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梁路峰,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23屆高研班學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公安部文聯簽約作家。在《人民日報》《中國藝術報》《解放軍報》《北方文學》《天津文學》《廈門文學》等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380余萬字。出版《紅土鄉(xiāng)韻》《警苑散記》《生命的誘惑》《暗算》《血案迷蹤》《法案紀實》《龍泉警事》等10部文學作品集。
一
在茶鄉(xiāng),品茶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優(yōu)雅人生享受,小小一杯茶,其中喝法不同,所體現的品位也就不同。品茶品的是一種心境、一種雅致。大凡人喝茶,是用茶杯,加上開水,泡上一大杯,這種喝法只能說是解渴,與品茶根本不相提。無論是多好的茶葉,這種泡法也只能說是喝茶而已。
真正的品茶,在于細節(jié)。我喜歡品茶,除非時間和環(huán)境不得已,否則便以喝茶的心情去對待每一盅茶。在諸多茶葉中,我最喜歡的是狗牯腦綠茶。早起,洗刷過后,即用電熱小壺燒上一小壺滾燙的開水,水是大山里的純凈水,水溫高達100度,然后,用開水沖洗茶具(蓋碗、濾器、公道杯、茶盅),沖洗茶具讓茶具潔凈,且燙熱溫度。然后用茶匙舀一勺茶葉,加入開水,翻動茶碗茶蓋,輕輕將茶葉中的泡沫旋去,用燙洗過的茶水,依次倒入濾器、公道杯、茶盅后倒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道水,這道工序是為了洗滌茶葉,茶葉在加工的過程中所沾染的不潔就在這道水中除去,讓茶具先浸染茶葉氣息。再次,將開水注入蓋碗,把碗蓋輕旋,讓茶香溢泡出,再倒入濾器過濾至公道杯,由公道杯輕輕倒入小茶盅,茶盅只能倒得八分滿,在品茶之前,輕聞一下茶碗蓋上的茶香,再中指托小茶盅底,輕聞小茶盅內的茶香。一小盅茶分三次飲下,這就是第二道茶了。一蓋碗茶,大約可以注水六七次,之后,茶葉基本無味,倒去。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茶類眾多,茶葉制作過程大概分為兩種,紅茶與綠茶。紅茶是經發(fā)酵的茶葉,有如大紅袍、普洱茶等,綠茶是未經發(fā)酵的茶,有如龍井、碧螺春、狗牯腦等。而鐵觀音卻是介于紅茶與綠茶中的半發(fā)酵茶,鐵觀音以采摘的時間過程分為春、夏、秋、冬四季茶, 我喜歡狗牯腦的春茶,茶香味醇,夏茶香味較春茶淡,秋茶和冬茶色味皆不如春秋之茶。狗牯腦綠茶的香似蘭花之韻,淡而清雅,茶湯也是淡綠色的,襯著白瓷小盅,看著清新賞目,聞著清香宜人。在很多人的眼里,功夫茶泡起來繁瑣,于我卻樂在其中,也許已不習慣大杯喝茶吧,在我的眼里,茶也是有靈性的,須以細致之心輕茗。茶葉的香氣與靈性細細品味,口齒留香,回味在心。閑暇時,約三五好友,泡上一盅狗牯腦茶,輕聞慢品,執(zhí)一本好書,半天好時光,瞬間而去。
茶如人生,往透明的玻璃杯里放上茶,沖上開水,雙眼盯著茶葉隨著沖下的白開水激蕩起茶葉上下起伏翻滾,這就讓我就覺得人生所經歷的磨難與幸福就像這一刻沖下去的白開水一樣。白開水攪動著茶葉上下起伏,對于一個曾經失落過的人,受過傷的人,在他沒有走出自己的精神枷鎖之前是不會明白人生百味的,香茶入口,口感苦澀,回味甜韻,極具美感,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苦盡甘來吧。
品茶若品人生,很多的優(yōu)雅,不在于金錢與地位,而在于修養(yǎng)內涵,品茶是一種心情和幽靜,小小蓋碗中的工夫茶,適宜的也就是三兩知己一起品味,在人聲鼎沸的環(huán)境與氣氛中,小小的一盅茶,有的人泡得隨意,喝得粗糙,不懂工夫茶者,用大杯泡出來的茶水,是永遠品不出茶的靈氣和清香的。品茶須用心靈去感悟它的清幽淡雅,才能夠聞到至純、至真、至美的韻味,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茶韻之香。
二
在中國茶鄉(xiāng)湯湖小鎮(zhèn),每到春季,喝狗牯腦茶是另一番景色情調,邀約三五親朋好友,找一家茶店,圍爐煮茶,落座不一會,茶壺里的水已沸,懸壺高沖,茶葉隨水翻轉,壺蓋未揭,已是滿室清香。少頃,端壺倒茶,如關公尋城般用茶夾洗過茶盤里擺成一圓圈的小小茶杯,端起茶壸為我們點茶,清澈的茶水一條線滴進杯中,霧起茶香,芬芳迷人,一種古典的雋永柔美的情調彌漫在茶香之中。
茶湯入口,稍停片刻,細細感受茶的醇香;滾動舌頭,使茶湯游過口腔中的每一個部位,浸潤所有的味蕾。據說,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覺出的茶湯的滋味通常是不一樣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了狗牯腦茶的潤滑和甘醇,如同體味人生和友情。
細啜,先嗅其香,后嘗其味,我不禁嘖嘖稱贊:“好茶、好茶也!”
