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瑩
《漫長的季節(jié)》劇情以王響調(diào)查套牌出租車為引子,引出了18年前發(fā)生在樺林的碎尸案。在這個案子里死了兩個人,其中一個尸體包中有一張學生飯卡,上面寫的名字是沈墨。這其實是碎尸案的主兇沈墨砍掉自己的手指,和自己的飯卡一并扔進尸包中,偽造的自己被殺的假象。從那一刻起,20世紀90年代學醫(yī)的大學生變成了殺人犯,身份上的轉(zhuǎn)變讓人唏噓。但了解沈墨經(jīng)歷的一切后,我們更能體會到她命運的悲劇性。
沈墨在劇中第一次出現(xiàn)是作為新生去樺鋼大學報到。沈墨從小父母雙亡,被親大爺沈棟梁收養(yǎng),而自己的親弟弟傅衛(wèi)軍因為是聾啞人而被大爺送去了福利院。被收養(yǎng)之后,沈墨過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大爺通過毒打、性侵、拍裸照,將沈墨完完全全控制住,而這個家里的女性長輩—沈墨的親大娘選擇沉默,在沈墨被侵犯時沉默,在沈墨求助時也沉默。大爺是當時工會的主席,和各方面的關(guān)系都不錯,沈墨無處可逃也無處求助,度過了黑暗的十年。
沈墨唯一的希望就是考上大學,她覺得只要考到外地的大學,就能逃離大爺了。同時,沈墨為了從經(jīng)濟上和大爺切斷關(guān)系,選擇去維多利亞歌舞廳彈鋼琴賺錢。但大爺跟著來到了樺林,警告沈墨,又一次用皮帶抽打她。面對大爺?shù)牟讲骄o逼,她選擇了反抗。她讓傅衛(wèi)軍把大爺兒子的手打脫臼,但沒想到大爺沒有因此停止侵犯,反而把之前逼迫沈墨拍的裸照貼在學校的公告欄里,污蔑沈墨陪酒陪睡。他企圖讓沈墨走投無路,只能回到自己的身邊,還揚言自己早晚有一天要讓沈墨死在自己手里。
在這極度無助和痛苦的時候,殷紅出現(xiàn)了。殷紅在維多利亞歌舞廳陪酒。沈墨在維多利亞歌舞廳工作時曾把喝醉的殷紅帶回弟弟的錄像廳并照顧她。沈墨天真地以為可以把殷紅當作朋友,殷紅卻以請沈墨吃飯為由給她下迷藥,幫助港商迷奸沈墨。
沈墨想反抗,她把港商騙到錄像廳,原本只是想發(fā)泄心中的怒氣,讓港商承認自己的罪行。港商說要給她80萬支票,沈墨本想拿這筆錢與弟弟和男朋友王陽到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過平淡的日子,卻發(fā)現(xiàn)港商欺騙自己。沈墨徹底崩潰了,于是她選擇把港商殺掉。
當她想離開的時候,殷紅卻找上門來,她認為沈墨是要跟著港商去香港過好日子,恬不知恥地說是自己幫了沈墨,沈墨應該把港商給的錢分給自己一部分。沈墨被徹底激怒了,最終把殷紅殺掉并肢解。沈墨的小手指不同于常人,有四條橫紋,為了偽造自己假死的證據(jù),沈墨把自己的小拇指切掉,連同自己的飯卡和學生證都扔進了裝尸體的黑色袋子里。傅衛(wèi)軍選擇替姐姐頂罪,沈墨本想和男朋友王陽逃走,但王陽還是認為他們應該自首,同時王陽也放不下自己的父母。萬念俱灰之際,沈墨選擇跳河自盡,但沒想到王陽奮不顧身去救她。就這樣,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對沈墨好的人也離開了—王陽為救沈墨溺水身亡。
18年后,傅衛(wèi)軍在監(jiān)獄中死去,大爺為了引出沈墨拿走了傅衛(wèi)軍的骨灰,沈墨在去拿回骨灰的時候殺掉了大爺為自己報仇。后來沈墨去醫(yī)院看望大娘,并利用注射藥物殺了大娘。最后,沈墨坐上了王響的出租車,告訴了王響一切的真相,并被警察帶走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至此,劇情全部結(jié)束。
沈墨努力在自己灰暗的人生中為自己尋找一點光明和希望,卻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她的痛苦是蜷縮在內(nèi)心深處無法被治愈的,是對自己的凌遲。她的人生看似有機會重回正軌,實際卻是無法逃脫的悲劇。
悲劇是指值得人同情、認同的個體,在特定必然性的社會沖突中,遭遇不應有卻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敗甚至死亡結(jié)局的同時,個性遭到毀滅或者自由自覺的人性受到傷害,并激起審美者的悲傷、憐憫與恐懼等復雜審美情感,乃至發(fā)生某種轉(zhuǎn)變的一種審美形態(tài)。黑格爾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集大成者,在悲劇理論上,他是亞里士多德之后第一個實現(xiàn)巨大飛躍的人。下文將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黑格爾悲劇學說視角下沈墨這個角色的悲劇性。
悲劇的根源和種類
