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 王平
一、歷史的回望:流動的城市符號
作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與想象力,往往源于其成長環(huán)境的熏陶。在“鐵西三劍客”(雙雪濤、班宇、鄭執(zhí))的作品中,不難發(fā)現(xiàn)“水”與“火車”這兩個鮮明的元素。水,滋養(yǎng)著東北大地,是生命的源泉;而火車,穿越原野,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實。這兩個符號,不僅是他們筆下故事的元素,更是他們身為“子一代”對故鄉(xiāng)記憶的深情訴說。通過剖析這兩個符號,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情感世界,感受那份對故鄉(xiāng)的眷戀與對時代的深刻反思。
(一)“水”代表新生與希望
在“鐵西三劍客”的杰出作品中,水的意象屢次涌現(xiàn)。這一元素在三位作家的筆下被賦予了極為豐富和深刻的內涵,它既是生命持續(xù)流淌的源泉,又是代表著新生與希望的隱喻象征。
在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這部作品中,傅東心首次邂逅莊德增時,敘述了一則關于溺水之人在生命垂危之際愛上施救者的故事片段。這一溺水者的情節(jié),實際上是對傅東心內心狀態(tài)的隱喻。她曾親歷動蕩的時代變遷,也目睹親人所遭受的迫害,一系列事件使傅東心深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殘酷與無情。然而,正是在這艱難的時刻,她遇見了莊德增,兩人共同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為未來的生活帶來了一縷希望的光芒。在小說的結局部分,水的意象再次得以展現(xiàn)。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后,李斐與莊樹重逢,此刻的李斐提出了一個富有象征意義的條件—只要莊樹能將湖水化為平原,便允許他靠近。莊樹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回應了這一要求,他將一個平原牌的煙盒輕輕置于水面上,任由其在陽光的照耀下自由飄蕩。這一結局是他們告別過去、迎接新生的一種表現(xiàn):莊樹放逐平原牌煙盒的行為宣告著內心的蛻變與成長,而李斐的條件則是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一種接納。
班宇的《冬泳》里,主人公對游泳的熱愛并非出于簡單的運動喜好,而是源于在游泳池這一特定環(huán)境中所體驗到的獨特感受。在泳池的清澈水域中,人們的身體裸露無遺,進而也剝去了他們在社會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與身份。對于背負著沉重心理負擔的主人公而言,這樣的環(huán)境無疑為他提供了一個暫時逃避現(xiàn)實壓力的空間,使他得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松與自在。然而,隨著文中提到的露天游泳池即將面臨拆除,主人公失去了這一能夠讓他暫時卸下心靈枷鎖的避風港。為了繼續(xù)追尋那份久違的自在與解脫,他毅然跳入了衛(wèi)工明渠。這一行為不僅象征著他對迷惘生活的逃離,更是他內心封閉沉默狀態(tài)的一次徹底打破。他在走向未知的終結的同時,也仿佛在精神上獲得了某種程度的重生。
在20世紀90年代,東北地區(qū)經(jīng)歷了一場規(guī)??涨暗南聧彸保沟帽姸嗳巳阂欢认萑胧б馀c迷惘之中。其中,“水”這一元素所蘊含的新生之意,深刻地反映了當時這群身處20世紀末的人們對于未來新生活的向往。
(二)“火車”代表面對現(xiàn)實
東北城市的命運與鐵路緊密相連,“火車”不僅是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崛起的見證者,更是人們離開、到來這座城市的通道。這一客體承載著東北地區(qū)曾經(jīng)的輝煌與21世紀初的失落,它緊密地關聯(lián)著底層群眾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xiàn)實的坦然面對。
在鄭執(zhí)《森中有林》的終章,呂曠的旅程歷經(jīng)東京火車站,乘坐航班飛往他的故土沈陽。在歐陽陽的啟發(fā)下,呂曠恍然領悟,驚覺東京火車站竟與沈陽站是如此相似?;厥淄?,呂曠曾因一時賭氣,選擇乘坐火車逃離家鄉(xiāng),遠赴北京,以此作為逃避現(xiàn)實困境的手段。然而,時光荏苒,數(shù)年后,他再次選擇乘坐火車,此次的目的地卻是他曾心生抵觸的家鄉(xiāng)沈陽。抵達沈陽之后,王放的一席話—“有人把你種在這片土地上了”,仿佛預示著呂曠未來不會再離開這片充滿情感糾葛的土地。東北的這片熱土與他之間,早已締結了深厚的情感紐帶。無論是曾經(jīng)的苦惱還是歡樂,都已成為他必須面對和承擔的現(xiàn)實責任。
班宇的《梯形夕陽》中,主人公跨越重重阻攔取到回款,滿心期待著用這筆錢為工人發(fā)放工資。然而,周科長與劉秘書的背叛,讓一切都化為烏有。當他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抬頭望去,只見遠方一列孤獨的火車頭緩緩駛過。悠長的汽笛聲將他的幻想徹底擊碎,帶他回到冰冷而殘酷的現(xiàn)實。這是一場關于人性、信念與責任的較量,也是一次對生活的重新定位。雙雪濤的《跛人》中,兩位處于青春期的學子,“我”與劉一朵于高考之后毅然踏上綠皮火車,懷揣著對北京的美好幻想,試圖逃離家庭的束縛。然而,在火車的旅途中,他們遇見了一個行為怪異的跛腳之人。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我”最終選擇離開火車,返回原本的家,勇敢地面對所有現(xiàn)實的問題。這一轉變,不僅標志著“我”對責任的深刻認識,更是一次心靈上的蛻變與成長。
