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霽
學段銜接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國目前無論是幼小銜接、小學不同學段銜接、小升初銜接還是初高中銜接,都有不少學生在邁上成長“臺階”的過程中產(chǎn)生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嚴重時甚至會厭學或患上抑郁癥。
初一學生張皓的家長劉佳近來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而倍感苦惱。起因要追溯到張皓小學畢業(yè)后的暑假,劉佳給他報名了小升初銜接培訓班,提前學習中學階段的知識?!皳屌堋弊審堭┰陂_學伊始有著較好的學業(yè)表現(xiàn),可也使他養(yǎng)成了不少壞習慣:他總是輕視課堂,學習態(tài)度愈發(fā)懶散松懈,寫作業(yè)也拖拖拉拉、馬馬虎虎。后來,隨著知識難度和廣度的增加,張皓學習愈發(fā)吃力,短短一學期,就從“優(yōu)等生”變成了“后進生”,這令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情緒也變得更加敏感,總覺得老師和同學在嘲笑他、看不起他。看著一蹶不振的張皓,劉佳想盡辦法鼓勵他,然而面對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張皓卻只覺得不耐煩,每每都會叛逆頂撞,母子倆的矛盾不斷升級,沖突頻頻爆發(fā)。
對此,資深心理教師肖舒婭表示,小升初學段銜接恰逢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正確的引領和適當?shù)慕逃椒▉韼椭麄冞m應新的認知要求。就身心發(fā)展而言,通常情況下,小學高年級是學生青春期的開始,初中階段學生荷爾蒙分泌達到頂峰,很容易情緒失控,并且伴隨著強烈的自我意識覺醒,是最叛逆的時期,高中生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平靜和理智。
相比小升初銜接期,初高中銜接期學生面臨的成長問題更多也更復雜。一方面,高中階段的學習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跨越式”的發(fā)展;另一方面,高中學習壓力更大,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要求也就更高。漳州市某重點高中學生沈月,原本初中時是班里的“尖子生”,升入高中后卻迎來了“降維打擊”。沈月表示:“高中學習內(nèi)容的難度和深度幾乎是‘躍升,如果還像初中那樣只聽講而不去主動思考和研究,很快就會學不懂,而且高中的學習節(jié)奏很快,學習壓力很大?!迸c學習壓力相伴而來的,是對未來的迷茫。“身邊不少同學早就對自己的未來發(fā)展做好了規(guī)劃和準備,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生活也很豐富,可我既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也不知道努力的目標是什么?!备呖歼x科時,面對眾多專業(yè)領域和學科組合,沈月不知所措,因為覺得自己“實在沒什么學理科的腦子”,她最終選擇了一個偏向文科的組合。
除了學習上的不適應,不少學生也會在銜接期遭遇社交關系的挑戰(zhàn)。來自深圳龍崗區(qū)的心理教師張小婷表示,自己接待的學生心理咨詢中,六成左右與人際關系有關:“有的學生因為缺乏交友技巧而無法建立自己的人際交往圈,有的是因為內(nèi)心敏感而對他人的評價過度反應,還有的出于個人性格、對新生活的不適應等原因而無法建立團體歸屬感。”
江陰市青陽中學的教師高宇峰曾專門針對初高中銜接期學生的適應性問題開展課題研究?!皩W生產(chǎn)生迷茫感的原因,歸根究底在于他們的自我驅(qū)動意識薄弱,總想著依賴外界的幫助‘推著自己前進,稀里糊涂地執(zhí)行著別人交給自己的任務,往往筋疲力盡卻又毫無所獲。此外,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開始有自己的秘密和心事,不輕易對家長和老師敞開心扉,一旦這種‘閉鎖心理與內(nèi)向的氣質(zhì)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就容易出現(xiàn)負面情緒甚至心理障礙,通常表現(xiàn)為活力下降、同伴交往減少、游離于群體之外,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厭學、逃學情況?!?/p>
面對各個階段的銜接期,我們不可忽視學生身心成長的“縫隙”,如果任由其蔓延而不修補,勢必會導致難以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