黑格爾從絕對理念哲學出發(fā),用沖突這一概念來解釋悲劇的根源,提出了悲劇沖突理論。他說:“真正悲劇性的事件中,必須有兩個合法的、倫理的力量互相沖突。”這源于他的辯證法哲學理論,認為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依據(jù)這一觀點,悲劇沖突成為戲劇發(fā)展的動力。黑格爾也將悲劇沖突分為以下三類:第一種是由完全的自然或者物理因素導致的沖突,比如自然災害、疾病等;第二種是以悲劇人物的家庭出身、血緣關(guān)系為背景的沖突;第三種源于“一方面須有一種由人的某種現(xiàn)實行動所引起的困難、障礙和破壞;另一方面須有本身合理的旨趣和力量所受到的傷害”。從劇情可以發(fā)現(xiàn),沈墨命運的悲劇是必然的,她與多人有矛盾沖突,而所屬的悲劇沖突是后兩種。
沈墨與大爺?shù)拿軟_突屬于第二種。這是沈墨的家庭出身,她無法選擇。兩人真正產(chǎn)生沖突是大爺主體產(chǎn)生的情欲導致的。這是作用于主體心理而產(chǎn)生的比較深刻強烈的沖突。情欲本身并不一定引發(fā)矛盾沖突,但當人被情欲主宰,也就是大爺被自己戀童變態(tài)的需求控制,對沈墨做出違背道德與法律的事情,導致了沈墨和大爺?shù)臎_突。
沈墨與港商、殷紅的沖突都屬于第三種。第三種也可以說是由精神或者心靈分裂產(chǎn)生的沖突。如果說和大爺?shù)臎_突是導致沈墨悲劇的根本原因,那么和港商、殷紅的沖突就是導致沈墨悲劇的直接原因。沈墨在維多利亞歌舞廳彈鋼琴賺錢吸引了港商的注意力,于是港商想拿錢收買沈墨做自己的情人,這種金錢至上的不正觀念和沈墨的道德信仰產(chǎn)生了沖突,港商又聯(lián)合殷紅迷奸沈墨,殷紅也用金錢來羞辱沈墨,他們共同引發(fā)了沈墨自身的價值觀和他們的沖突,而沈墨在殺害兩人的時候,雖然都是臨時起意,但也都有明確的意圖,她被港商和殷紅徹底激怒,為自己復仇而殺死他們。
根據(jù)以上對沈墨悲劇根源的分析來看,沈墨的悲劇命運是必然的。在家庭出身上,她和大爺?shù)难夑P(guān)系導致了她的悲劇。后期沈墨來到樺林與港商和殷紅產(chǎn)生的沖突加重了她命運的悲劇性,哪怕她沒有走到最后反抗殺死大爺這一步,她這一生也注定無法擺脫大爺,將一直被大爺控制,受到各種侵犯和毒打,甚至很有可能像大爺說的那樣死在大爺手里,這也就意味著她逃不出自己的悲劇命運。
悲劇的結(jié)局
悲劇人物會以失敗、遭遇災難或死亡的不幸事件為結(jié)局,一般情況下還會伴隨自己個性或者人性的毀滅,而這種結(jié)局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的,同時對于審美者來說也是無法接受的。對于悲劇的結(jié)局,黑格爾提出了著名的悲劇和解說。
黑格爾認為,“互相斗爭的雙方的辯護理由固然保持住了,他們的爭端的片面性卻被消除掉了”,以理念上的統(tǒng)一作為悲劇的結(jié)局。在黑格爾看來,悲劇沖突雙方所堅持的理念都不是真正的絕對理念,也正是雙方堅持的理念不同導致了雙方?jīng)_突,只有雙方放棄自己所堅持的主觀而片面的理念,才能達到所謂的“永恒正義”。黑格爾認為悲劇結(jié)局并非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結(jié)果,而是沖突雙方的對立面和片面性被否定而實現(xiàn)了和解。要實現(xiàn)這種和解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斗爭雙方均遭受了傷害甚至毀滅,造成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第二種,沖突雙方各自退步,放棄自己所堅持的理念。
顯然,沈墨的悲劇結(jié)局是以斗爭雙方都遭到了毀滅而實現(xiàn)的,采用了一種最慘烈的方式。沈墨在這十年的被侵犯中本來沒有泯滅自己的良善,她為了逃離大爺?shù)目刂疲谶@么多年的黑暗生活中一直努力學習,只想考到外地學校,然后自己賺錢來離開這個家庭。但大爺用裸照毀了她的清白,讓她在學校毫無立足之地。她出于好意幫助殷紅,卻被殷紅下藥送到了港商的床上,自己的好心也成了被別人利用的工具。綁架港商后,沈墨本來只是想讓港商承認自己犯罪,她也想將壞人繩之以法,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被港商愚弄了,她覺得自己很可笑。于是她選擇報仇,殺害了港商,并把他碎尸。之后她只想逃走,殷紅卻找上門來,把她的傷口再次揭開,一次次羞辱沈墨最在意的尊嚴。沈墨被徹底激怒了,接著把殷紅殺掉碎尸。18年后,沈墨回到樺林殺了自己最痛恨的大爺,之后又把一直保持沉默的幫兇大娘也殺掉。
至此,沈墨徹底毀滅了所有導致她悲劇的人,同時讓自己徹底成為悲劇。她的人格和尊嚴早就被大爺、大娘、港商、殷紅毀掉了,她殺人的選擇也讓她把自己毀掉了。劇情以揭開真相、沈墨被捕為結(jié)尾,其實也是原先雙方所堅持的理念通過沖突和斗爭兩敗俱傷,原來的片面性均被否定,從而達到了和解,實現(xiàn)了“永恒的正義”。
(作者單位: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