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晶,高 飛,2,武吉強,程雪飛,劉宇婷,傅欣玲,鄭 浩,2,童 武,2,童光志,2,李國新,2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上海獸醫(yī)研究所,上海 200241;2.揚州大學 江蘇省動物重要疫病與人獸共患病防控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揚州 225009)
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一個含有多蛋白的DNA病毒,成熟的PRV病毒結構包括病毒DNA、核衣殼、被膜和囊膜,其中核衣殼主要起支撐病毒結構和保護DNA的功能,大量的被膜蛋白和囊膜蛋白則在病毒粒子的增殖、調節(jié)宿主免疫通路和調控宿主凋亡等方面有廣泛的作用[1]。2011年,我國許多豬場發(fā)生了由PRV變異毒株引起的豬偽狂犬病,PRV經典疫苗如Barhta-K61等免疫不能為豬提供完全保護[2-3]。
2012年,本實驗室把PRV變異株JS-2012株在Vero細胞上39℃連續(xù)傳代120代后,獲得1株疫苗候選株JS-2012-F120株。和JS-2012相比,F(xiàn)120的測序結果顯示,UL16基因發(fā)生了移碼突變。UL16蛋白是PRV的重要被膜蛋白,在病毒的毒價、病毒在細胞上的擴散、病毒對小鼠的毒力等多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4-5]。但是,迄今為止,對UL16蛋白的研究只停留在病原學,并未探討在PRV感染細胞時,pUL16可能參與的細胞通路。為了探索UL16蛋白對PRV的影響,本研究就pUL16的功能以及與其相互作用的分子進行了研究。本研究用IP的方法、借助質譜篩選了在PRV感染時,與pUL16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以研究pUL16可能參與的細胞通路。通過篩選發(fā)現(xiàn)UL16蛋白與凋亡誘導因子1(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mitochondria associated 1, AIFM1)相互作用。AIFM1是一個結構復雜的線粒體蛋白,能優(yōu)化線粒體呼吸鏈的功能、參與氧化還原代謝,是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caspase非依賴性的凋亡蛋白?,F(xiàn)研究發(fā)現(xiàn)TGEV、IV、Rabies virus、PEDV等病毒均能誘導細胞產生caspase非依賴性的凋亡[6-9],這可能預示pUL16參與細胞的氧化還原反應通路或凋亡通路。但PRV是否能引起這種凋亡,至今尚未有研究報道。因此本文針對AIFM1與pUL16互作對PRV的增殖作用,以及在PRV增殖過程中AIFM1的作用進行研究,對進一步了解pUL16蛋白有一定積極的意義,也豐富了對皰疹病毒的研究。
1.1 病毒與細胞 偽狂犬病病毒變異株JS-2012(GenBank登錄號:KP257591)、JS-2012-ΔUL16、PK-15、Vero和293t細胞為本實驗室保存,所有的細胞均在37℃、5% CO2和10% Fetal bovine serum(FBS,Gibco,USA)條件下,在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中培養(yǎng)。
1.2 主要試劑 Top10和DH5α感受態(tài)細胞均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Anti-AIFM1抗體;UL19抗體由本實驗室保存;caspase-3試劑盒、caspase-6 試劑盒、caspase-8試劑盒、caspase-9試劑盒和JC-1凋亡試劑盒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不含EDTA的胰酶購自Thermo Fisher公司;Lipo3000轉染試劑購自英濰捷基(Invitroge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ti-HA抗體,anti-FLAG和antimyc抗體購自默克(Merck)公司。
1.3 siRNA的設計與合成 對AIFM1分子的siRNA進行設計,序列見下表1,siRNA由吉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表1 AIFM1 siRNA 序列Table 1 siRNA sequences of AIFM1
1.4 免疫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IP)
1.4.1 外源的UL16-HA與AIFM1-FLAG的IP檢測 將293t細胞分裝于6孔板中,待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Lipo3000單轉染UL16-HA、AIFM1-FLAG、pCAGGS,共轉染UL16-HA和AIFM1-FLAG后,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24 h后,用IP lysis收集細胞,并用HA-beads做IP,保存樣品,用于后續(xù)SDSPAGE,轉膜后分別用anti-HA和anti-FLAG作為一抗進行Western blot鑒定。
1.4.2 UL16-HA與內源AIFM1的IP檢測 將Vero細胞分裝于6孔板中,待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FuGENE轉染UL16-HA和pCAGGS,然后將6孔板放入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后,用IP lysis收集細胞,并用HA-beads做IP,保存樣品,用于后續(xù)SDS-PAGE,轉膜后分別用anti-HA和anti-AIFM1作為一抗進行Western blot鑒定。
