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縷縷的春暉越過樹梢,靜悄悄地蔓延,照耀在我手中的獎狀上。上面的字跡,如同晨間露珠般閃耀,黑體加粗的“第一名”格外醒目。昔日無數(shù)次想要放棄的苦楚,終于在此刻得到回報;那往黑暗處扎根的樹啊,終于在藍天下枝繁葉茂。
話劇社團正在排練一段感情戲??諘绲膱鲳^中,我內(nèi)心忐忑,本應體現(xiàn)出復雜情緒的臺詞,到嘴邊卻變了調。一次次失誤,一遍遍重來,令我心上的“包袱”重達千鈞,拿到主角戲份時的欣喜被磨損得所剩無幾。
一抬眼,又看到導演在失望擺手,她的臉上難掩失落,微皺著眉頭將我叫到跟前:“你知道我為什么選你演女主角嗎?”想象中劈頭蓋臉的數(shù)落并未成為現(xiàn)實。我一時有些愣神,隨即搖了搖頭,是啊,那么多優(yōu)秀的人,為什么偏偏選我?導演的目光移向窗外,停在一棵參天大樹上。那棵樹根須粗壯堅固,枝葉掩天蔽日。導演的聲音緩緩在我耳畔響起:“那天選角面試時,你的眼神就像這棵樹一樣堅定,我覺得目標會驅使你為之扎根?!?/p>
短短一句話卻振聾發(fā)聵,我回首注視著寬大的舞臺,內(nèi)心波瀾起伏。樹的高大,不僅因為它追隨陽光不斷向上,更因為它拼命向下扎根、延伸,吸取養(yǎng)分。我不斷地追問自己:我認真揣摩劇本,體會人物內(nèi)心了嗎?我鉆研表現(xiàn)形式,苦練臺詞了嗎?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做一棵向下扎根的樹。我堅定地告訴自己。
銀幕的燈光再次亮起,我手握話筒,將臺詞重復了一遍又一遍。我反復研讀劇本,想著如何讓動作與表述富有生氣。劇本上的字句被我勾勾畫畫,汗水浸濕了我的后背,當月牙掛上樹梢,成段的臺詞邊已有了大片的補白、分析。我努力地從對白中抽絲剝繭,在劇情中尋找共情,反復地嘗試著更自然的表演方式?!斑恕恕恕蔽乙槐楸榈刂貜捅硌葜械牡箘幼鳎炱鹧澞_、瘸著腳、上臺、跌倒、退場……膝蓋上漸漸浮現(xiàn)了淤青。但想到窗外那棵向往陽光的大樹,我咬咬牙,再次從地上爬起,用自己的汗水穩(wěn)固身處黑暗的根基。
不知不覺間,我仿佛已經(jīng)成為劇情中的人,導演不時點頭,眼角的笑意逐漸加深。在凍土中破芽的種子一點點向下扎根,每一寸生長都是汗水的澆灌。
此刻再回首,曾經(jīng)的困惑早已煙消云散,正如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今后,即使人生的風雨再次襲來,我也會不憂不懼,因為這段經(jīng)歷告訴我,只要腳踏實地,向下扎根,其實做什么都不難。
教師點評
本文立意明確,著眼于腳踏實地、向下“扎根”,并在交代困境、行動轉變、結尾等處反復點題,凸顯立意。文章選材真實,詳略得當,記敘了“我”為話劇比賽刻苦磨煉演技,最終成功演繹劇中角色的故事。困境交代部分以記敘為主,而解決困難的過程以描寫為主。其中,“我”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細致生動,輔以環(huán)境和其他人物的表現(xiàn)進行側面烘托,娓娓敘述“我”以腳踏實地的努力向上追光、向下扎根,并出色完成演出任務的過程。結尾不僅點明了主旨,還拓展到如何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雨,使立意得以深化。(陳斯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