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芯蕊
預測是一種閱讀策略,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依據文本內容、自身已有知識以及生活常識和經驗,對后續(xù)的情節(jié)發(fā)展、故事結局、人物命運等內容進行一定的推測,并在閱讀過程中驗證自己的推測,在不斷的推測與驗證中推進閱讀。預測策略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整本書閱讀中有效運用預測策略,能助力學生成為更積極、更自主的閱讀者,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在三年級上冊預測策略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已習得了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利用文本資源,從題目、插圖、旁批、情節(jié)、生活經驗、閱讀經驗等方面入手,做到有依據地預測。然而,閱讀策略的學習和運用,僅靠單元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陳先云指出:“真正的閱讀策略是教不會的,需要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獲得?!币虼耍瑢W生必須在預測實踐中學習、運用、掌握預測策略。本文基于小學語文“嵌入式閱讀”課程的研究實踐,擇取預測策略在快樂讀書吧欄目中的建構和實施,談談如何在整本書閱讀中提升學生預測的水平和能力。
一、指向預測能力的“嵌入式閱讀”課程建構
“嵌入式閱讀”首先從課程建構上對發(fā)展學生的預測能力做出了總體布局,制訂了預測的整體性目標和年級目標,并為提高教師教預測、學生用預測的意識做出了努力。
1.合理制訂預測的目標
基于2022年版課標對于整本書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結合學者周步新在《小學適性閱讀策略的學與教》一書中的要點,我們在課程中制訂了預測策略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整體性目標。
整體性目標:提高學生閱讀整本書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中得到更多趣味性體驗;學會使用預測的方法,并能熟練運用到閱讀中去;能夠對自己的預測結果進行反思,并總結經驗,遷移到下次閱讀中去;樂于預測、善于分享自己的預測,培養(yǎng)批判性閱讀精神。
為落實預測單元提出的前瞻后連的學習建議,我們基于學生真實的閱讀基礎,制訂了以下層級性年級目標(見圖1)。
圖1 “嵌入式閱讀”關于預測的年級學習目標
由圖1可知,預測閱讀策略在“嵌入式閱讀”課程中主要圍繞如何運用預測來編排,各年級、各分冊內容之間相互關聯(lián),在整體性目標之下做了有層次、有梯度的安排,使整本書閱讀的預測教學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強化預測的運用意識
(1)“策略構建”示預測。為了讓目標有效落地,增強師生運用預測策略的意識,在多冊《教師指導手冊》的“策略構建”板塊,我們會提醒教師預測策略在該冊整本書閱讀中的分布和運用,做到心中有策略。
(2)“活動設計”明指導?!督處熤笇謨浴返摹盎顒釉O計”板塊,通過活動過程的設計和設計意圖的撰寫,清楚地展現(xiàn)該策略的指導過程。
(3)“手冊解析”給建議。在《教師指導手冊》的“手冊解析”板塊,結合題目直觀地告知相關活動是如何體現(xiàn)預測策略,并給出了實用的實施建議,以指導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運用預測策略。
(4)“預測提醒”重復現(xiàn)。為了引導學生將預測策略的運用變成一種積極的自發(fā)性行為,在與《教師指導手冊》相配套的《學生共讀手冊》中,鮮明地提出“預測策略”的表述,設置了大量指引,如導讀提示、閱讀錦囊、評價項目等,不斷復現(xiàn)預測要求,強化學生的運用意識。如《〈安徒生童話〉學生指導手冊》在多組童話導讀提示前,提醒學生閱讀故事時要做到一邊讀一邊預測,并在有預測的地方畫上“☆”,試圖通過共讀指引將預測嵌入學生共讀的全過程,有效地落實預測策略的遷移運用。再如通過評價單,從自我、同學、家長等多元評價中幫助學生反觀自己的預測行為,以評促用也能起到培養(yǎng)預測習慣的目的。
二、提升學生預測能力的實施策略
為了讓預測策略的運用落實到實處,“嵌入式閱讀”研究團隊帶領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開展了豐富的預測活動。
嵌入式閱讀在各年級開展的預測活動數(shù)量多、分布廣(見表1)。其中,導讀階段的預測活動最為豐富,應用次數(shù)高達30余處,在推進、分享階段均有涉及。且在1~6年級12個整本書閱讀子課程中均有體現(xiàn)。在推進、分享階段中皆關注到預測策略的價值,盡可能使預測策略嵌入到整本書閱讀的各個階段,以預測貫穿閱讀的全過程,不斷復現(xiàn)預測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形成運用預測策略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預測的水平和閱讀的品質。
那么,“嵌入式閱讀”是如何在不同的閱讀階段發(fā)揮預測策略價值的呢?我們根據活動的設計理念和實施效果,總結了以下三點。
1.導讀階段充分預測,誘發(fā)閱讀期待
為了達到預測激趣的目的,“嵌入式閱讀”12個導讀活動全部設置了預測活動。“讀兒歌,猜謎語”“通過插圖猜故事名”“借助封面猜故事內容”“聽故事,看圖片,猜結局”“根據閱讀經驗猜人物”“聽音識人”“依據插圖猜人物關系”“讀文猜一猜”,諸如此類的預測活動在導讀階段不勝枚舉。活動中教師以猜激趣,巧妙導課,或觀察封面猜主人公,或巧用目錄猜故事內容,或組合插圖猜故事情節(jié)……處處設置懸念讓學生猜讀,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三年級下冊“嵌入式閱讀”課程《小故事,大道理——〈中國古代寓言〉》的導讀活動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讀題目,猜故事(見圖2)。
預測活動利用題目和插圖,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發(fā)揮想象,充分猜測故事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并在閱讀中驗證自己的預測,在對比預測中發(fā)現(xiàn)“堵墻人”的可笑,在驗證預測的笑聲中掩卷沉思寓言的道理。這樣的預測活動不僅讓學生讀得有趣,還能誘發(fā)學生進行一定的思考。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利用先前的知識和經驗對故事內容進行假設、推理,然后繼續(xù)往下讀以驗證自己的猜測。