可以說,火車在繁忙的現(xiàn)實生活中,扮演著人們得以暫時喘息的避風港角色。然而,即便是這個短暫的停留,也終將促使人們擺脫虛無的幻想,回歸真實的現(xiàn)實?;疖嚨霓Z鳴聲,不僅回響著過去輝煌歲月的記憶,更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深刻反思與嘆息。這一交通工具,承載著東北人民復雜的情感與記憶,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和歷史見證。
二、時代的凝視:復雜的人物群體
人物形象是作品的骨架和靈魂,能夠傳達出作者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愿景。在20世紀末的東北,盡管社會身份和地位在發(fā)生分化,人群間存在差距,但所謂的“小人物”們并未放棄希望。他們身處城市的邊緣,盡管生活艱辛,收入微薄,但內心卻充滿堅韌與力量,努力找尋生活的美好。這也激發(fā)了“鐵西三劍客”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他們的小說中,這些角色的形象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呈現(xiàn)出復雜的樣態(tài),向讀者傳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一)內心的掙扎:善心與錯舉的矛盾交織
“鐵西三劍客”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巧妙地展現(xiàn)了人物內心的掙扎選擇。他們筆下的人物并非簡單的黑白分明,而是在各種生活壓力和背景下,逐漸展現(xiàn)出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這些人物的故事,不僅揭示了社會的復雜性,也展現(xiàn)了人性的多面性。
班宇的《槍墓》細致描繪了孫少軍這一角色的人生軌跡與內心掙扎。原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工廠員工,孫少軍卻因個人性格特質而作出了停薪留職的抉擇。這一決定看似尋常,實際上為他之后的人生道路鋪設了曲折的伏筆。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渴望,孫少軍嘗試踏入餐飲業(yè)。然而,生活的無情重壓卻讓他逐漸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面對接踵而至的種種不幸,孫少軍內心的道德準繩與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了激烈的沖突與碰撞。這種內心的矛盾與無奈,不僅揭示了他個人在極端環(huán)境下所經(jīng)受的掙扎與抉擇,更深刻地展現(xiàn)了人性在壓力與困境中的脆弱與動搖。可以說,這不僅是孫少軍個人的困境,也是對人類道德觀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在極端環(huán)境下,人們是否還能堅守自己的道德信仰?當現(xiàn)實與理想發(fā)生沖突時,又該如何抉擇?
在雙雪濤的《無賴》中,讀者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老馬。老馬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狡猾、機智的無賴形象。然而,在這個令人生厭的外表下,卻隱藏著對孩童的深深關愛。當“我”的臺燈遺失后,“我”乞求老馬幫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馬竟然不顧一切后果與科長交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只為了幫助“我”找回臺燈。老馬明知后果,可在做出決定之前他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內心掙扎?讀者不得而知。但這種行為展現(xiàn)了一種復雜的人性美,既有無賴的狡黠與機智,又有對弱者的同情與關懷。雙雪濤筆下所描繪的,不僅僅是老馬這一個角色,還有無數(shù)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的內心是一片廣袤而復雜的疆域,其中既包含了人性的弱點,也潛藏著善良與光明,而真正的價值往往隱藏在深處。透過表面的偽裝,深入挖掘人內心的善良,這正是雙雪濤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斷追尋與探索的主題。
除了孫少軍和老馬這兩位典型的角色外,“鐵西三劍客”的其他作品同樣描繪了許多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的人物。他們或許出身各異,經(jīng)歷千差萬別,但在各自獨特的故事中,都展現(xiàn)出了人格善與劣的復雜交織,凸顯了人性的多面性和深度。
(二)現(xiàn)實的愛意:堅韌與軟弱的內外比照
堅韌與軟弱是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特質,然而優(yōu)秀的作家卻能夠運用巧妙的筆法,讓它們出現(xiàn)在同一人物身上而毫無違和感。這類筆法自古便有,如英雄人物林沖在高衙內面前委曲求全,卻又能夠做出“火燒草料場,槍挑陸虞候”的壯舉?!拌F西三劍客”筆下的人物同樣如此,角色身上的復雜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多維,他們不再是簡單的英雄或懦夫,而是有著豐富情感和多元性格的個體。
