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忘汩汩泉源,故源源不斷,一瀉千里;后事不忘前車之鑒,故行穩(wěn)致遠,勿蹈覆轍。以古為鏡,方知興替;以史為鑒,方毖后患。歷史是一本百科全書,其間不乏金玉良言,以古識今,以往鑒來,讀懂這本百科全書,才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汲取千年滔滔之魂,殷鑒不遠,引以為戒。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為后世提供了無盡的寶藏,傳承千載的中華文化更是扎在祖國沃土的文化之根。孫子的“道、天、地、將、法”五事,無論是在投資、哲學(xué)還是外交處世中都是亙古不變的金科玉律;“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是“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血的教訓(xùn);至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無一不證實歷史是面明鏡,攬而自照,能正衣冠、明得失?!霸庖货暾叩靡槐悖?jīng)一事者長一智。”歷史不僅為我們提供指導(dǎo)與智慧,還為我們留下許多刻骨銘心的教訓(xùn)。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要時刻警惕切莫重蹈覆轍。
傳承千年璀璨之精,汲古潤今,師古創(chuàng)新。
中華民族的美德,流傳至今形成了我們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箴言;孝悌、勤奮的思想根植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千年之史,既要賡續(xù)文脈,又要譜就新章,在繼承歷史寶貴資源的同時開拓創(chuàng)新。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救瘧疾患者于水火,離不開《時后備急方》。“數(shù)字敦煌”的推陳出新,千年珍寶永駐,離不開莫高窟壁畫、彩塑的保護與研究。從“詩詞大會”到“國家寶藏”,每一段文字的浸潤人心,每一件文物的享譽世界,都離不開歷史的錦繡。還有走上時裝秀的漢服、埃菲爾鐵塔下的馬面裙……古人巧奪天工的設(shè)計給予我們無窮的啟迪和靈感,給世界一次又一次的審美震撼。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使我們有強大的依靠,在風(fēng)雨飄搖中屹立不倒。而守正創(chuàng)新,就是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在“繼往”中“開來”,錘煉出我們前行的無限動力。
“鑒往”而“知來”,“吐故”而“立新”。待薪火相傳、革故鼎新后,未來仍將延綿不斷,源遠流長。
作者簡介:
劉昱岐,男,作者單位:衡水中學(xué)實驗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