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霖
呂群芳,浙江省嵊州市愛德小學語文教師,中國作協(xié)首屆全民閱讀季“20佳讀書人”,浙江省師德先進個人。著有《字若星辰:最受小學生歡迎的99堂漢字課》《與成語跳舞》等,創(chuàng)建“精靈之夜”少兒公益讀書會。
“你怎樣評價自己的職業(yè)?”一次教育學術(shù)會議間隙,呂群芳被一位教授問道。這位浙江省嵊州市愛德小學的語文教師幾乎沒有猶豫:“我的職業(yè)很重要,我很自豪?!苯淌谧穯栐?,她回答道:“孩子們有六年的童年時光主要在小學度過,有些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說童年會為一個人打下生命的底色,那么小學教師就是給他們涂抹底色的人?!眳稳悍脊诮逃脑?,播撒下一顆顆愛的種子,滋養(yǎng)著孩子們的成長。
教室后門的對話與愛的回響
呂群芳的教學生涯始于家鄉(xiāng)貴門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19歲的她面對講臺下與自己相差不過十歲的孩子們,曾一度感到無所適從。她始終認為,是孩子們的寬容與尊重,教會了她為人師長的重要一課:切不可輕易地下結(jié)論、粗暴地做決定。
入職后不久的一天傍晚,呂群芳準備去教室檢查值日生做衛(wèi)生的情況。走到教室后門時,聽到兩個男孩的對話?!澳阍趺戳饽敲葱?,芳老師隨便一拉,你居然到門口去了,我還以為你力氣很大呢?!绷硪粋€男孩回答:“她哪里拉得動,我那是給她面子,你懂不懂?”
當天課上,這個男孩心不在焉、交頭接耳,遭到了呂群芳的訓斥:“既然你不愛聽課就別聽了,到外面站著?!碑斨嗤瑢W的面,男孩坐在座位上沒動,呂群芳很是尷尬,于是走下講臺,將男孩拉到了教室門口?!捌鋵嵁敃r我心里很是忐忑,他已經(jīng)和我差不多高,萬一拉不動,豈不是更沒面子?”直到聽到這兩個孩子的對話她才知道,那其實是男孩的主動選擇?!耙粋€十來歲的孩子尚且知道要給老師留面子,我怎么能那樣不留情面地批評他?”要對孩子們盡可能更好些,這是她成為教師后對自己提出的首要要求。
彼時,教室的后排坐著三個小男孩,他們似乎總不太安分,每天上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表現(xiàn)得更為過分。有時鈴聲剛響,呂群芳還沒喊下課,他們就拿著飯勺往食堂奔去。那天她還在上著課,男孩們一直拿著飯勺敲個不停。更令她氣憤的是,她讓其中一個男孩放學后留下來,男孩卻偷偷溜回了家?!皩嵲谔幌裨捔恕保龥Q定去家訪,向家長“告狀”。她從學校出發(fā),向孩子們所在的村莊走去。那條山路很長很長,她走了很久很久,在途中她逐漸感受到孩子們上學的不易,于是放棄了“告狀”的念頭。返程時,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三個孩子執(zhí)意送她回家。或許因為脫離了校園環(huán)境,他們更愿意與呂群芳交流:“芳老師,我們早飯吃得早,到最后一節(jié)課時真的好餓。”她這才意識到,孩子們每天五點多就要起床,走過很遠的路來到學校,自己此前竟從未關(guān)注到?!澳菫槭裁醋屇懔粝聛?,你卻跑回家了?”她問其中一個男孩。“回家的路旁都是樹,我怕你把我留得太遲,朋友們不等我都走了,自己一個人我害怕。”聽了男孩的回答,呂群芳又是心頭一顫,自責于自己的疏忽。爬過一個陡坡后,她讓孩子們就此止步,獨自走在晦暗的夜色里,心里也不免有幾分慌張。不一會兒,她聽到背后遠遠地傳來孩子們的喊聲:“老師,我們在這里看著你,你別怕——”感動如春水一般漲滿了她的心房。
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guān)懷,了解他們每個行為背后的原因,這成為呂群芳后來牢記于心的信念?!拔也荒鼙WC在我的課堂里,每個孩子的成績都很好,但我會盡可能給予他們足夠的關(guān)注與關(guān)愛,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边@是她接手每個班級時,都會鄭重向家長作出的承諾。
課本之外,更廣博地成長
