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脖子”指的是從立春后河流解凍到春種之前的這段時間。“春脖子短”意為春天的短暫和冬夏交替的迅速,意味著人們還沒來得及享受春天的溫暖,夏天就已經(jīng)來臨?!熬┪缎≌f家”林斤瀾在《春風》中寫道:“北京人說:‘春脖子短。南方來的人覺得這個‘脖子有名無實,冬天剛過去,夏天就來到眼前了。”周作人在《北平的春天》中也有這樣的描述:“北平缺少水氣,使春光減了成色,而氣候變化稍劇,春天似不曾獨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頭,亦不妨稱為冬的尾,總之風和日暖讓我們著了單袷可以隨意倘佯的時候是極少,剛覺得不冷就要熱了起來了?!?/p>
北京的“春脖子”到底有多短?《北京志·氣象志》中如此記錄:北京海拔 500 米以下的地區(qū)四季分明,冬季最長為149天至169天,夏季次之為 98 天至 112 天,春季短促為 51 天至 57天,秋季最短為47天至54天。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每三個月定為一季。北京的春天連兩個月都不到,可見是非常短的。
北京的春天不僅短,還時時受到“冬”的干擾。初春的北京是乍暖還寒的時候,立春之后似乎還更像是深冬,氣溫還是比較低,零下更是常有的,甚至會出現(xiàn)“倒春寒”。冰心在《一日的春光》中寫道:“有一天看見湖上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說:‘春天來了!當天夜里,北風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黃沙,忿怒地撲著我的窗戶,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北京的春天最少不了呼呼風聲,老舍先生曾說過一句:北京的春風似乎不是把春天送來,而是狂暴地要把春風吹跑。梁實秋在《北平的街道》中寫道:“‘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這是北平街道的寫照。也有人說,下雨時像大墨盒,刮風時像大香爐,亦形容盡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