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暉
摘 要:晉商博物院作為展示晉商文化的重要場所,其展陳設計與藏品陳列不僅關系到博物館的展示效果,更直接影響著觀眾的文化體驗。文章旨在深入分析晉商博物院展陳與藏品陳列的現(xiàn)狀,探討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晉商博物院 展陳設計 藏品陳列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F0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4-289-03
博物館是歷史的見證者,是文化的傳承者。晉商博物院作為集中展示晉商歷史文化的場所,其展陳與藏品陳列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觀眾的文化體驗和博物館的傳播效果,也關系到觀眾對晉商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因此,對晉商博物院的展陳與藏品陳列進行研究,不僅有助于提升博物院的文化服務水平,還能為晉商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博物館陳列與展覽
博物館陳列研究與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和科學。它涉及歷史、文化、藝術、美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要求陳列設計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具備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和專業(yè)的設計技能。博物館陳列的目的是通過展品和展覽的形式,向觀眾傳達文化信息,引發(fā)觀眾的思考和感受,從而達到教育、啟發(fā)和娛樂的目的。
博物館陳列設計與研究,不僅是對文物的簡單擺放,更是對文物背后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一個優(yōu)秀的陳列設計,應該能夠準確傳達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考慮到觀眾的接受程度和審美需求。因此,陳列設計需要綜合運用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知識,以實現(xiàn)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一個好的陳列設計,不僅能夠讓觀眾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還能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空間氛圍,讓觀眾沉浸其中,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麗。
二、晉商博物院陳列展覽
晉商博物院是以山西督軍府舊址為依托,集文物古建、園林景觀、展覽展示于一體的人文歷史性質的博物館,具有收藏、展示、教育、研究、游覽等五大基本功能,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其展陳區(qū)域分為東、中、西三區(qū),中區(qū)主要打造“天下晉商”專題展?!疤煜聲x商”基本陳列以“開中制、萬里茶路、票號”為主線,第一次全景展現(xiàn)了晉商以鹽商開端,經(jīng)營范圍包羅萬象,開茶葉國際商貿,創(chuàng)金融匯兌票號,稱雄500余年,創(chuàng)造了亙古未有的世紀繁榮,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yè)文化。
展覽由6個部分和1個輔助展組成,分別為序廳、晉商源流、海內稱雄、匯通天下、萬里茶道、晉商精神,輔助展區(qū)以數(shù)字化多媒體展示和教育互動的方式展現(xiàn)晉商文化。
展陳內容以晉商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為主線,重點講述了明清時期晉商的輝煌歷史及令人矚目的古代商業(yè)奇跡。“序廳”主要呈現(xiàn)晉商標記、晉商論語;“晉商源流”主要展現(xiàn)山西歷史的悠遠厚重,為幾百年晉商崛起注入了文化基因;“海內稱雄”主要講述了晉商以明初鹽政的“開中法”為契機,順時取勢、迅速崛起、稱雄海內;“匯通天下”是以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誕生為例,講述了晉商巔峰時期的偉大創(chuàng)造,揭示了“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的晉商精神;“萬里茶路”講述了晉商商幫是萬里茶路的先行者,展現(xiàn)了晉商“以誠取信、以義制利”“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商業(yè)價值觀;“晉商精神”作為展覽的尾聲,總結歸納晉商稱雄商界的制勝秘笈,啟示后人砥礪前行,為中國商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展覽選取的展品,主要以社會征集展品和追繳回歸文物為主,緊緊圍繞晉商主題,展示商業(yè)文明及人文精神,共展出1598件,主要有匯票、賬冊、契據(jù)、合約等紙質類原始資料及茶器具、算盤、衡具、錢銀各類生活器具,以晉商歷史發(fā)展脈絡為設計展線,合理布置展品,全面展現(xiàn)中國明清商業(yè)文明的魅力和內涵。
展覽還采用了輔助展品多件,分別有雕塑、場景、繪畫、書法、模型及視頻等輔助展品,與晉商主題契合,與文物互補,使游覽者在觀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觀賞精美的文物,還可以體驗到各類創(chuàng)作品的藝術美,豐富了展覽內涵和外延。