“你認得字嗎?我只認得幾個字。不過,還在學習?!敝麑W者張大春在《認得幾個字》中這樣寫道。2012年,呂群芳讀到這本書時驚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原來自己是‘不識字的。我只知道這個字現(xiàn)在怎樣寫、讀什么音,課上也就是教孩子組組詞、造造句,卻不知道它的由來和演變?!备袊@于漢字的神奇,她開始有意識地閱讀《漢字王國》《細說漢字》等書籍,也有了課堂教學的努力方向:“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漢字不只是印在紙上的、摸上去平平的、看上去黑黑的一個個方塊?!?/p>
呂群芳一本本地閱讀,文言文是她遇到的最大障礙,實在讀不懂她就請教專業(yè)人士,看到適合教學的內(nèi)容她就記下來,思考更易于孩子們理解的教學方式。比如課前五分鐘的“漢字小課堂”?!霸蹅儼嘈諒埖耐瑢W,你們知道自己的姓氏從何而來嗎?”在課前的互動中,孩子們瞪大的眼睛里充滿了好奇,一節(jié)語文課就此展開?!皞髡f,我們的祖先黃帝有個兒子叫揮,在夜觀天象時發(fā)現(xiàn)了一組弧形的星星,受到啟發(fā)后發(fā)明了弓箭,被黃帝任命為‘弓長。這兩個詞合起來就是‘張字,因此揮的后代以‘張為姓,逐漸演變?yōu)榍搴訌埵稀彼龔暮⒆觽兊纳钪幸鰸h字,或輔以相應(yīng)詩文適當延伸,或是借由對某個漢字的疑問領(lǐng)著他們進行探究,孩子們因此對語文學科更添幾分興趣,總是帶著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
呂群芳邊學邊教、邊教邊記錄,孩子們也由此懂得漢字的一筆一畫皆有意味。某次在旁聽一年級教師教授《菜園里》一課時,老師出示了豆角、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的圖片,告訴孩子們,它們都長在菜園里。接著,讓他們用“園”組詞。大家紛紛舉手回答:花園、果園、校園……一名男孩響亮地說:“大草園?!崩蠋熢诤诎鍖懮稀按蟛菰?,告訴他:“這不是‘菜園的‘園?!蹦泻⑺贫嵌卣f了聲“噢”……課后,呂群芳琢磨,如何使孩子們更為了解這兩個字的區(qū)別呢?其實“原”和“園”在字形上已經(jīng)能夠顯示出字義上的差別。“原”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說明它的范圍很大,用來比喻無限寬廣的地帶,如高原、平原、原野。而“園”是全包圍結(jié)構(gòu),? ?說明范圍有限制,其本義是用籬柵圈圍起來種植草木蔬果的田地。
2018年,呂群芳又讀到袁珂的《中國神話通論》,了解到上古時代的許多神話都與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受到啟發(fā)的她決定創(chuàng)建一門以漢字為主題的課程——《讀神話·講漢字》,旨在找出與漢字相關(guān)的神話故事,并系統(tǒng)性地講解漢字。初步完成六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shè)計后,她嘗試通過社團課程更成體系地教授漢字知識,而后相繼設(shè)計了“漢字里的糧食課”“漢字里的家國志”“漢字里的家風家訓”等相關(guān)課程。
“字詞其實離我們的距離并不遠,它們不是塵封在書本上的死知識,而是實實在在地誕生于我們的生活。”在她看來,研究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成語、每一首古詩,就如同觸摸到一條歷史的脈絡(luò)、聆聽了一段古老的故事,能夠感知濃厚的情感與生活氣息,而這些都是連接古今的紐帶,是對過往歲月的一種回溯與銘記。
如今,呂群芳更愛教些課本之外的知識。比如在課間讓孩子們走出教室,觀察抽芽的芭蕉,由此讀懂“冷燭無煙綠蠟干”的意象,并了解唐代書法家懷素于芭蕉葉上練字的故事。晚托前的休息時間,幾個孩子拿出了橘子。呂群芳又借著孩子們的興頭講起了有關(guān)橘子的故事,從象棋的別稱“橘中戲”講到成語“千頭木奴”,從“陸績懷橘”的典故講到王羲之的《奉橘帖》,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第二天的語文課上,她播放了《典籍里的中國》中的《橘頌》片段,并留下了一個問題:“這兩天我們學到很多有關(guān)橘子的知識,你們還知道哪些?”
