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翰林
天地無量,山河錦繡。千百年來的風云變幻里湮沒了多少盛衰興亡的舊事,但任憑時過境遷,星霜荏苒,縱覽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莫不堅守底線,追求高線,自持以致遠,慎始而敬終。故余以為:莫因小人當?shù)蓝в谛?,不以世路屈曲而困于情,堅守底線根本,堅持高線高標,方能根固而木茂,淵遠而流長。
失去底線,風光得意倏而散,自食其果為笑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倍嗌偃藶樾闹心歉邞业挠俪?,卻又不愿登高自卑,于是將底線踩在腳下作為墊腳石。他們自以為一時得勢便是一世榮華,殊不知“多行不義必自斃”?!睹献印けM心上》言:“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敝挥行刂袩o大義、心底無廉恥的人才會去鋌而走險,觸碰底線,然而天理昭然,從來明察秋毫,邪不壓正。
堅守底線,艱難苦恨不足懼,撥云見日終有時。
堅守底線需要我們篤定前行的方向,不因一時的關(guān)山難越而盡失風骨,步入看似安逸的歪門邪道;不因眼前的山窮水盡而喪失志氣,混入隨波逐流的烏合之眾。只有關(guān)關(guān)難過關(guān)關(guān)過,步步難行步步行,才能“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才能讓一寸冰封的土地孕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且聽汨羅江畔屈原的呼聲,他借橘樹喊出內(nèi)心“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的諾言,堅守正直底線,永葆愛國初心,雖投江以死殉志,祭奠的香火卻綿延千年;且看芯片路上華為人的征途,他們焚膏繼晷研究芯片,夜以繼日突破封鎖,堅守責任底線,成功助力“中國芯”逆風翻盤。華為Mate60一出,天下云集響應(yīng),好評如潮。盡管他們在最黑暗的日子里遍體鱗傷,但正因他們矢志不渝,才會百世流芳!
底線不失豈足矣?須記高線莫能低!如果只是自安于不觸碰底線,那么我們將像螻蟻一般匍匐在地,碌碌終生。唯有向著高處抽芽,朝著天穹探枝,方能獲甘霖之潤,得暖陽之輝。身為東方雄獅,中國不止步于邊境安定的底線,高舉“一帶一路”大旗,緊攜鄰國之臂膀,共赴發(fā)展之通途,以臻繁榮富強高線!
棄底線如敝屣還妄想功成名就者,置高線于墻隅卻癡心榮華富貴者,可謂“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作為吾儕青年,唯有底線不失,高線不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才能立群峰之巔,感長風浩蕩,看大河湯湯;唯有懷高線在心,以底線為根,以勤勉為干,以才能為枝,以博學為葉,方能頂天立地,成為民族真正的棟梁,不負吾輩號炎黃!
點評
底線是一個關(guān)乎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豐富而復雜的概念,它反映人的道德、人格、尊嚴與骨氣。它既存在于社會中,也存在每個人的心里。小作者將其內(nèi)心的底線投射于國家社會層面,追溯歷史又關(guān)照現(xiàn)實,通過論證分析,探討堅守底線的重要性,表達了守底線、拉高線的核心論點。失去底線,便無以筑牢道德高臺,終將自食惡果;堅守底線,便是歷磨難顯勇毅而有所為。唯有底線莫失,高線莫低,方能成民族棟梁之才。文章達成了個人與社會高度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青年學生對生命成長的哲思,透視其內(nèi)心的情感價值,可感知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令人動容。
(指導教師 黃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