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雨 冀曉丹 夏穎媛
摘 要: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書法史上是極為重要的時期。其中,魏碑是碑學理論的重要支撐,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書法的美學體系。魏碑書法各具特色,或樸拙險峻,或舒暢流麗?!稄埫妄埍贰多嵨墓贰对獦E墓志》等,都是魏碑中的經典碑帖,而《李璧墓志》的出土更是給研究魏碑書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取法視角,對后世的影響非常深刻。通過與同時期的碑刻對比,研究《李璧墓志》的整體風格特征,并對《李璧墓志》的用筆、結體、章法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感受魏碑書法在藝術特征上的獨特美感。
關鍵詞:李璧墓志;魏碑;書法;風格
一、《李璧墓志》創(chuàng)作背景
北魏時期正是隸書準備向楷書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時期書寫的楷書形成了一種新的書體風格,被稱為“魏碑”,多見于墓志和碑刻。魏碑書法上承漢隸,下啟唐楷,在書壇可謂是獨樹一幟。該書法的特點主要是以險絕的筆勢、強勁的點畫等書寫形式來表達。魏碑整體樸素靈動,雖然多為刀版碑刻,但是并沒有因為刀刻而產生死板僵硬的氣息,刀刻軌跡和字形都富有變化,尤其是在結體方面,更是別出新意,有很多可以吸收的養(yǎng)分。在這一時期,魏碑書法達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大量具有書法審美價值的魏碑作品誕生,如《張猛龍碑》《張黑女墓志》等?!独铊的怪尽氛窃诒蔽簳òl(fā)展最繁榮的時期創(chuàng)作出來的。
《李璧墓志》是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創(chuàng)作出的杰出碑刻,它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歷了一系列的滄桑巨變,非常幸運地躲過了自然災害、戰(zhàn)爭和人為破壞的種種沖擊,得以較為完整地流傳到今天。這主要歸功于《李璧墓志》的獨特儲存方式——被放置在整個墓穴內部,而不是墳墓前方部位。這種獨特的擺放形式,有效地防止了墓志銘遭受到來自外力的破壞。墓志銘被藏于地下這一奇特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正是受當時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見到的墓碑,常常是碑刻在前,墳墓在后,而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是因當時“禁碑令”等相關政令的推行,使人們不得不把應立起來的碑刻,掩埋于地下,以作為墓志。同時,《李璧墓志》的出土時間也相對較晚,所以能夠很好地被保存下來,讓后人領略到其獨特的風采。
二、《李璧墓志》整體風格特征
《李璧墓志》在魏碑中較為特殊,其風格雄強厚樸,猛勁果斷。山東金石保存所稱:“漢石以永和封墓之最,為世墓志之最古者,魏石則推《李璧墓志》?!睍嫾覇⒐υf:“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蔽罕墓P法很像秦漢時期具有“金石氣”的金石碑版?!独铊的怪尽房芍^是北魏楷書的經典之作,具有古樸厚重的風格,此墓志的用筆方法特征以魏碑中常見的方筆為主,有明顯的刀刻痕跡,給人一種果斷而迅猛的感覺,但不僅僅有方筆帶來的遒勁之感,又加以圓筆和帶有弧線的線條來調節(jié),很好地化解了因方筆所帶來的僵硬之感而增加很多柔美的成分?!独铊的怪尽冯m為刀刻墓志,但是書寫感強,相比于其他碑刻作品,筆畫之間的連帶關系很強,線條粗細對比非常明顯,用筆的粗細處理符合常理。這種用筆的風格特點和墨跡書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從中可以理解《李璧墓志》中書法用筆的規(guī)律所在。楊震方《碑帖敘錄》評曰:“書法峭勁,極似《張猛龍碑》,而兼有《司馬景和》之縱逸,可謂習北魏楷書者范本。”[1]《張猛龍碑》是魏碑書法的經典之作,此碑欹正相生,康有為稱其“為正體變態(tài)之宗”,清代鄧石如、趙之謙等很多書家,都從中受益頗深?!端抉R景和墓志銘》也為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影響力廣泛。將此二者與《李璧墓志》并論,可見《李璧墓志》具有極高價值。
