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先生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這樣訴說自己的困擾:“我們都人到中年了,可是,為什么婚姻卻出了障礙?我們夫妻間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愉快。而且,婚姻障礙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影響了性生活。”
聽了這位先生的訴說,其實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墒牵褪沁@些小事,常常讓夫妻倆很不愉快。每當妻子不高興的時候,丈夫都是采取退讓政策的,由著她,讓著她,哄著她??墒侨螒{丈夫怎樣做,妻子還是不高興。而且好像丈夫越這樣退讓,她越是不高興。她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你就知道這樣,一點不像個男子漢。
因此,兩口子不僅平時沒有了那種溫情,而且沒有了和諧的夫妻性生活。有時明明是妻子不主動,還常常怪丈夫不主動不溫柔;有時候丈夫想表示親熱,伸出手臂擁抱她,她卻很不耐煩地把丈夫推開……
我引導這位先生往深處考慮夫妻不和的原因,他想了想說:“我們結婚十多年了,總體來說感情挺好的。就是最近兩年吧,妻子好像變了。在外面挺好的,就是回到家里就心情不好,就會跟我鬧不高興。我想可能是因為她比較強勢。對了,應該是她們婆媳矛盾轉到了我們身上。她們婆媳兩個人都比較強勢。我母親看不慣她的生活方式,她看不慣我母親的性格。兩個人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看不慣,鬧矛盾。隨后,兩個人都來跟我抱怨,我成了受夾板氣的人,都說我不像個男子漢?!?/p>
在我的繼續(xù)引導下,這位先生回憶道“我父母本來是在老家生活的。我們的第二個孩子,起初就跟爺爺奶奶在老家。后來為了讓孩子來城里上幼兒園,才讓父母來和我們住在一起的。妻子出現(xiàn)反常的時間就是在兩年前,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根源是兩代人 同在一個屋檐下
隨著這位先生的敘述,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婚姻困擾只是表象,根源是兩代人同在一個屋檐下。這是為什么呢?
從人際心理角度看,每個人都要求獨占一定的空間,叫作人際空間。由于這個空間像一個大氣泡包圍著一個人,因此有心理學家就形象地稱之為“人際氣泡”。距離太近了,不能滿足彼此人際氣泡的要求,人雖然沒有擠在一起,人際氣泡先感到“擁擠”了。人際氣泡的“擁擠”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一旦感到不舒服,就會轉移到彼此生活的是非對錯的紛爭上來。實際上,這是人們心理空間沒有得到滿足的反應。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一方面需要與他人建立密切的關系,一方面又需要一定的獨享的心理空間。從這個角度說,兩代人長期生活在同一個單元房,這種比較狹小的空間距離,容易導致人際氣泡的“擁擠”,于是就會導致彼此的不愉快。當然,不同人對人際氣泡的感受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大大咧咧,感覺不是那么敏感;有的人則比較細膩,于是就會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不舒服。
所以,在處理人際關系上要調控好彼此的人際氣泡。不論關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留有一定的距離感。一來可以使彼此獲得心理自由,感受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來可以使彼此感到對方更美好,從而使彼此的關系更融洽和諧。俗話說“霧里看花”,“距離產(chǎn)生美”,有些朦朧感是最美好的,也是這個道理。
從具體人際關系上說,婆媳之間包括兒媳與公婆的關系,又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站在這位先生角度說,在父母這邊是兒子,有親情在;在妻子這邊是丈夫,有愛情在,雙方都把他當成最親近的人,有深厚牢固的感情紐帶,他自然感覺兩代人在一起沒什么不好。但是婆媳之間,從一開始說沒有任何感情聯(lián)系,既沒有夫妻之間的愛情,也沒有親子之間的親情,是很容易發(fā)生矛盾的。雙方長期生活在一個單元房里,即使動機是不錯的,效果卻往往不好。因為這時候雙方獨占心理空間的需求更難于滿足,客觀上也就增加了婆媳之間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所以說,這位先生面臨的困擾,根源就在于兩代人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總之,這位先生的困擾的來龍去脈可以這樣歸結:由同在一個屋檐下,造成人際氣泡擁擠;由人際氣泡擁擠,轉換成了婆媳沖突;由婆媳沖突,轉換成了夫妻沖突。最后由于夫妻沖突,讓自己成了出氣筒。
兩代人還是分開住更好
當然,夾在親情和愛情中間,這位先生也需要講究與妻子和父母溝通的策略。一個原則是,讓兩邊都覺得你是站在他的立場上。就是說,不論是做妻子的工作,還是做父母的工作,都不要站在他們的對立面,批評他們,指責他們,而是讓他們感到你是站在他(她)這一邊的,是為他(她)著想的。這樣,自己也就把夾在中間受夾板氣兩面不討好的角色,可能會扮演得兩面討好了。
溝通至此,這位先生有所領悟:“看來,不能單怪我妻子不講道理。我需要好好想想您說的這個問題。只是我不知道妻子的真實想法,您可以和她談談嗎?”
所幸的是,這位先生的妻子也有溝通的愿望。于是夫妻倆約定時間一起來到咨詢室。在談話中,這位先生的妻子一再表示:“知道公公婆婆為大家庭,為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照顧孩子,照顧家,很辛苦。自己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此時我直言道:“對你的表態(tài)我毫不懷疑。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公婆和你們住在一起后,時常出現(xiàn)婆媳矛盾?,F(xiàn)在請你直面自己的心,不用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究竟與公婆愿意一起住,還是愿意分開住?”
妻子不好意思地說:“當然還是分開住好。這樣,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我笑了:“好,那就請這樣直面這個問題,跟丈夫兩個人就這個問題進行理性交流,找到現(xiàn)實的解決問題的出路,而不要再拿丈夫出氣了。好嗎?”
更慶幸的是,這位先生的父母后來也與我做了溝通。兩位老人都表示:非常理解我說的意思,只是怕兒子媳婦不同意。如果兒子媳婦同意,也愿意分開住。
這位先生知道了妻子和老人的心思后,不好意思的笑了:“看來,是我這個中間人當?shù)貌粔蚝?,才讓自己受了夾板氣,兩面不討好。我知道該怎么做了。我和妻子好好商量,先安排好老人的住處。然后再跟老人好好商量,征得老人的同意??傊覀儍纱艘珠_住,對老人,對我們,都好?!?/p>
我也笑了:“好,這才是你這個角色該唱好的戲。兩代人適當拉開了空間距離,彼此之間的一些是非對錯的紛爭,往往也就會自行煙消云散了?!?/p>
最后,老兩口在兒子的住處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獨立住。下午放學時,老兩口先把孫子孫女接到自己住處寫作業(yè),待父母下班后再回自己家;小夫妻經(jīng)常去探望父母,節(jié)假日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吃吃飯,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