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陽
兇手很快就被查了出來
馬上就要去加拿大暫居的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室里。
很快,警方就根據(jù)案件的矛盾處,將犯罪嫌疑人鎖定為與日高邦彥相熟之人:藤尾美彌子和野野口修。
日高邦彥的暢銷書《禁獵地》以藤尾正哉為原型,將藤尾正哉高中時霸凌學生和后來被妓女刺死的事都寫了下來。雖然書中人物的名字不叫藤尾正哉,但知情者一看便知道這部作品寫的就是藤尾正哉的事。藤尾美彌子是藤尾正哉的妹妹,她認為《禁獵地》侵犯了她哥哥的隱私,于是與日高邦彥多番交涉,要求召回這部作品,并進行改寫,但都無果。因此,藤尾美彌子有殺人動機。
不過,她有不在場證明——案發(fā)當天,她從日高邦彥家中出來之后,直接回了家,她與未婚夫的媒人植田菊雄能證明。
野野口修也有不在場證明。案發(fā)當天的下午四點三十分,藤尾美彌子來到日高邦彥家后,野野口修便離開日高邦彥家回了家,在家里工作到快六點時童子社的編輯大島抵達他家與他商量工作。六點過后不久,日高邦彥來電讓野野口修八點去他家一趟。野野口修與大島商量完工作后去吃了晚飯,快八點的時候才到日高邦彥家。因為日高邦彥家里黑著燈,野野口修打電話給去了酒店的日高里惠(日高邦彥的妻子)后,便一直在一家咖啡店里等日高里惠回來。
此外,野野口修并沒有殺人動機——他與日高邦彥是好朋友,并多次得到日高邦彥的幫助。
警察加賀之所以懷疑野野口修,是因為案發(fā)當晚,野野口修問他的一句話——“推斷出死亡時間了嗎?警方認為是幾點呢?”第二天警方搜集證據(jù)時,野野口修又問了一遍同樣的問題。
當然,如果說還有犯罪嫌疑人,那就是日高邦彥家的一位女鄰居。據(jù)野野口修說,深受女鄰居的貓困擾的日高邦彥毒殺了這位女鄰居的貓?!柏埵俏覛⒌?,我在庭院里放了毒丸子,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那么順利?!?日高邦彥曾這樣說。(出自野野口修的手記)但加賀覺得為了一只貓殺人,顯然不大合情理。
事情沒有拖很久,警方很快就將兇手鎖定為野野口修。
警方自己找到的殺人動機
因癌癥復發(fā)住進醫(yī)院的野野口修承認了所有的犯罪事實,但對殺人動機守口如瓶,他將殺人歸結(jié)為自己的一時沖動。
后來,加賀通過日高邦彥電腦中未完成的小說《冰之扉》找到了一點線索——“為什么案發(fā)當天野野口修剛好攜帶著存有《冰之扉》下回連載的軟盤?不,在此之前,為什么野野口修寫了本該由日高邦彥來完成的《冰之扉》?”