1.5 UL16與AIFM1共定位
1.5.1 UL16-HA質粒與內源AIFM1共定位情況 將Vero細胞分裝于事先放入蓋玻片的6孔板中,混勻細胞,并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細胞密度達到70%時,轉染UL16-HA質粒,輕輕混勻后將6孔板放于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然后分別用冰甲醇固定細胞和用5%BSA封閉細胞,并用PBS洗3次。接著用anti-myc和AIFM1作為一抗37℃孵育同一孔的細胞1 h,PBS洗細胞3次,并用anti-mouse和anti-rabbit二抗孵育細胞1 h,PBS洗細胞后,用DAPI染細胞核、封片、晾干后用蔡司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
1.5.2 PRV感染時,UL16與細胞內AIFM1共定位情況 將PK-15細胞分裝于有蓋玻片的6孔板中,混勻細胞,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細胞密度達到90%時,用0.1 MOI JS-2012和JS-2012-ΔUL16分別感染細胞1 h,然后棄去細胞上清液,用PBS洗細胞2次,加入無FBS DMEM,并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24 h后,棄去病毒上清液,用稀釋的線粒體探針和活細胞37℃作用20 min,然后用細胞固定液(配方:4%蔗糖,4%多聚甲醛,pH7.4)固定細胞,用5%BSA封閉細胞。PBS洗細胞3次后,將稀釋的UL16多克隆抗體和AIFM1抗體作為一抗,37℃孵育細胞1 h,然后用熒光二抗孵育細胞,最后用DAPI染細胞核,封片、晾干,用蔡司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
1.6 過表達AIFM1對PRV增殖的影響
1.6.1 過表達AIFM1對PRV蛋白表達的影響 將PK-15細胞平均分裝到6孔板中,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Lipo3000分別轉染質粒1 μg AIFM1-FLAG、3 μg AIFM1-FLAG和3 μg空載體p3×FLAG,然后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進行細胞培養(yǎng)。18 h后,用0.1 MOI的JS-2012和JS-2012-ΔUL16分別感染細胞。1 h后,吸去細胞的病毒上清液,用PBS洗細胞2次,并向細胞中加入無FBS DMEM,將6孔板放入培養(yǎng)箱,并在病毒感染后的12、24和36 h分別收取細胞中的蛋白,保存于-40℃,用于SDS-PAGE和Western blot檢測。
1.6.2 過表達AIFM1對PRV TCID50的影響 將PK-15細胞平均分裝到6孔板中,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Lipo3000分別轉染質粒1 μg AIFM1-FLAG、3 μg AIFM1-FLAG和3 μg空載體p3×FLAG,然后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進行細胞培養(yǎng)。18 h后,用0.1 MOI的JS-2012和JS-2012-ΔUL16分別感染細胞。1 h后,吸去細胞的病毒上清液,用PBS洗細胞2次,并向細胞中加入無FBS DMEM,將6孔板放入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并在病毒感染后的12、24和36 h分別收取病毒上清液,保存于-80℃,用于后續(xù)檢測TCID50。
1.7 干擾AIFM1對PRV增殖的影響
1.7.1. 驗證合成的siRNA有效性 將PK-15細胞分裝到12孔板中培養(yǎng);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RNAMAX分別轉染25 μg siRNA1、siRNA2、siRNA3(序列見表1),然后將細胞放于培養(yǎng)箱中,30 h后,棄去細胞上清,收取細胞,存于-20℃,用于后續(xù)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檢測。
1.7.2 干擾AIFM1表達對PRV蛋白表達的影響 將PK-15細胞平均分裝到6孔板中,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RNAMAX轉染siRNA和siCTR,然后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進行細胞培養(yǎng)。30 h后,用0.1 MOI的JS-2012和JS-2012-ΔUL16分別感染細胞。1 h后,吸去細胞的病毒上清液,用PBS洗細胞2次,并向細胞中加入無FBS DMEM,將6孔板放入培養(yǎng)箱,并在病毒感染后的12、24和36 h分別收取細胞中的蛋白,保存于-40℃,用于SDS-PAGE和Western blot檢測。
1.7.3 干擾AIFM1的表達對PRV TCID50的影響 將PK-15細胞平均分裝到6孔板中,細胞密度達到70%時,用RNAMAX轉染siRNA和siCTR,然后將6孔板放于培養(yǎng)箱中進行細胞培養(yǎng)。30 h后,用0.1 MOI的JS-2012和JS-2012-ΔUL16分別感染細胞。1 h后,吸去細胞的病毒上清液,用PBS洗細胞2次,并向細胞中加入無FBS DMEM,將6孔板放入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然后在病毒感染后的12、24和36 h分別收取病毒上清液,保存于-80℃,用于后續(xù)測TCID50。
