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澤川
“清官難斷家務(wù)事”,是說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難判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這句俗語的由來和宋代一個叫趙秉公的縣官有關(guān)。
趙秉公勤政廉潔,斷案公正,被當(dāng)?shù)匕傩兆u為“清官”。一次,趙秉公的一位朋友請他給斷一件家務(wù)事。這位朋友說:“一姓張的老漢,有兩個兒子,現(xiàn)在要分家。張家有兩處宅院,二十畝田地,你來給分分吧!”趙秉公說:“這好辦,兩個兒子一人一處宅院,一人十畝田地。”可朋友說這樣分不太合理,因為大兒子家人多,二兒子家人少,這樣分豈不是偏向二兒子?趙秉公想了想說:“那就按兒子分宅院,按孫子人數(shù)分地。一人五畝,老大得十五畝,老二得五畝?!迸笥颜f這樣還是不太合理。地和宅院都分了,那老漢住哪里?。窟@不是不孝嗎?“照此說來,還是不分為好啊!”趙秉公答道。朋友接著說:“剛才我問了三次,你斷了三個結(jié)果,哪個斷得公正呢?”趙秉公一時回答不上來了,于是,這位朋友說:“都說你是清官,可見清官也很難斷家務(wù)事?。 ?/p>
俗語“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