分析上述關鍵節(jié)點人物行為背后的動機,可以揭示人物行為所蘊含的意義,并引申為人物在愛情、事業(yè)、金錢等方面的價值觀。三是跟蹤情感變化。人物的性格變化往往滯后,體現(xiàn)在事件發(fā)生后的一定時間跨度內,需要創(chuàng)作者不斷揣摩并在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中加以印證,通過人物性格的變化將故事情節(jié)進行串聯(lián)。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這個過程需要循環(huán)進行,以確保故事的每個部分都緊密相連,人物的行為和情感變化符合邏輯。
(三)重視對人物語言風格的塑造
為人物塑造獨特的語言風格是塑造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之一。戲劇創(chuàng)作中要重視語言風格的塑造,以反映人物的社會背景、文化水平等特點,增強人物的真實感和辨識度。例如《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通過設定“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的口頭禪,塑造了其謹小慎微的人物性格;《白鹿原》中的白嘉軒,操著一口地道的陜西方言,凸顯了其勤懇淳樸、仁慈寬厚的人物性格;《雷雨》中的周樸園,慣用“你是誰?”“你來干什么?”“誰指使你來的?”等簡短問句,呈現(xiàn)了其冷漠無情的性格特點;《茶館》中的王利發(fā)經常說的“您瞧好吧”,這句話既是他對客人的承諾,也是他對自己經營茶館能力的自信展現(xiàn);《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朱麗葉的臺詞:“?。〔灰钢铝疗鹗?,它是變化無常的,每個月都有盈虧圓缺;你要是指著它起誓,也許你的愛情也會像它一樣無常?!迸_詞中借助月亮的變化無常來比喻愛情的飄忽不定,展現(xiàn)了朱麗葉對愛情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擔憂,同時也透露出她敏感的個性。除了為人物設置口頭禪、方言口音、慣用句式等語言風格直接反映其性格特點,刻畫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和內心變化時,也應注重人物語言風格的變化。創(chuàng)作者應精心設計戲劇人物的語言風格,并隨其性格變化動態(tài)調整,方能達到完整、全面地塑造人物性格的目的。
五、結語
戲劇作為一種獨特的舞臺藝術形式,不僅能夠提供即刻的美學享受,更能長遠地引發(fā)觀眾思考和討論,傳遞精神文化內涵。通過人物性格的塑造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戲劇能夠將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傳達給觀眾,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和戲劇作品內涵的傳達。戲劇將通過塑造一系列具有鮮明性格特點的人物形象,生動地將勤儉節(jié)約、誠實守信等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進行傳遞,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文化繁榮興盛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費飛.論潛意識對人物性格與劇情表現(xiàn)的催化作用[J].電影評介,2022(07):101-104.
[2]夏波.期待藝術思想觀念上的巨大突破——兼談當前戲劇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一些問題[J].戲劇文學,2024(02):4-10.
[3]何汶悅.朱生豪《威尼斯商人》譯本中夏洛克的形象建構[J].名家名作,2023(10):143-145.
[4]孟繁壯.新時代廣西原創(chuàng)戲劇人物形象塑造分析[J].藝術大觀,2023(28):88-90.
[5]李羿昕.戲劇作品《雷雨》的藝術特色與人物性格分析[J].四川文化藝術研究,2022(01):137-141.
[6]黎睿思.以《推銷員之死》為例探究人物性格缺陷與戲劇沖突構建[J].戲劇之家,2022(22):9-11.
[7]唐華剛.戲劇中人物性格及其特征與行為方式的關系探討[J].戲劇之家,2015(20):38+40.
[8]劉曉姍.莎士比亞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分析[J].戲劇之家,2021(04):52-53.
[9]李燕.淺析戲劇動作三要素對舞臺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為例[J].文學藝術周刊,2023(05):90-93.
[10]趙利,謝博全.把握人物的個性與情感——
淺談戲劇小品的表演[J].參花(上),2018(11):1
16.
[11]門慶寶,劉穗琴.論臺詞創(chuàng)作對于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以《畫皮》中陳氏的扮演者為例[J].戲劇之家,2020(08):34.
(作者簡介:胡亦楠,男,碩士研究生,中央戲劇學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