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
在距今一百年前的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名義上是清朝皇帝,實際上卻被囚禁在瀛臺的光緒帝和統(tǒng)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幾乎同時死去?;实鬯烙诠饩w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時(下午五至七時),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時(下午一至三時),相距不到二十小時。
這正當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后的第八年,中國備受帝國主義的欺凌侮辱,國勢阽危,民生凋敝,國將不國。光緒和慈禧同時死亡,老百姓深感震驚、詫異、惶惑,有識之士擔心中國這艘千孔百瘡的破舟會不會在驚濤駭浪中沉沒?其命運如何?光緒和慈禧在政治上勢不兩立,矛盾尖銳,一個是38歲的壯年,一個是74歲的老人,兩人同時死亡,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陰謀?會不會是慈禧太后臨死之前恐怕光緒皇帝復(fù)出掌權(quán)、全翻歷史的成案,故而謀殺了光緒?
一天陰霾,疑云紛起。逃亡到海外的?;庶h人為光緒吊喪,大肆聲討慈禧太后與袁世凱,指責他們是謀害光緒的主犯,輿論討伐,沸沸揚揚。但他們遠在海外,并不清楚光緒是怎么死的,僅在兩人的死亡時間上質(zhì)疑,拿不出確鑿的證據(jù)。國內(nèi)人眾也狐疑滿腹,流言紛紛,清廷嚴加查禁,“奉旨著民政部、步軍統(tǒng)領(lǐng)、各督撫懸賞購緝造言煽亂匪徒”。宮廷事秘,“斧聲燭影”,誰也不明真相,也不敢公開議論。
其實,慈禧死前必定會謀殺光緒,許多官員太監(jiān)對此心知肚明,但不敢說出。國內(nèi)較早指出這一弒君陰謀的是長期陪侍光緒皇帝的翰林院侍讀學士、起居注官惲毓鼎。
他的工作是記錄光緒的起居言行。在清朝滅亡以前,即宣統(tǒng)三年四月他已寫成《崇陵傳信錄》,這是光緒帝的一本傳記。其中說:“(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賀太后萬壽,起居注官應(yīng)侍班,先集于來薰風門外,上步行自南海來,入德昌門,門罅未闔,侍班官窺見上正扶奄肩,以兩足起落作勢舒筋骨,為拜跪計。須臾忽奉懿旨‘皇帝臥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輟侍班。上聞之大慟。時太后病泄瀉數(shù)日矣,有譖上者謂帝聞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爾死。”這是惲毓鼎在光緒死前十一天親歷的記載,所記慈禧的話和伍廷芳告知日本公使的話完全符合。
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生日,光緒率領(lǐng)百官前往慈禧處探病與請安,從南海步行到德昌門,惲毓鼎隨從侍班,皇帝扶著太監(jiān)的肩頭,作身體起落的活動,以舒筋骨,可見身體尚健康正常,但太后不愿與皇帝見面,傳諭竟說:光緒已有病臥床,不必再見面了。光緒聽了大概很吃驚,話中包含殺機,是不祥之兆。這是武昌起義前半年多的記載。
到了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此時清朝已亡,言路已開,無所禁忌,惲毓鼎在《日記》中說道:“清之亡,雖為隆裕(即光緒的皇后,稱隆裕太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批準發(fā)布退位詔書的是隆裕太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載灃以重器,其禍實歸于孝欽也。”惲毓鼎直接指出了“害先帝”的是慈禧太后。民國以后,《崇陵傳信錄》傳播甚廣,慈禧謀害光緒之說得到佐證。
許多曾給光緒看過病的醫(yī)生雖然都認為光緒身體虛弱,常年生病吃藥,但死前一段時間病情未見加重,身體尚屬正常,并未突發(fā)急性致死的病癥。其中名醫(yī)屈桂庭說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系與前病絕少關(guān)系”。
晚清內(nèi)務(wù)府大臣增崇的兒子回憶,他幼年時適逢光緒之喪,他父親接到光緒死的消息,跟叔叔們說:“就是不對,前天,天子受次席總管內(nèi)務(wù)大臣繼祿所帶的大夫請脈,沒聽說有什么事?!薄扒疤炖^祿請脈后說‘帶大夫的時候,上頭還在外屋站著呢,可怎么這么快呢?一位叔父說‘這簡直可怕啦!另一位叔父說‘這里頭有什么事兒罷!我父親嘆了一口氣,又搖搖頭說:‘這話咱們可說不清啦!”
光緒死后,穿戴入殮,一反常規(guī),都由宮內(nèi)太監(jiān)一手包辦,未讓內(nèi)務(wù)府插手?!肮饩w身故后,便是銷聲匿跡地移入宮中,甚至入殮之際究竟是什么樣,也無人能知其詳,就連在內(nèi)務(wù)府供職的我的父親、叔父們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
還有曾經(jīng)陪侍慈禧太后、在宮中生活多年的德齡在《瀛臺泣血記》中寫道:“萬惡的李蓮英眼看太后的壽命已經(jīng)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發(fā)生問題了,便暗自著急起來,他想與其待光緒掌了權(quán)來和自己算賬,不如還讓自己先下手為好。經(jīng)過幾度的籌思,他的毒計便決定了?!睋?jù)德齡所述,光緒之死,就是在慈禧同意下李蓮英下毒所致。德齡對慈禧很有好感,書中很多處贊揚慈禧。但德齡還是說:“我竭力袒護老佛爺,可是對于她之經(jīng)常虐待光緒,以及她謀害光緒性命的事,我卻無法替她找出絲毫藉口?!?/p>
新中國成立以后,溥儀從戰(zhàn)犯變成了平民,寫了一本《我的前半生》,其中說:“我還聽見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jiān)說起光緒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后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p>
這許多人所說雖然在細節(jié)上有不同和矛盾之處,但都猜測或肯定光緒是被毒害致死的。兇手是誰?多數(shù)說是慈禧,也有人說是袁世凱或李蓮英。提供證言的有長期陪侍光緒的起居注官惲毓鼎,有給光緒治病的醫(yī)生,有內(nèi)務(wù)府大臣的兒子,有光緒繼承人宣統(tǒng),有陪侍慈禧太后的德齡,還有早就預(yù)言了光緒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眾口一詞,都認為光緒被害而死,因此距今30年之前,歷史學界和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都相信此說。
選自《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