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董以良)為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課后服務質量,近日,湖南省教育廳等五部門印發(fā)《湖南省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提出,要壓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優(yōu)先保障留守兒童、殘疾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家庭困難學生等亟需服務的群體。制定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做到“一縣一策”“一校一案”,推動我省義務教育學校做到課后服務全覆蓋。
《辦法》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早到??垂芎妥粤?、午餐午休看管、晚自習等服務不得納入課后服務范圍。鄉(xiāng)鎮(zhèn)學校課后服務時間要與學生所乘坐的校車、公交車、客運班車等運營時間相協調。要保障學生正常休息時間,不得以課后服務名義壓縮學生午休時間和課間休息時間。以課時為計費單位的,課時時間應按照小學40 分鐘、初中45 分鐘執(zhí)行。
如何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辦法》規(guī)定,各地各校要發(fā)揮課后服務育人功能,因地因校制宜拓展和豐富課后服務項目。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工作日“1+X”課后服務模式?!?”即學科輔導服務,包括指導完成作業(yè)、面批面改、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答疑等;“X”即非學科類素質拓展服務,包括德育、體育、美育、勞動和社團活動等。原則上每周素質拓展服務時間占比要達到50%以上;適當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小學1-2 年級以素質拓展服務為主,不得借課后服務布置任何書面家庭作業(yè)。
《辦法》還提出,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可經當地教育部門批準后,由學校聘請退休教師、退役運動員、非遺傳承人等提供課后服務。專業(yè)教師緊缺的農村學校,可利用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探索“線上課后服務資源+線下教師服務指導”模式,開展閱讀、藝術、科普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