1.8 流式細胞分析 因為AIFM1在非經典的凋亡通路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用V-PI檢測細胞凋亡,將PK-15細胞分裝到5 cm dish中,然后將dish放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細胞密度達到70%時,轉染AIFM1-FLAG,然后將dish放入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 h后,使用0.1 MOI JS-2012和JS-2012-ΔUL16感染細胞;1 h后,棄掉病毒上清液,PBS洗細胞2次,向dish中加入無FBS DMEM,并將dish放入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樣品染色:用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后,300×g、4℃離心5 min收集細胞。胰酶消化時間不宜過長,以防引起假陽性;用預冷的PBS洗滌細胞2次,4℃離心5 min。收集1×105~5×105個細胞;棄掉PBS,用100 μL 1×Binding Buffer重懸細胞;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10 μL PI Staining Solution,輕輕混勻。室溫反應10~15 min、避光;向其中加入400 μL 1×Binding Buffer,混勻后放置于冰上,樣品在1 h內用流式細胞儀檢測;樣品分析:流式細胞儀分析。
1.9 經典凋亡通路的研究 為了研究在AIFM1對經典凋亡通路的影響,分別進行了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檢測,按照caspase試劑盒進行操作。樣品中caspase 3催化pNA產生的吸光度=樣品A405-空白對照A405 Caspase 3酶活力單位:在37℃、1 h內可以剪切1 nmoL Ac-DEVD-pNA產生1 nmoL的caspase 3的酶量。
2.1 外源的UL16-HA與AIFM1-FLAG互作 為了確定pUL16與外源性AIFM1、內源性AIFM1相互作用,用UL16-HA與AIFM1質?;蚣毎械腁IFM1進行IP。結果表明,UL16-HA質粒表達的蛋白與AIFM1-FLAG質粒表達的蛋白相互作用,UL16-HA質粒表達的蛋白也與細胞內的AIFM1相互作用(圖1)。因此,可以得出結論 PRV UL16蛋白與宿主蛋白AIFM1相互作用。
圖1 UL16 與AIFM1 相互作用Fig.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L16 and AIFM1
2.2 UL16與AIFM1共定位
2.2.1 UL16-HA質粒與內源AIFM1共定位情況 在2.1中,已經證明pUL16與AIFM1互作,為了確定pUL16與AIFM1在細胞中表達時是否能共定位,我們轉染了UL16-HA質粒和AIFM1-FLAG質粒,進行IFA(圖2)。IFA結果表明,AIFM1定位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中,pUL16與AIFM1能共定位。
圖2 轉染的UL16-myc 與AIF-FLAG 共定位Fig.2 Transfected UL16-myc co-localized with AIF-FLAG
2.2.2 PRV感染時,pUL16與細胞內AIFM1共定位情況 為了研究在PRV感染時,pUL16和AIFM1是否相互作用,將JS-2012和JS-2012-ΔUL16感染PK-15細胞,進行IFA。結果顯示,JS-2012感染細胞時,AIF和pUL16可以共定位與線粒體,且AIFM1出現(xiàn)在細胞核中,即AIFM1出現(xiàn)了易位(圖3)。
圖3 PRV 感染時,UL16 與AIFM1 共定位與線粒體,且AIFM1 易位進細胞核Fig.3 PRV infected PK-15 cells, UL16 co-localized with AIFM1 in mitochondria, and AIFM1 translocated into nucleus
2.3 過表達AIFM1抑制PRV的增殖
2.3.1 過表達AIFM1對PRV蛋白表達的影響 過表達不同濃度AIFM1,并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后,收集蛋白做Western blot。結果表明,過表達AIFM1后,JS-2012的增殖受到一定的抑制,而且抑制JS-2012-ΔUL16增殖的程度要更強,這種抑制程度和過表達的AIFM1的量呈正相關(圖4)。
圖4 過表達AIFM1 抑制JS-2012(A)或JS-2012-ΔUL16(B)的增殖Fig.4 The replication of JS-2012 (A) or JS-2012-ΔUL16 (B) was inhibited when AIFM1 was over expressed
2.3.2 過表達AIFM1對PRV TCID50的影響 過表達AIFM1,并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后,收集上清液進行TCID50檢測。結果表明,過表達AIFM1后,JS-2012的增殖受到一定的抑制,而且抑制JS-2012-ΔUL16增殖的程度要加大(圖5)。
圖5 過表達AIFM1 抑制JS-2012(A)或JS-2012-ΔUL16(B)的增殖Fig.5 The replication of JS-2012 (A) or JS-2012-ΔUL16 (B) was inhibited when AIFM1 was over expressed
2.4 干擾AIFM1增強PRV的增殖
2.4.1 干擾AIFM1表達對PRV蛋白表達的影響 干擾AIFM1,并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后,收集蛋白進行Western blot鑒定。結果表明,干擾AIFM1后,JS-2012的增殖有所增強,而且增強JS-2012-ΔUL16增殖的程度要加大(圖6)。