《李璧墓志》在用筆、結體、章法上也有其特色。它并沒有魏晉時期小楷的圓潤和簡潔勻稱的風格特點,也不似唐楷所表現(xiàn)的典雅肅穆的廟堂氣,它更追求的是一種險峻挺拔之感。道法自然的結體、天真爛漫的線條、變化中求統(tǒng)一的章法,在《李璧墓志》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魏晉時期的小楷及唐代時期的楷書與《李璧墓志》的魏碑書法有很大的區(qū)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唐代楷書在楷書體系里都占據著很高的地位。魏碑形成于唐代楷書發(fā)展前,對于唐楷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鋪墊作用。唐代楷書是在當時繁榮昌盛的時代大背景下形成的,由于社會條件比較穩(wěn)定,所以楷書也呈現(xiàn)出氣勢恢宏、典雅肅穆的藝術特點。魏碑的發(fā)展則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比較動亂,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書家在書寫中加入自己的思想來表現(xiàn)書法,所以當時魏碑的藝術表現(xiàn)更加自由,在書法表現(xiàn)上與其他時代的楷書有很大的不同,在整個書法史上有著很高的成就?!独铊的怪尽肺淖趾芏?,筆法非常豐富,結體多變,具有奇特的風格特征。《李璧墓志》并沒有程式化的字,都是根據字的形狀來表現(xiàn)字的體勢,所以可以做到形態(tài)的千變萬化,在字的大小、欹側等方面會有變化,有時將字形拉長,或處理字形偏短,錯落交叉,變化多端。因此,它呈現(xiàn)出來的書法風格要比同時期的書法碑刻風格更天真爛漫。
三、《李璧墓志》用筆、結體、章法特點
在一幅書法作品中,點畫、結體、章法雖然拆開看是獨立的,但它們又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營造出整體的風格特征和藝術效果。以《李璧墓志》看魏碑書法的藝術風格特征,可以從其用筆、結體、章法多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李璧墓志》用筆特點
美學家宗白華曾說:“中國人這支筆,開始于一畫,界破于虛空,留下了筆跡,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萬象之美?!盵2]從用筆特點看,北魏時期的楷書常以方筆為主,筆畫方折,線條如刀切,點畫犀利,棱角分明,整體呈現(xiàn)出粗獷豪放的風格特點,比如《孟敬訓墓志》《張猛龍碑》等。清朝時期出土的北魏“四司馬墓志”四志中,以《孟敬訓墓志》為最好,在《孟敬訓墓志》中,用筆以方筆為主,線條變化豐富,一個字大多有三種以上的線條變化,在用筆上很多點畫都還保留了隸書的書寫意味,可謂頗有古意,特點非常鮮明。王昶《金石萃編》評此志說:“字畫古質可喜,往往有隸意,尤多別體,為魏晉南北朝所罕見者?!盵3]《張黑女墓志》則是北魏時期的另一種風格,用筆方式點橫起筆多圓,而撇捺轉折多用方,其精妙的地方就是整體方圓結合,給人一種婉約清麗的感覺,又從中呈現(xiàn)出勁健遒逸、剛而不硬、柔而不媚的視覺效果,展現(xiàn)出既獨具特色又和諧的美感。對比以上兩種風格的墓志,《李璧墓志》在用筆上有很大的突破,線條的變化并不比其上兩個墓志少,方圓兼?zhèn)?,方筆起圓筆收、圓筆起方筆收都有呈現(xiàn),既有《孟敬訓墓志》的剛勁和銳利,同時又具備《張黑女墓志》的圓柔飄逸,既樸素又巧妙,有想要從早期粗獷的風格中跳脫出來之感。碑刻中的相同筆畫在處理方式上方圓結合,富有變化,形成了明顯的對比,使作品豐富且多變?!独铊的怪尽妨硪粋€用筆特點就是點畫與點畫之間的粗細對比非常明顯,增強了書法的節(jié)奏感。這種變化存在于點畫與點畫之間。如在一個字里面,在出現(xiàn)很多相同筆畫時候,此碑表現(xiàn)出來的是賦予筆畫不同的特點,通過筆畫之間的粗細、位置、空間大小等做出變化。《李璧墓志》點畫粗細對比明顯,使筆畫的豐富性增強,同時也提升了魏碑整體的視覺沖擊力。
(二)《李璧墓志》結體特點
《李璧墓志》的結體具有非常典型的北魏時期楷書的書寫特征:欹正相生、內緊外松、疏密結合、大小錯落。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作書所最忌者,位置等勻。且如一字中,須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處?!盵4]在魏碑中,每個字都沒有固定的字勢,沒有追求穩(wěn)定的書寫形式,都是因字形取勢,完全打破日常書寫的慣性,更加自由灑脫。在字的處理上,形成了左放右收的態(tài)勢,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夠讓字形看起來更加舒展開放。主筆突出,是其結字的一大特點,有些點畫進行了夸張?zhí)幚?,突出主筆,使字形更加分明。這些結體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書法的趣味性?!独铊的怪尽分杏泻芏嘧值淖中味汲尸F(xiàn)出左低右高、呈放射狀之態(tài),給人一種氣勢雄強的感覺,雖然看似險絕,但是每個字又非常穩(wěn)定,可謂是欹正相生,整體看起來剛勁遒逸,變幻莫測。其字疏密對比強烈,字的留白巧妙,筆畫多的地方緊密,筆畫少的地方疏朗,有密處不透風、疏處可走馬之感。《李璧墓志》結體之間的變化,處理得非常恰當。同時代的《司馬景和墓志》在書法結體上更加趨向于平正統(tǒng)一,粗細對比不夠明顯,在空白處理上更加勻稱。再如《孟敬訓墓志》的結體險絕,加重了主筆畫左撇的重量,使整個字更加往左傾斜?!独铊的怪尽反蚱屏诉@種魏碑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具有運動的美感,細細觀察,其交叉錯落、順應自然的書寫特點,渾然天成,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三)《李璧墓志》章法特點