警方以此為突破口,從野野口修的住處找到了三部長篇小說和二十部短篇,除三部短篇之外,其余的作品都與日高邦彥發(fā)表的作品一致。至此,警方推測,野野口修可能是日高邦彥的“影子寫手”,即日高邦彥的作品可能出自野野口修之手。
不過,日高邦彥頭三年的作品在野野口修住處找不到,比如《夜光藻》,所以《夜光藻》應(yīng)該是日高邦彥自己寫的,日高里惠也證明了這點,因為《夜光藻》是她作為編輯時與日高邦彥大量討論過的作品,所以不可能出自他人之手。不過,這證明不了什么,因為日高邦彥完全可以一邊創(chuàng)作,一邊讓人代筆。
在野野口修的矢口否認中,加賀也覺得這個推斷有缺陷——日高邦彥憑什么讓野野口修當“影子寫手”?而野野口修又為什么甘心這樣做呢?沿著這些疑問,警方找到了另一個證據(jù)——野野口修家中曾出現(xiàn)過女人,而這個女人正是五年前因車禍去世的日高邦彥的前妻日高初美。此事在《夜光藻》中也有一定的印證——小說中藝術(shù)家的妻子也出軌了(聯(lián)系到《禁獵地》有原型,那《夜光藻》也可能有原型)。此外,警方還找到了另一份證據(jù)——在日高邦彥的行李中,發(fā)現(xiàn)了一盤野野口修殺人未遂的錄像帶。這是野野口修因想和日高初美在一起而計劃殺了日高邦彥,但失敗了。
日高邦彥因此抓住了野野口修的把柄,并以此威脅野野口修成為自己的“影子寫手”。
日高初美死后,野野口修為了繼續(xù)替她隱瞞(當初計劃殺日高邦彥時,日高初美是幫兇),便只能繼續(xù)做日高邦彥的“影子寫手”。在日高邦彥出國前夕,野野口修原以為自己終于不用再代筆,不料日高邦彥反口再次威脅他,他這才忍不住將其殺死。
以上便是警方找出來的野野口修殺人的動機。
殺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結(jié)束,而是開始
以上便是整個殺人事件的調(diào)查過程。在知道野野口修的殺人動機后,我們甚至有些同情他。
然而,如果警方調(diào)查到的這個殺人動機是野野口修設(shè)計策劃的呢?
在看警方調(diào)查殺人動機的過程中,讀者會有一種感覺,就是野野口修很愚蠢,因為很多線索都是他自己向警方提供的——他讓加賀不要弄亂自己的房間,因為房中有別人寄存的很重要的書,警方由此找到了夾在書里的日高初美的照片;案發(fā)后,他讓日高里惠等寄去加拿大的行李寄返后,馬上通知自己,警方由此找到了那盤殺人未遂的錄像帶;案發(fā)當日,加賀問日高邦彥有什么推理小說時,野野口修說了《夜光藻》,警方由此相信了日高初美出軌……
此外,這個殺人動機并不是野野口修滔滔不絕說出來的,而是警方一點點找出來的,這讓這個殺人動機更加可信。而除了警方的摸索,野野口修甚至一開始就讓警方對日高邦彥有了負面的印象——野野口修殺了女鄰居的貓,并嫁禍給日高邦彥,從而讓人相信日高邦彥是殘忍無情的。
“不害怕被捕,縱使拼上所剩無幾的生命,也要貶損一個人的人品?!边@才是野野口修殺人的目的。換句話說,殺了日高邦彥不是野野口修的目的,而只是他的手段,因為只有日高邦彥死了,警方才會去調(diào)查野野口修殺人的動機,從而查出野野口修是日高邦彥的“影子寫手”;日高邦彥的死亡也不是結(jié)束,而是開始,因為警方查出野野口修的殺人動機后,日高邦彥冷血惡毒的形象就會被散播,他會因此遺臭萬年,而野野口修卻能將日高邦彥的所有榮譽收入囊中。
野野口修為什么這樣做呢?
日高邦彥一直視野野口修為朋友——讀書時,野野口修因剛搬來不適應(yīng)學校的環(huán)境,是日高邦彥每天到他家里去等他,帶著他融入了環(huán)境;野野口修成為霸凌者的幫兇,是日高邦彥幫他走出了這個泥潭;日高邦彥為了寫《禁獵地》曾拿到過野野口修幫滕尾正哉霸凌學生的照片,但對此守口如瓶;野野口修辭掉教師工作想成為作家時,也是日高邦彥幫他介紹了出版社……
“我知道你很善良,對我很好,是我親密的朋友和伙伴,幫我保守我齷齪不堪的過去,盡心盡力地幫我實現(xiàn)夢想……但那又怎樣?我就是恨你,就是討厭你,我不但要殺了你,還要讓你名聲盡毀,在你死后,我繼續(xù)討厭你、恨你?!?野野口修殺死日高邦彥的動機是什么呢?是那從中學時就開始的、深不見底的、有如萬丈深淵般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