圖6 干擾AIFM1 增強JS-2012(A)或JS-2012-ΔUL16(B)的增殖Fig.6 The replication of JS-2012 (A) or JS-2012-ΔUL16 (B) was promoted when AIFM1 was knocked down
2.4.2. 干擾AIFM1的表達對PRV TCID50的影響 干擾AIFM1,并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后,收集上清液進行TCID50檢測。結果表明,干擾AIFM1后,JS-2012的增殖有所增強,而且增強JS-2012-ΔUL16增殖的程度要加大(圖7)。
圖7 敲低AIFM1 抑制JS-2012(A)或JS-2012-ΔUL16(B)的增殖Fig.7 The replication of JS-2012 (A) or JS-2012-ΔUL16 (B) was promoted when AIFM1 was knocked down
2.5 PRV感染時AIFM1提高細胞凋亡 由于在線粒體膜的膜電位發(fā)生極差時,AIFM1從線粒體易位到細胞質,并進一步進入細胞核,結合DNA,從而能促進細胞進行caspase非依賴性的凋亡, 在PRV感染時,也會發(fā)生線粒體膜電位的改變和細胞凋亡,那AIFM1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一定的作用?為了驗證這一疑問,我們過表達或干擾AIFM1,然后將PK-15細胞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并用JC-1檢測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結果顯示,過表達AIFM1時,JS-2012感染的細胞的線粒體膜點位降低,即凋亡率較高;干擾AIFM1表達時,JS-2012感染的細胞的線粒體膜點位升高,即凋亡率較高。JS-2012-ΔUL16的細胞呈現(xiàn)相同的特點(圖8)。
圖8 PRV 感染時,AIFM1 增大線粒體內外膜電位差Fig.8 When PRV infected cells, AIFM1 enlarged the potential diff erences in mitochondria
2.6 PRV感染時,AIFM1對細胞caspase表達的影響 將過表達AIFM1或干擾siAIFM1的PK-15細胞感染JS-2012或JS-2012-ΔUL16,并分別于感染后12 h、24 h收集細胞檢測細胞caspase-3、caspase-6、caspase-8或caspase-9的表達量。由于PRV感染后12 h時,細胞僅有少數發(fā)生凋亡,因此我們主要觀察PRV感染后24 h時細胞凋亡情況。結果顯示,JS-2012感染細胞24 h時,過表達AIFM1,caspase-6表達量升高,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8表達量無差異;干擾AIFM1表達時,caspase-6表達量升高,caspase-3、caspase-9表達量無差異,caspase-8表達量升高。JS-2012-ΔUL16感染細胞24 h時,過表達AIFM1,caspase-6、caspase-3表達量升高,caspase-9表達量無差異,caspase-8表達量降低;干擾AIFM1表達時,caspase-6、caspase-3、caspase-8表達量升高,caspase-9表達量無差異(圖9)。
圖9 PRV 感染時,AIFM1 對PK-15 細胞caspase 表達的影響Fig. 9 The expressions of caspase when PRV infected PK-15 cells by treating with AIFM1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以豬為終末宿主的、可感染多種動物的急性傳染病。本研究主要針對的是我們實驗室于2012年分離到的1株偽狂犬病病毒變異株JS-2012,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JS-2012的UL16的序列和Bartha-K61、SC株等傳統(tǒng)的PRV毒株UL16的序列并沒有發(fā)生突變[10-11],因此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推廣到PRV。研究發(fā)現(xiàn),PRV pUL16與宿主蛋白AIFM1互作。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AIFM1能抑制PRV的增殖,且pUL16能減弱這種抑制作用。
AIFM1在優(yōu)化線粒體呼吸鏈,參與氧化還原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12-13],另外,AIFM1是caspase非依賴性的蛋白,在線粒體膜電位發(fā)生改變時,能從線粒體易位至細胞核,與染色質結合,促使DNA碎片化,從而誘導細胞凋亡。本研究中,轉染的pUL16能與AIFM1共定位于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PRV感染時,AIFM1不僅可以與pUL16共定位,而且能易位進入細胞核,引起細胞凋亡。凋亡又叫細胞程序性死亡,是所有細胞均有的正常過程,皰疹病毒的US3、gJ、LAT等均能對病毒感染時的細胞凋亡有影響[14]。AIFM1參與內源性凋亡途徑,即通過感知線粒體膜電位(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MOMP)的變化,啟動凋亡通路。因此,我們用CCCP刺激線粒體膜電位發(fā)生變化,并用流式檢測了PRV感染時,AIFM1對細胞凋亡的影響,結果顯示,JS-2012后JS-2012-ΔUL16感染時,AIFM1能促進細胞的凋亡。由于至今為止,對AIFM1引起的凋亡通路的研究并不透徹,因此,雖本研究沒有涉及后續(xù)的通路,但依舊值得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