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不明白國文科的性質國文科在學校的一般科程中,含有特殊的性質,不與其他各科相同。別的學科重在知識的傳授;國文科重在傳授知識的文字的運用的訓練。別的學科重在內容實質的深究;國文科重在形式表現(xiàn)方法的探討。別的學科在使學者明瞭;國文科則于明瞭而外,尚須使學者能運用。故別的學科——工藝美術除外,可說是知識的學科,而國文則是技能的學科,兩者性質是顯然不同的。且國文為用本國文字寫之于紙上的東西。文字是人們表現(xiàn)思想的工具,他的本身不能獨存,必得有思想或感情為其內容,然后具有意義。……但從內容上分析,則歷史自歷史,地理自地理,社會學自社會學,其他哲學,自然科學,美術等亦如此,彼此界限至明,絕不能相混。于此,編者或教者又須明白:國文教科書所以選史傳,選游記,選古人嘉言懿行,甚而選關于討論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的文字,目的并不是在叫學生明瞭及記憶其內容,是因為文字必附于思想或情感或其他的事跡,自然現(xiàn)象等始具有意義,借此以見古人運用文字的技巧及其發(fā)表的方式,藉以增進學者閱讀與發(fā)表文字的能力……
(乙)不明白國文教學的目的從教育的立足點說,自然,無論擔任何種學科,教者都得把重心傾向到整個的教育目的上去。但同時除整個教育目的而外,各科為完成整個的教育目的,亦各有其特殊目標,這目標,教者亦須注意設法完成它。而且依個人的意見,各科的目標,較之整個的教育目的,教者尤當重視。何以呢?第一,各科的特殊目標所以完成整個的教育目的的。如果各科的目標都完成了,則整個的教育目的亦就完全達到。第二,各科的特殊目標,是根據(jù)教育目的隨各科的特性而定,各有各的特質,且負有一種為他科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以為最重要的只有兩事:(1)閱讀;(2)發(fā)表。如果在一定期間,經(jīng)過相當?shù)挠柧殻瑢W生能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到,所感得的一切,運用文字,自由發(fā)表出來,而且寫得正確,明達,沒有文法上的錯誤;同時,在閱讀方面,能由平易的書報,日常的應用文字,進而閱讀淺顯的文言文,更進而看得懂整理過的古書,并且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則國文教師很可以大膽地聲言:“我們的國文教學已成功了!”至于養(yǎng)成文藝的興趣,或要使學生明白文學、學術變遷的大概之類,固不能說是與國文科無關,卻是它的次目標,待正目標完成再理不遲。還有涵養(yǎng)德性,啟發(fā)思想各項,那是要與其他各科共同負責完成,非國文科所能包辦,亦非國文科所應包辦的。
——摘自宋文翰《一個改良中學國文教科書的意見》(見《中華教育界》1931年第十九卷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