“嵌入式課程”每本書的導讀都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預測活動。豐富的預測實踐不斷培養(yǎng)著學生的預測興趣和習慣,讓學生一拿起一本新書就會自然而然地預測一番,久而久之,學生的預測能力水平得到提高。不但如此,一次次假設、一次次驗證或推翻假設,給閱讀帶來極大的成就感、驚訝感,閱讀的過程就像一個個問題被解決的過程,這種不斷假設、不斷驗證的過程推動著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2.推進階段持續(xù)預測,推進閱讀過程
“嵌入式閱讀”推進階段的預測策略,往往和其他策略融合在同一個閱讀活動中,通過多種閱讀方法的綜合運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的特點。在故事關鍵處巧設預測,幫助學生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走向和人物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更有信心、更主動地讀完整本書。
在反復處設置預測,讓情節(jié)有跡可循。如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我代言——〈中國民間故事精選〉》中有很多故事有著反復的情節(jié)和相似結構的故事,把這些故事找出來進行對比閱讀,標注其中重復的情節(jié)和相似的結構,利用民間故事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特點預測故事情節(jié),進行跳讀,提升閱讀速度,把握主要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在困難處“玩”預測,幫助學生更順利地讀完篇幅較長的整本書。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整本書閱讀課程《歷險小說怎么讀——〈魯濱遜漂流記〉》時開展了“魯濱遜成長記”推進活動,讓學生嘗試結合小說情節(jié)圖,和共讀伙伴共同完成魯濱遜人物形象發(fā)展圖?;顒又?,教師根據學生前期已閱讀的小說部分讓學生繪制小說情節(jié)圖。講評完后,緊接著繼續(xù)啟發(fā)學生對接下來的小說情節(jié)進行預測,并分析魯濱遜的人物形象進一步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預測魯濱遜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這個活動讓學生在讀長故事的閱讀中時不時停下來,在閱讀長跑中歇歇腳,和閱讀伙伴一起繪制情節(jié)圖,在“休息處”玩一玩預測游戲,根據繪制的情節(jié)圖探尋出作者創(chuàng)作情節(jié)的密碼,認識到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性格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為下一階段的推進活動即評價發(fā)展人物做鋪墊。就這樣,在長故事的閱讀中,邊讀邊聊,邊回顧邊預測,以此推動整本書的順利閱讀。
3.分享階段對比預測,促進深入理解
在整本書閱讀的分享階段,預測活動的嵌入能引導學生在讀完相關章節(jié)或整本書之后,再次關注插圖、人物描寫、情節(jié)結構等關鍵信息,以更深入地感悟文本特點,理解作品的敘事特點、思想內涵、文化主題等。
(1)對比中巧發(fā)現(xiàn)。如在四年級上冊課程《遨游神話世界》的“神話人物品鑒會”分享活動中,教師讓學生讀一讀書中對某天神的描寫,再猜猜描寫的是哪個天神的形象。學生根據文字展開想象,勾畫自己心目中神話人物的形象,再和書中的插圖進行對比驗證。通過對比交流,學生感受到文字和插圖中中國神話蘊含的想象力,發(fā)現(xiàn)了中國神話的形象特點:常見的神話人物形象的形成方式有身體部分的增加和不同類別的組合這兩種方式。還有對神話人物的奇特形象有更深入的解讀:遠古神話中,不少人物的形象奇特,很多是半人半獸的,而這些幻化出來的神怪形象大多寄托著遠古祖先們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對生活的期許,他們被給予神奇的力量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2)預測助力創(chuàng)意讀寫。在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我代言——〈中國民間故事精選〉》“創(chuàng)意讀寫園”活動中,學生需要根據提供的文段體現(xiàn)出的巧媳婦的品質,發(fā)揮創(chuàng)意,想象她會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困難。學生完成創(chuàng)作,并分享交流優(yōu)秀作品,還可以掃碼觀看全文,和原文進行對照。學生欣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基本能根據前文的情節(jié)推測出巧姑會以借給三叔婆木勺這件事做文章,從而巧妙化解困難?;顒映晒Φ剡\用了預測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民間故事的敘事特點和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質,進而進行民間故事的創(chuàng)意大比拼,不僅能起到預測故事發(fā)展的作用,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編興趣,實現(xiàn)學以致用。
綜上,“嵌入式閱讀”在課程建構和實施中,著眼于整體規(guī)劃,合理制訂預測的目標和分層,善于設計一個個生動有趣的預測活動,巧妙地將預測策略嵌入到教師指導和學生閱讀的全過程。或借助有趣的猜讀和驗證提升初讀階段的趣味,幫助學生興致盎然地打開書本;或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指引,化解閱讀過程中的難題,領悟文本特點,幫助學生持續(xù)讀完,推進閱讀;或在讀后分享預測結果和過程,探究發(fā)現(xiàn),在對比預測中促進理解、創(chuàng)意續(xù)編、內化方法。
預測策略嵌入整本書閱讀的全過程,真正實現(xiàn)了策略的遷移和運用,激發(fā)了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力,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市海珠區(qū)南武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