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習琴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確診的12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編號(1~120號),尾數(shù)為單號的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雙號的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復診依從性、痰菌轉陰率。結果? 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1.67%;觀察組患者的復診依從性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8.33%,兩項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痰菌轉陰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肺結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其用藥與復診的依從性,促進痰菌轉陰,該項護理對肺結核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 綜合護理;肺結核;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09--03
肺結核是全球范圍內嚴重影響公共衛(wèi)生的一項重要疾病,中國到2020年的結核病患者比例達到了全球的8.5%[1-2]。肺結核患者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的依從性容易受到多種因素(藥物不良反應、流動人口、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的影響而難以長時間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這很可能會加劇復發(fā)的可能性,并增加耐多藥結核菌形成的風險[3-4]。因此,提升肺結核患者的依從性至關重要,這讓護理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常規(guī)護理內容淺顯、單一,對肺結核患者的依從性干預效果較差。治療肺結核不僅僅依賴于抗結核藥物的使用,還需要全面的醫(yī)療管理和關懷。綜合護理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醫(yī)療理念,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從多方面著手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全面滿足患者的身體、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求[5]。鑒于此,本研究將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到肺結核患者護理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120例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痰培養(yǎng)試驗結果顯示為結核菌陽性;首次確診,并且需要住院治療;年齡18周歲以上;計劃的療程周期為6個月;能夠配合完成進行本次研究的相關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傳染疾?。淮嬖诼?、視力障礙或者溝通障礙;合并惡性腫瘤;存在自身免疫性疾?。辉陔S訪過程中失聯(lián)。在組間性別、年齡、文化水平均衡可比的原則上,將患者編號(1~120號),尾數(shù)為單號的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雙號的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40~59歲,平均年齡49.26±8.75歲;文化水平:小學12例、初中16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15例。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0~59歲,平均年齡49.68±8.83歲;文化水平:小學13例、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17例。兩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對其進行口頭健康宣教并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告知患者治療計劃與復診流程,根據(jù)醫(yī)囑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2.2? 觀察組? 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多元化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基礎以及對肺結核疾病知識的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確定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及方式。針對文化水平在大專及以上,對知識信息接受能力較強的患者,選擇播放宣教視頻、針對性答疑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針對文化水平為初中、高中的,對知識信息接受能力稍差的患者,選擇播放PPT配合講解、模型演示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針對文化水平為小學,對知識信息接受能力較差的患者,選擇播放視頻結合通俗易懂的語言,再配合模型演示,來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理解肺結核疾病知識、治療流程、復診、遵醫(yī)囑用藥重要性等。
(2)關懷護理:護士引導患者傾訴、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對治療的真實態(tài)度。對患者的感受、想法表示理解,幫助患者分析產(chǎn)生負面情緒以及對治療的消極態(tài)度的原因。向患者展示既往肺結核治療效果的數(shù)據(jù),介紹醫(yī)療團隊的優(yōu)秀資歷,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顧慮和疑問。
(3)肺部功能康復訓練: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病情穩(wěn)定(3~5天)后,開始指導患者進行肺部功能康復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縮唇呼吸、吹氣球、咳嗽訓練等。首先,護士為患者播放訓練教學視頻,并在該過程中向患者講解訓練要點,比如腹式呼吸如何感受腹部隆起、深呼吸的程度如何感受等。其次,指導患者試著進行練習,護士對其進行糾正、指導,直到患者完全學會。最后,護士指導患者每日訓練的頻率、時間(各項內容每次持續(xù)訓練10min,2次/天),并通過微信將訓練教學視頻發(fā)送給患者與家屬,以便隨時復習鞏固。
(4)家庭參與居家護理技能培訓: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3~5天)后,開始對家屬進行居家護理技能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監(jiān)督患者用藥,可使用電子藥盒提醒患者用藥,確保其正確服藥;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監(jiān)督患者肺部功能康復訓練;幫助患者科學合理飲食;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正確的拍背、排痰方法,促排痰儀器的使用;并發(fā)癥的觀察和預防;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維持;家庭成員的自我防護等。最后對家屬進行心理干預,鼓勵其給予患者幫助和照護,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5)微信延伸干預:護士與患者及家屬建立微信聯(lián)系。在患者出院后,患者、家屬可通過微信咨詢居家護理相關問題;護士不定期通過微信推送肺結核居家護理的相關科普知識內容;定期(1次/周)檢查患者的用藥情況;定期(1次/月)開展線上直播講座;護士通過微信為患者提供可利用的社區(qū)資源信息。