晉商博物院“天下晉商”的基本陳列在內容設計上非常深入和充分,展覽相關展品也極其豐富。但在形式設計上卻顯得相對單一,主要以傳統(tǒng)的展示柜和墻面陳列展現(xiàn),缺乏創(chuàng)新和互動性。這種單調的展陳方式使得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容易感到乏味,難以產(chǎn)生深入的興趣和共鳴。同時,藏品陳列也缺乏吸引力,未能充分展示晉商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博物院在展陳設計和藏品選擇上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和多元化考慮,過于依賴傳統(tǒng)的展示方式,未能與時俱進地引入新技術和新理念。其次,展廳僅依托舊有古建筑進行布展,可改造的空間較小,空間結構比較局限,因此,限制了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實施,導致博物院難以進行大規(guī)模的展陳改造和藏品更新,導致展陳形式單一、藏品陳列缺乏吸引力的問題。
三、晉商博物院展陳設計與藏品陳列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藏品陳列規(guī)劃不合理
晉商博物院的藏品陳列仍存在著規(guī)劃不合理的問題。首先是陳列主題不明確,缺乏統(tǒng)一性和系統(tǒng)性。部分展區(qū)未能清晰地展現(xiàn)出晉商文化的獨特性和歷史脈絡,導致觀眾在參觀過程中難以形成整體印象。其次是部分展品雖然珍貴,但由于缺乏科學的分類和規(guī)劃,使得觀眾在參觀時難以形成清晰的認知線索。同時,一些展品的展示位置不夠突出,難以吸引觀眾的注意。部分藏品未能根據(jù)其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相互關聯(lián)進行合理分類和布局,導致觀眾在參觀時難以形成具體清晰的歷史脈絡和文化認知。此外,部分藏品長時間暴露在不適宜的環(huán)境中,也對其保護造成了潛在威脅。
(二)展陳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
晉商博物院的展陳形式相對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和變化。傳統(tǒng)的展板、展柜和燈光組合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觀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如簡單的文物擺放和圖片說明,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大多展品僅是靜態(tài)展示,缺乏動態(tài)展示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展覽顯得單調乏味。此外,展覽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較少,觀眾難以深入?yún)⑴c和體驗。
(三)缺乏科學化設計,空間布局不合理
在藏品陳列和展陳設計方面,晉商博物院缺乏科學化的設計理念和手段,缺乏對觀眾心理、行為等因素的科學考量。例如,展覽路線的規(guī)劃不夠合理,導致觀眾在參觀時走冤枉路或錯過重要展品;展覽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不夠清晰直觀,使得觀眾難以快速獲取和理解展品信息;部分展區(qū)的照明和色彩搭配不夠合理,影響了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時,部分展區(qū)的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缺乏層次感和立體感,使展品之間缺乏聯(lián)系和呼應,難以形成完整的展示體系,使觀眾在參觀時感到擁擠或空曠。
(四)缺乏展品陳列的藝術感染力
陳列設計一般由陳列的內容設計和形式設計構成。形式設計即為藝術設計。若博物館不重視陳展的形式設計,只能將博物館變成標本室或者庫房。只有將陳列的內容與形式形成統(tǒng)一并完美結合,才能將展覽更好地向觀眾表達。把一件件互不關聯(lián)的形態(tài)各異的展品,運用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巧妙地有機組合,使之成為能夠鮮明生動地表達展覽主題。
晉商博物院的展陳缺乏藝術氣氛,未能充分展現(xiàn)晉商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部分展覽設計過于簡單粗糙,缺乏創(chuàng)意和美感,無法吸引觀眾的眼球和興趣。藝術設計中藏品適宜的陳列方法也至關重要,晉商博物院中的展品陳列方法選擇單一,一些展品展示方式不夠精致和美觀,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和共鳴。同時,展覽的色彩搭配、燈光效果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影響了整體觀感和觀眾的參觀體驗。部分展區(qū)缺乏藝術裝飾和設計元素,使得整個展覽顯得單調和缺乏吸引力。
四、為完善晉商博物院藏品陳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優(yōu)化藏品陳列規(guī)劃
晉商博物院應對藏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和布局,根據(jù)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相互關聯(lián)制定詳細的陳列規(guī)劃,形成清晰的展示線索和主題。應根據(jù)展品的特點和價值,合理安排展示位置,確保觀眾能夠充分欣賞和理解展品。同時,加強對藏品的保護和管理,確保其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得到妥善保存和展示。將展品組織好,分配合適的陳列位置。在展覽中主要展示的是文物而不是復制品或者美術作品,尤其是文字性的展品,要嚴格控制。并且將每一件文物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展覽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盡可能將每一件文物、每個展柜的思想內容表達清晰。重要文物要進行突出,有的要將其放大,有的要加強亮度,有的要用明暗、色彩關系進行襯托,有的要將其放置在突出位置,有的則要減弱其存在感,不論如何,要將不同類型的文物展現(xiàn)出層次感,還要構成統(tǒng)一的整體效果,以準確生動地表達展覽內容。