章法是書法作品中所有元素的組合形式。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關注的不僅僅是一個點畫、筆勢或者單個字的空間結構,更是對一幅作品的整體把握。起承轉合、左顧右盼等是書家在處理章法時常用的手段,以協(xié)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系?!独铊的怪尽吩谡路ㄉ系奶攸c,是從結體的變化開始的,在多變中求統(tǒng)一。王羲之在《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中說:“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便不是書?!盵5]到了法度森嚴的唐代,楷書就變得規(guī)范化了。
《李璧墓志》作為北魏時期的墓志,和唐代時期典雅肅穆的楷書不同,在章法上有很多精彩的地方,與同一時期的魏碑楷書相比,也更加富有變化。首先,在空間的疏密處理上非常精妙。字與字之間空間的大小不同,增強了整個書寫節(jié)奏性,使其章法有了音樂似的流動感。其他墓志如《崔敬邕墓志》的法度謹嚴,每個字在處理上大多是相似的空間排列,井然有序,布局勻稱,相比于《李璧墓志》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略顯刻板生硬。其次,《李璧墓志》中字形的變化也對章法的形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独铊的怪尽分杏行┳制?,有些字偏小,大小交叉錯落,空白奇特,讓空間的處理更加跌宕起伏,改變了字中筆畫的長短,使字與字之間縱橫變化,形成長短不一的章法效果??梢娮种g的變化在《李璧墓志》中是一種常用的章法形式。而《崔敬邕墓志》《孟敬訓墓志》等碑刻的結體更加內斂平正,使得章法上體現(xiàn)出較為收斂統(tǒng)一的特點。再如《張黑女墓志》中取法隸書的成分占比很大,因而字形偏扁。最后,北魏時期的碑刻是先書再刻的,而長時間受到界格的影響,使書寫的節(jié)奏感大大減弱,尤其是在楷書的書寫上。北魏時期的墓志大多是有行有列的形式,在《崔敬邕墓志》碑刻中可以看到都是有界格的,所以上下左右之間缺少了左顧右盼、呼應連貫。《李璧墓志》在章法上就有很大的突破,可以看到它與其他墓志之間的很大區(qū)別在于在章法處理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更加具有運動感和流動性,給人一種自由的感覺。
章法中的元素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局限于字和字之間的關系,要具體到用筆、結體、字與字及行與行之間的關系等。通過對《李璧墓志》中的用筆、結體、章法的探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李璧墓志》中章法有疏密對比,也有輕重的變化,又有大小的變化?!独铊的怪尽氛w風格統(tǒng)一,書法用筆猛勁迅捷,結體處理虛實結合,字形大小交叉錯落,整體字形的態(tài)勢表現(xiàn)出欹側相生的效果,和同時期其他墓志風格具有很大的差別,但也有北碑刻石茂密雄強的強大氣象,在書法史上可謂獨樹一幟。
四、結語
北魏時期的碑刻書法有著與其他時代完全不同的特點。從《李璧墓志》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魏碑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相同筆畫、結構等的處理千變萬化,極少雷同?!独铊的怪尽饭P畫方圓結合,轉折處方正果敢,棱角分明,圓筆處穩(wěn)健厚重,追求自然,體現(xiàn)出一種天真爛漫、意趣橫生的意境;在結體上,變化多端,欹側相生,縱橫交錯,相互交映,使人感覺活潑生動,毫無倦怠之感;其章法布局自然,在統(tǒng)一中寓求變化,在整體態(tài)勢中又求得平衡。因此,《李璧墓志》真正達到了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在魏碑楷書中造詣極高,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独铊的怪尽芳挤ㄉ舷喈敵墒?,氣象開闊,值得認真揣摩及學習,從而為書法創(chuàng)作開辟更多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楊震方.碑帖敘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
[2]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卷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2.
[3]李永輝.淺析北魏張黑女墓志[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23):248.
[4]董其昌.畫禪室隨筆[M]//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539-540.
[5]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M]//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27-28.
作者簡介:
趙曉雨,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書法。
冀曉丹,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
夏穎媛,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