1.3? 觀察指標
(1)用藥依從性評估:采用中文版Morisky用藥依從性量表(MMAS-8)評估,共8項條目,總分范圍0~8分,≥6分的患者計入用藥依從。
(2)復診依從性評估:出院后6個月的計劃療程周期內,遵照醫(yī)囑完成復診的患者則計入復診依從,否則計入復診不依從。
(3)痰菌轉陰情況:痰涂片檢測3次均為陰性。
1.4? 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用藥及復診依從性的比較
實施綜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1.67%;觀察組患者的復診依從性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8.33%,兩項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痰菌轉陰率比較
實施綜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痰菌轉陰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肺結核作為一種嚴重的傳染病,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一項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在當前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肺結核治療主要關注藥物治療,但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對患者需求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強調全面性、患者中心的綜合護理。綜合護理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醫(yī)療理念,強調在治療過程中全面照顧患者的身體、心理、社會等多個層面。
對于肺結核患者而言,嚴格遵從醫(yī)囑用藥對于控制病情至關重要[6]。同時,除了結核菌自身可能出現(xiàn)對抗結核藥物的耐藥性,不同個體的基因也可能影響抗結核藥物的耐藥性,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復診來判斷是否存在耐藥性、確定治療效果,以便調整用藥方案。因此,肺結核患者積極地按照計劃復診對其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復診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在病情改善情況方面,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均高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能有效提升肺結核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復診依從性,進而提升了病情改善的效果。分析其原因:①通過具有個性化特征的多元化教育,幫助不同文化水平基礎的患者充分理解疾病知識和治療相關的知識,有助于提升用藥依從性[7-8]。充分發(fā)揮家屬的監(jiān)督用藥作用,并使用電子藥盒,幫助患者建立規(guī)律用藥的習慣[9-10]。②為家屬提供居家護理技能培訓,增強家屬與患者對康復過程的理解,能夠更積極地進行復診[11]。護士與家屬和患者之間通過微信平臺構建了密切的聯(lián)系,能夠及時通知患者復診[9,12]。并且利用微信建立聯(lián)系,為患者提供延伸服務,有助于增強患者對復診的認知和主動性。③重視對患者肺部功能康復的訓練,通過觀看教學視頻結合實際練習指導,促使患者能有效地進行肺部功能康復訓練,有助于減輕癥狀。在護理團隊的關懷護理下,通過引導患者表達負面情緒,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有助于患者更積極地投入治療,提高治療效果[13-14]。并且在微信延伸服務中,通過多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傳遞,增加患者對疾病管理的整體理解,提升整體治療的依從性[15],從而提升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肺結核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其用藥與復診的依從性,有助于病灶吸收,促進空洞閉合、痰菌轉陰,該項護理對肺結核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積極影響。
4? 參考文獻
[1] 國家疾控局發(fā)布2022年12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公報,2022,(12):46-47.
[2] 高靜韜,劉宇紅.202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全球結核病報告要點解讀[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22,43(7):745-749.
[3] 劉莉,李晉,馬云,等.肺結核348例耐藥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21,50(5):626-629,633.
[4] 王春雷,金韜,趙鵬鵬,等.江蘇省淮安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22,44(10):1057-1062.
[5] 任銳萍,葛海艷.綜合護理干預在肺癌合并肺結核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2):1530-1533.
[6] 劉春鳳.全程完全管理模式干預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用藥依從性、肺功能及癥狀改善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0):1796-1800.
[7] 胡媛媛,丁麗麒.多元化護理干預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負性情緒及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50(21):3093-3095.
[8] 程愛瓊,胡春燕,毛牽弟,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肺結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狀態(tài)、用藥依從性和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20,27(22):2794-2797.
[9] 李亞敏,高志東,李艷圓,等.微信和電子藥盒在北京市肺結核患者督導服藥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防癆雜志,2023,45(9):872-879.
[10] 戴冰,陳召青,沈經(jīng)緯,等.江蘇省鎮(zhèn)江市肺結核患者電子藥盒管理模式評估[J].中國熱帶醫(yī)學,2020,20(2):185-188.
[11] 郝建玲,孫浩玲,王靖.家庭參與式護理對肺結核患者康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3,42(16):3059-3063.
[12] 王佳佳,劉培虎,李孟琦,等.基于微信平臺的肺結核病患者督導管理研究[J].中國醫(yī)學裝備,2021,18(2):110-114.
[13] 王秀芬,羅莉,余翠英,等.關愛與支持管理模式在耐藥結核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2,19(13):1843-1846.
[14] 王太陽,周詩揚,宿艷琴.心理護理對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2,49(6):1124-1126,1130.
[15] 馮萬蘭,張紅麗,沈秀梅.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護理對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3):26-30.
[2023-12-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