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
【摘 要】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安排中,大多數體育教師教多個同軌班級,這為體育教育者實現“常態(tài)復盤”提供了有利的“外在資源”,同時也開辟了一條獨特的反思性成長道路。在這種持續(xù)性的磨課中,需要體育教師不斷轉換視角,改變路徑,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從美術視域出發(fā),實現“集合解散”的復盤;采用“結構化學習”,啟迪想象,實現“韻律操”的復盤;向“逆行者”致敬,立足生活,實現“折返跑”的復盤……一盤棋可以多次復盤,一位教師可以擁有多重視野,一個人的常態(tài)化同課異構,就是精彩的復盤之旅。
【關鍵詞】同課異構 教學復盤 體育教師 磨課
復盤,就是每次博弈結束后,雙方棋手把剛才的對局重復一遍,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棋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通過復盤,當某個熟悉的類似的局面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往往知道如何去應對,在你的腦海中就會出現很多種應對的方法,或者你可以敏銳地察覺到當前所處的狀態(tài),從而對自己下一步的走向做出判斷。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的復盤歸功于并教的多個同軌班級。在有的教師看來,每節(jié)課就是“復制與克隆”,可是對筆者而言,每節(jié)課都是一次難得的磨課機會,可以實現多次“復盤”。筆者力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復盤手”,在“一個人的同課異構”中開啟精彩的復盤之旅。
一、從美術視域出發(fā),借助圖片圓盤,實現“集合解散”的復盤
體育和美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體育課堂中,筆者總喜歡從美術的視域出發(fā),解決體育教學的瓶頸問題。剛接手一年級時,第一次分組活動就讓筆者措手不及。
【第一盤棋】
第一個班上課啦,筆者引導“小新苗”們在教室門口站好隊,學生明明已經記住了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可是,從教室去往操場的路上,隊伍歪七豎八不說,有幾個學生已經脫離了隊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筆者就開始了“拉人大戰(zhàn)”:你站在這里,你站在那里……好不容易把隊伍整頓好,要求學生再次記住自己的組別和序號??墒窃谒麄兘馍⒑笤俅未淀懠仙诘臅r候,筆者幾乎要崩潰了:他們明明已經很大聲地說記住了,可這亂成一團的隊伍是什么?
第一節(jié)課在混亂中結束,緊接著就是下一個班的課,筆者不想重蹈覆轍,大腦快速運轉復盤整理,第一節(jié)課出現了下列問題:
(1)學生互不認識,教師對他們的了解不夠;
(2)記人臉和姓名對他們來說難度太大;
(3)如此混亂的課堂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不能以此復制第二節(jié)課;
(4)采用美術圖片和數字圓盤,幫助學生記住組別和序號。
【第二盤棋】
走進教室,筆者沒有立馬帶“小新苗”們去操場,而是利用美術小卡片給他們分組,給每個學生一個“身份證”,并組織游戲強化記憶組別(如圖1)。
在多次強化記憶后,讓學生排成兩路縱隊,有序地進入操場。果然,效果特別好,“巧用‘身份證,我能站好隊”的方法使第二節(jié)課非常順利。
【復盤心得】
有了第二節(jié)課的嘗試,第三節(jié)課更加得心應手。這個“復盤”相信很多任教一年級的教師都不陌生,但是,給我們的啟發(fā)又是什么呢?
1.抓細節(jié)
第一盤棋為何沒有成功?教師沒有全面了解學生,全新的同學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都是陌生人,他們沒有辦法快速記住同伴的模樣。所以,每節(jié)課的設定都要抓細節(jié)。
2.抓興趣
口頭講解和美術圖片給學生的直觀印象差別很大,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興趣,當擁有自己漂亮的“身份證”時,學生對站隊這項任務就有了很大的興趣。所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抓差異
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認位置、排隊的快慢和學生的智商沒有關系,每個學生都有其特點,抓住個體差異,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定能感悟到教學的真諦。
二、采用“結構化學習”,啟迪想象,實現“韻律操”的復盤
筆者曾有幸觀摩江蘇省特級教師N老師的四年級“韻律操”一課, N老師運用了新的教學方式“結構化學習”,并且將平板電腦巧妙地運用到課堂中。她引領學生尋找規(guī)律,將復雜的韻律操結構化分段,采用講故事的情景記憶法,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記住韻律操動作;教會學生利用字串聯想,讓學生看到字串聯想動作,用律動引領協調性發(fā)展,打開了素質訓練的全新一頁。
有趣的音樂、巧妙的設計,“移植”到筆者的課堂上能否收到一定的效果?