品茶之際,文友們詩興大發(fā),有人吟詩作詞,有人咬文嚼字,盡茶之美予以贊嘆,氣氛濃烈十分。突然間,我想起一副茶聯:“欲將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瞬間,我也不禁想起人生與茶的微妙關系。
人生如茶,茶葉細小,杯子里的茶葉沖上開水,瞬間茶葉在杯子里上下沉浮著,一縷細微的清香緩緩地從杯子里溢出來,茶葉隨著沸水翻騰,然后漸漸地沉淀下去,一杯香味獨特的好茶才算沏好了。人生多么像那沉浸在杯子里的茶葉呀,閉上眼睛啜一口,細細地品味著,幡然醒悟,其實人生就如一片片沉浮沸騰的葉子,在痛苦辛酸中磨礪,在靜水中沉浮,在那一次次的沉浮歷練中,生命變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如此,亦可以把人生的每個階段譬喻為形式各異的茶韻與存在,才能真正地體會到生活的原味和魅力。
茶,從嫩綠的芽頭到醇厚的茶湯,經歷了時間的沉淀和工藝的磨礪。人生亦是如此,從青澀的少年到成熟的中年,經歷了風雨的洗禮和挫折的考驗。正如茶樹在歲月的磨礪中愈發(fā)堅韌,人在生活的磨礪中愈發(fā)成熟。
泡一杯茶,需要掌握好溫度和時間,否則便會影響茶的口感和香氣。人生也是如此,需要掌握好分寸和時機,才能恰到好處地處理人生中的種種事情。泡茶是一門藝術,生活也是一種藝術,都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悟。
品一杯茶,可以品味到它的酸甜苦辣,可以感受到它的溫度和濕度。人生也是如此,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敗,有溫暖有寒冷。我們需要學會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味道,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茶,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一種人生的哲學。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茶的制作過程就像人生的旅程。首先,茶樹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生長,才能采摘到嫩綠的茶葉。這就像人生的前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好地展現自己。然后,茶葉經過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才能成為美味的茶葉。這就像人生的中期,我們需要經歷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才能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最后,茶葉經過泡制,才能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和味道。這就像人生的后期,我們需要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三
千年古縣遂川縣歷來就有喝茶的習慣,無論城里,還是鄉(xiāng)村小鎮(zhèn),喝茶成為街坊小巷的熱門習俗,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龍泉兒女。如今,茶已經變成一道經濟、文化產業(yè),博大精深,旋轉的茶杯中總是飛出關于生活的感嘆,細細體味,感嘆之本身就有無盡的感悟在等待著去挖掘、去透徹。
啜一口濃濃的狗牯腦,走近安寧和平靜,心底涌出一種莫名溫暖。置身于這茶的世界,香氣繚繞中,不禁輕吟蘇軾的佳句:“歌咽水云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薄翱栈浔M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斗晴窗?!?一句“紅焙淺甌新火活”道出了沏茶之道,一句“龍團小碾斗晴窗”道出了茶人的情懷?;蛟S是茶的意境或許是詩詞或許是主人的美麗,讓我也脫口而出:“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p>
茶,是一種交流的工具,人們通過品茶來交流思想,傳遞情感。人生也是一種交流的過程,我們需要與他人交流,與社會交流,與世界交流。在交流中,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包容,學會了成長。
品茶需要靜心,用心去感受茶的香氣和味道。人生也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珍惜。品茶需要耐心,等待茶泡好的那一刻。人生也需要我們耐心等待,珍惜每一個等待的過程。品茶需要分享,與他人一起品味茶的樂趣。人生也需要我們與他人分享,與他人一起經歷人生的喜怒哀樂。
茶的香氣和味道,就像人生的美好和意義。茶的香氣讓人陶醉,就像人生的美好讓人陶醉。茶的香氣讓人清醒,就像人生的美好讓人清醒。茶的味道有苦有甜,就像人生的經歷有苦有甜。茶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就像人生的經歷讓人回味無窮。
人生就像一杯茶,需要我們用心去品味。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意義。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體會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珍惜人生的每一個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