同時,晉商博物院應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結合自身特點,經(jīng)常舉辦多種豐富多彩的臨時展覽或晉商相關的流動展,不僅能更好地活躍博物館氛圍,滿足各類觀眾的游覽需求,使觀眾得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藝術享受,還有利于促進各館之間的互相交流。
(二)豐富展陳形式
晉商博物院應積極嘗試和探索新的展陳形式,如數(shù)字化展示、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以增強展覽的互動性和體驗性,吸引觀眾的注意,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和體驗展覽。同時,結合晉商文化的特點和觀眾的需求,設計更具創(chuàng)意和吸引力的展覽形式。
(三)加強科學化設計
晉商博物院在展陳設計中應充分考慮觀眾的心理和行為因素,合理規(guī)劃展覽路線和信息呈現(xiàn)方式。通過科學化的設計手段,提高展覽的易用性和觀眾的參觀效率。比如在擺放各類文物時,還要注意一些擺放的原則,要根據(jù)它本來的造型特點,將大型較重的器物放置在較低的位置,承托它的厚重感,將需要仰視的可以放在較高的位置,將需要俯視的器物可以放得較低一些,比如有些器物內有銘文,需將器物內的銘文向觀眾展示,就需要將其擺放于低處。還比如在擺放鼎時,根據(jù)其形制和紋飾特點,應將鼎的兩足朝前、一足朝后,而其對應的說明牌的擺放角度也應有所不同。
另外,在設計展具時,為節(jié)省成本,將陳列設備和展具設計為多個展覽都可通用,具有多種使用方式和多種組合變化的方式。同時,在人員管理方面也要進行科學化管理,避免人力浪費。
(四)提升藏品陳列藝術性
晉商博物院的藏品不僅具有歷史價值,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陳列過程中,應注重提升藏品的藝術性,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燈光設計、色彩搭配等手段,增加藝術裝飾和設計元素,使藏品在視覺上更加突出,使展覽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展現(xiàn)晉商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同時,可以引入現(xiàn)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等,為觀眾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參觀體驗。另外,在展品的展示方式方面進行精心設計和制作,提高展示效果和質量。還要加強對展覽設計人員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設計水平和創(chuàng)意能力。設計人員不僅要了解傳統(tǒng)藝術、了解藝術規(guī)律,還要懂歷史、懂考古、懂環(huán)境藝術,還要懂觀眾心理,設計出公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五)定期更新藏品陳列內容
為了保持觀眾的新鮮感和興趣,晉商博物院可以定期更新藏品陳列內容。這既可以是對現(xiàn)有藏品的重新組合和陳列,也可以是引入新的藏品和展覽內容。同時,可以結合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等時機,推出主題性展覽,吸引更多觀眾前來參觀。
(六)強化藏品陳列的教育性
晉商博物院的藏品陳列不僅是為了展示藏品本身,更是為了傳遞晉商文化、歷史和藝術。因此,在陳列過程中,應注重強化藏品的教育性,通過設置解說牌、舉辦專題講座等方式,向觀眾介紹藏品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使觀眾在欣賞藏品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晉商文化的精髓。
綜上所述,完善晉商博物院的藏品陳列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優(yōu)化藏品陳列規(guī)劃、豐富陳列的多樣性、提升藝術性和注重互動性以及定期更新陳列內容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晉商博物院的藏品陳列將更加完善、豐富和吸引人,為觀眾帶來更加深刻的參觀體驗和文化熏陶。
五、結語
晉商博物院作為一座展示晉商文化、歷史和藝術的重要場所,其藏品陳列對于傳遞晉商精神、提升公眾文化認知具有重要意義。其展陳與藏品陳列是其文化傳播功能的重要體現(xiàn)。通過對存在問題的深入分析和改進意見的提出,我們對晉商博物院的藏品陳列存在的問題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有助于晉商博物院更好地發(fā)揮其文化傳承和社會教育的作用。展望未來,晉商博物院應繼續(xù)加強展陳與藏品陳列的研究與實踐,不斷完善藏品陳列,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晉商文化的魅力,促進晉商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為觀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文化體驗和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李慧竹.中國博物館學理論體系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7.
[3] 黃秋野.博物館中的數(shù)字化展覽及展示技術研究[D].江南大學,2008.
[4] 吳靜靜.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2.
[5] 周安翠.博物館主題展覽敘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6] 翁伊麟.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20.
[7] 王鑫鑫.淺談博物館運營管理中的標準化應用[J].文化產(chǎn)業(yè),2022(09)
[8] 王妍.探討如何做好博物館的對外免費開放工作[J].大眾文藝,2022(11)
(作者單位:晉商博物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