在班宇的《盤錦豹子》這篇小說的前半部分中,孫旭庭一直給人以逆來順受的感覺。面對妻子背叛的事實,他沒有流露出任何的憤怒和不滿,反而不斷退卻。這些軟弱無能的行為很難讓人將他與“盤錦豹子”這個勇猛的稱呼聯(lián)系起來。然而,在小說結尾,為了守護一家人的住所,孫旭庭不再忍讓,試圖犧牲自己守住全家。這讓讀者瞬間意識到,他所有的忍耐和妥協(xié),都是為了讓家庭保持和諧穩(wěn)定,讓兒子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最終,小徐師傅的哭泣和兒子的哀求讓孫旭庭選擇放棄犧牲,他在不甘心中將憤怒朝著塵土和虛無發(fā)泄。這種行為與內心的比照展現(xiàn)了他作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和擔當。
《平原上的摩西》里的李斐,也是一個外表軟弱、內心堅韌的人。當她誤以為跟隨傅東心學習的事情泡湯時,縱使失落萬分,也不敢向父親訴說,只能偷偷地哭泣;面對莊樹頑皮地將球踢到自己頭上的舉動,她也沒有流露出任何不滿,而是乖乖地幫他撿球。這些表現(xiàn)展示了李斐的柔弱與馴良,但她同樣也有堅韌的一面。當她得知自己因車禍將終身癱瘓時,她并未因此而崩潰,相反,她平靜地接受了這一現(xiàn)實。小說最后,她看到莊樹的尋人啟事,明知會面臨怎樣的風險,還是毅然決定乘船赴約。李斐的軟弱來源于她的早慧和敏感,她理解父親生活的艱辛,也明白跟隨傅東心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這些因素使她不敢輕易袒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只能用一顆堅強的心去包容一切苦難。李斐復雜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幅精美的畫卷,軟弱與堅韌相互交織,展現(xiàn)出了她的獨特魅力。
在面臨生活的種種挑戰(zhàn)時,支撐這些普通人不斷前行的最核心力量,便是“愛”。在孫旭庭與兒子、李斐與父親之間,愛是相互流動的。愛與被愛使得他們內心深處孕育出堅韌的意志,這種意志引領著他們穿越風雨。深知此理的“鐵西三劍客”,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人性的多樣性和情感的真摯。
(三)靈魂的高歌:激情與平凡的無聲對比
三位作家對東北小城人物的描繪充滿了深度和復雜性,他們不僅能夠捕捉到現(xiàn)實世界中人群的外在表現(xiàn),也可以捕捉到他們內在的、真摯的精神追求,并且在人物塑造上巧妙地展現(xiàn)了這種對比。小說中,有一群看似平凡無奇、默默無聞的人物,他們或許在社會地位上并不顯赫,甚至常常被人們忽視。但正是這群人,卻擁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尚理想和堅定的精神追求。
《肅殺》中的肖樹斌,盡管現(xiàn)實過得并不順心,但他從未放棄。每當談論起足球,他都充滿熱情,仿佛重新找回了年輕時的斗志。即使在球場上其他觀眾情緒低落,他依然揮舞著大旗,如同一位勇往直前的戰(zhàn)士,用他的激情感染著周圍的人?!洞髱煛防锏母赣H,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挫折,但他從未向命運低頭。一旦接觸到象棋的棋子,他就仿佛變身為一位英武的智者。他在象棋的世界里運籌帷幄,用智慧和勇氣反敗為勝,成了真正的掌控者。在《空中道路》中,下崗后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李承杰,也曾勇敢地面對恐懼,戰(zhàn)勝了纜車停滯的挑戰(zhàn)。他沉浸在打造三維空中世界的幻想中,用創(chuàng)意和勇氣描繪出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
還有一類人物,他們被小說中的絕大部分人忽視,但在靈魂層面,遠比其他人高尚。《我的朋友安德烈》中,安德烈得知李默被剝奪了應得的榮耀后,毫不猶豫地站出來為正義發(fā)聲。他勇敢地批判孫老師的錯誤行為,并在校長面前堅定地為李默辯護。其行動展現(xiàn)了高尚的靈魂和堅定的信念?!渡獭分械那乩?,為了替黃姝和秦天伸張正義,不惜蟄伏十年,通過各種手段協(xié)助警察重新調查案件,昭示真相。雖然他的身份和遭遇不被世俗所容,但他的靈魂卻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寂靜的黑夜中閃耀出堅定的光芒。值得一提的是,安德烈和秦理在面對自己的不公時,雖然選擇了默默忍受,但在看到他人受到欺侮時,卻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尋求正義。這種內斂的自我保護與堅定的正義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他們高尚的品質?!拌F西三劍客”借助小說中人物的舉止,向世人表態(tài):即使面臨困境和誤解,也要堅持內心的信念,勇敢地為正義而戰(zhàn)。
盡管生活中的苦難難以避免,但小說人物常常展現(xiàn)出令人矚目的自我精神力量。他們通過堅韌不拔的奮斗和對正義的堅定追求,不斷超越現(xiàn)實困境,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提升,這一特質深刻反映了有理想追求的普通人的真實面貌。
本文系2024年度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課題“東北作家的東北形象研究”(項目編號:2024lslybhzkt-1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