呂群芳認為,理想的語文課堂是有“探究味”的,教師要為孩子埋下探究的種子。她希望孩子們明白,在課本之外,有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的知識海洋?!袄蠋熌苤苯咏探o孩子們的總歸有限,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擁有探究和學習的能力。當孩子們與一個個漢字、一個個意象相遇,有意愿去了解它們背后的各種故事和歷史,那就是一種探究。學語文需要如此,做任何事情也同樣?!?/p>
用100個故事滋養(yǎng)童年
教學生涯初期,呂群芳發(fā)現(xiàn),當孩子們做錯事時,自己反復說的幾句話無非是“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好的”“如果不改正,老師就不喜歡你了”。她不知道還能怎樣指正學生,也很懷疑這樣說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那時,孩子們擁有較為充裕的午后時光,自由活動的時間里,他們或是完成些作業(yè),或是到操場上玩耍。偶爾,呂群芳會將他們喊回教室,孩子們圍坐一旁,專注地聽她講述一個個故事,在討論和思考中與她一起體悟故事背后的道理。一天,她突然意識到,可以借由故事潤澤孩子們的心靈。
“用100個故事滋養(yǎng)童年”,這是近些年來呂群芳努力去做的事,她期望通過故事,對孩子們的疑惑給予最溫暖的解答?!耙粋€人如何經(jīng)歷別人的生命,怎樣學會成長?可以通過文學,通過故事?!?/p>
一個孩子被同學指責撒了謊,但在面對追問時始終不承認。呂群芳深知不能妄下論斷,否則孩子因不被信任而出現(xiàn)的心理創(chuàng)傷或許難以彌補。她給孩子講了一則故事,主人公小豆芽為了圓一個小謊做了一連串的錯事,因此備受煎熬?!拔也恢浪烤褂袥]有撒謊,但那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我們不是非得強求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只要聽完故事后,他能開始思考其中的道理,教育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除了有針對性地應(yīng)對問題,她還通過故事預(yù)防問題的產(chǎn)生。隨著孩子們同伴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小學中高年級的女孩子之間常常存在較為微妙的關(guān)系,可能會因為嫉妒心理造成人際沖突。每當執(zhí)教小學中高年級時,她總會買幾本中國作家吳洲星的《紅舞鞋》放在班里。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李莎莎的夢想與成長,描繪了她在追逐芭蕾夢想過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堅持與成長,其間涉及人物之間因爭取領(lǐng)舞機會而產(chǎn)生的嫉妒情緒。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學會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寫作是呂群芳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兒童文學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則是她在寫作與育人的結(jié)合中明確的新方向。在她執(zhí)教的班級中,有好幾個父母離異、由單親撫養(yǎng)的孩子,他們性格敏感、羞怯,時常懷疑父母是否還愛著自己。在《海棠朵朵》中,她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讓孩子們明白,父母作出離婚的決定其實與他們沒有太大關(guān)系,即便父母分開,朵朵也依然在被持久地愛著。在《告訴你一個秘密》中,她通過松鼠阿點點的故事讓孩子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秘密,也并非交換秘密才能成為好朋友。在審視故事情境的過程中,孩子們學著跳出自身的視角,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借由主人公的成長來觀照自己的生活,漸漸明白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困惑、解決相應(yīng)的問題?!斑@就是故事的力量,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打好精神的底色?!?/p>
呂群芳行走于每一個當下,一程接一程,不斷地踐行著一位師者的教育使命。除了小學語文教師、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身份,她還是公益讀書會發(fā)起人、鹿門書院重開者,出版了《字若星辰》 《與成語跳舞》等多部著作……“只管做該做的事,為孩子們種一些‘種子吧,盡管看起來會‘浪費一些時光?!眳稳悍颊f道。她并非做好了充足準備才上路,而是帶著模糊的念頭邊行走邊播種,走了很遠,回首時驀然發(fā)現(xiàn),沿途的花已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