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泡腳先看體質(zhì)
不同體質(zhì)選用不同種類的中藥進行泡腳,能達到更好的保健養(yǎng)生效果。
陽虛體質(zhì) 此類人怕冷、手足不溫、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宜選擇補腎陽、益精血的中藥泡腳,如續(xù)斷、杜仲、肉蓯蓉等。
陰虛體質(zhì) 此類人經(jīng)??诳?、頭昏眼花、手足易冒汗,宜選擇滋陰潤燥的中藥泡腳,如麥冬、石斛、玉竹等。
氣虛體質(zhì) 此類人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宜選擇益氣健脾的中藥泡腳,如黃芪、黨參、白術(shù)等。
痰濕體質(zhì) 此類人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容易困倦,宜選擇化濕除痰的中藥泡腳,如茯苓、蒼術(shù)、厚樸等。
濕熱體質(zhì) 此類人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jié)、小便短黃,宜選擇清熱利濕的中藥泡腳,如蒲公英、生大黃、茵陳等。
血瘀體質(zhì) 此類人口唇、指甲紫暗,易生腫塊且質(zhì)地堅硬、眼圈發(fā)黑等,宜選擇活血化瘀的中藥泡腳,如丹參、紅花、益母草、雞血藤等。
泡腳時,這些事項要注意
大家在泡腳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泡腳只取中藥液
泡腳時,藥渣不宜留在泡腳水中,需要過濾后使用。
2.水溫不要超過40℃
水溫過高,容易導致全身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及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水溫,因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周圍神經(jīng)病變,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容易被燙傷。
4.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
泡腳時間太長容易冒大汗,人體汗液流失,對健康有害。此外,老年人或體質(zhì)虛弱、心腦血管病患者,泡腳時如出現(xiàn)胸悶、頭暈、心慌等不適,應(yīng)停止泡腳,平臥休息。
5.飯后1小時、睡覺前泡
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tài)下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頭暈不適。
6.中藥泡腳選用木盆
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wěn)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zhì),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因此,最好選用木盆來泡腳。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