【第一盤棋】
課前筆者認真研究了N老師對本課的設計,搜索了她課中運用的音樂,模仿她課前錄制的A、B、C段教學視頻。第一盤棋下來,筆者感覺自己的教學天衣無縫,再次感嘆特級教師對課堂的把握和對學生心理的了解。A段采用講故事的情景記憶法,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記住韻律操動作;B段教會學生利用字串聯想,把“跳—推—繞—提—跑—伸個懶腰”提示字串聯起來;C段運用“跟著音樂做游戲”把大繞環(huán)—平拉開—踩剎車—收回來—開燈—關燈—金話筒—銀話筒—調整呼吸點點頭等動作和音樂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韻律操動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復盤”第一盤棋,從表面上看“移植”得很成功,但是從落實核心素養(yǎng)方面看,筆者只是簡單地“克隆”,忽略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忽略了本班學情,只重點關注了講故事教學、字串聯想和音樂的運用,對學生是否掌握此類學習方法和綜合性學習評價不夠,有點“膚淺”的味道。
【第二盤棋】
新課標指出: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提倡體驗式學習,做到以練促學、以賽促練。第二盤棋,在“教會”后,筆者采用了查漏補缺(鼓勵學生展示,找出自己和同伴動作之間的差別)、點兵點將(教師隨機抽取,進行韻律操展示)、抽簽挑戰(zhàn)(由學生代表抽簽,簽上的內容可以是長頭發(fā)、黑鞋子、白色上衣等,每一次具有簽上內容的學生進行韻律操展示)、師生展示(教師和學生共同做韻律操,激發(fā)學生展示的興趣)等方式,讓學生掌握韻律操基本動作的同時,學會故事記憶法、字串聯想法等學習方法,培養(yǎng)適應未來發(fā)展的接班人。
【復盤心得】
在模仿別人的優(yōu)質課時,不能一味地復制,要了解課的重點,把握學情。三次復盤下來,筆者清晰地認識到:優(yōu)秀教師總能巧妙地運用不同的方式,突破不同技術動作的重難點,總能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不同的挑戰(zhàn)和模仿中掌握運動技術,并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讓體育教學成為一種趣味的藝術,讓學習體育技能成為學生自主化的行動,是體育教師的畢生追求?!皬涂獭眱?yōu)質課堂,在“復盤”中真正復活課堂的真諦。
三、向“逆行者”致敬,立足生活,實現“往返跑”的復盤
“生活體育”是“生活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利用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聯想,激活兒童生活經驗,在生活經驗的支持下,了解所學運動技能的意義,從而將持久的興趣用于技能學練的過程,引導學生從“要我學”走向“我要學”。
【第一盤棋】
執(zhí)教二年級“折返跑與游戲”時,筆者設計了巧搭積木的游戲,讓學生在拿積木與搭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折返跑技術。本節(jié)課的趣味性和最終的教學效果都不錯,學生在課中的練習密度和強度也都達標。但是,一節(jié)課結束后,筆者不停追問自己:我的折返跑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么?學生學會了什么?在生活中他們怎樣運用折返跑?因為第二次課是第二天,這給了我足夠長的“復盤”思考時間。
一整晚,筆者都在思考:我的教學怎樣立足于生活?學生的體育品德如何培養(yǎng)?森林火災突然蹦進我的腦?!白蠲滥嫘姓摺?!是的,折返跑教學和“小小消防員”教育相結合,定能讓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感受消防戰(zhàn)士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精神。
【第二盤棋】
在第二個班教學本課時,筆者將教學情景設定為消防戰(zhàn)士抗災滅火的場景,給學生穿上消防馬甲,還購買了消防鈴和玩具滅火器,讓學生通過“單人救火—雙人合作救火—雙人合作施救被困人員”等方式,在游戲中掌握折返跑技術。同時通過消防戰(zhàn)士身份的設定,讓學生了解折返跑在生活中的作用,將體育和生活進行融合。
【復盤心得】
情境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練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如何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則顯得尤為重要。第一盤棋將情境設定為堆搭積木,第二盤棋將情境設定為“消防戰(zhàn)士滅火”,無論從知情意行的達成還是從課堂的氛圍上,都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正確方向。教師要有自己的育人藍圖,將課堂和生活相融合,將技能和實際運用相貫通,讓教學趕上日新月異的變化。
廣義的同課異構,反映出不同教師針對本次課的不同理解和想法,是某一時刻的獨立反映。這是一個人的同課異構則是長期實踐的寫照,是長線化的真性復盤。在同軌年級中的不斷復盤,是自己與自己的博弈,也是記錄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更是通往專業(yè)巔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