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纖,魯秋玲,胡佩武,陳 丹,李杏莉
(1. 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計學系,湖南 長沙 410006; 2.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科研部,湖南 長沙 410008; 3. 武漢健康信息中心統計科,湖北 武漢 430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和社會穩(wěn)定。隨著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出現及在國內外的廣泛應用,AIDS已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轉變?yōu)橐环N可控的慢性疾病,越來越多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生命得到延長,生活質量提高[1]。但與此同時,PLWHA人群發(fā)生衰弱等慢性綜合征的風險隨之增加。
衰弱被認為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綜合征,介于健康與失能二者之間,是機體因多種原因導致生理儲備功能逐漸下降及神經內分泌、免疫、代謝、肌肉等多個組織、系統的功能失調[2]。衰弱與認知障礙[3]、跌倒、骨折[4]、住院和死亡[5]等多種不良結局有關。PLWHA人群衰弱發(fā)生率較一般人群高[6-7],與未感染HIV的個體相比,PLWHA人群衰弱發(fā)生的時間早10~15年[8]。然而,衰弱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控制,甚至可能逆轉[9]。因此,了解PLWHA人群發(fā)生衰弱的影響因素,對預防衰弱發(fā)生有重要意義。
然而,目前針對中國PLWHA衰弱狀況的研究報道較少,而且各項研究所采用的衰弱評估方法不一致,導致研究結果存在較大差異。Tilburg衰弱評估量表(Tilburg frailty indicator, TFI)評分是一種用于評價衰弱程度的方法,包含身體衰弱、心理衰弱和社會衰弱三個維度,具有簡便、客觀、耗時少等優(yōu)勢,因此可能更適合用于評估PLWHA這一特殊且敏感的人群。本研究使用TFI評估湖南地區(qū)PLWHA人群衰弱的流行現狀及其分布特征,分析該人群衰弱狀況的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制定針對PLWHA患者衰弱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2019年6—8月在長沙市第一醫(yī)院接受門診或住院治療的PLWHA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既往信息明確(包括HIV確診時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開始時間和治療方案);(3)情緒穩(wěn)定,有足夠精力完成調查問卷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嚴重失語、失用、肢體活動障礙、試聽障礙等妨礙評估正常進行的軀體功能缺陷;(2)任何原因所致失去意識≥30 min;(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癥、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和雙相情感障礙);(4)孕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調查工具 自擬《一般情況調查表》收集研究對象以下基本信息:(1)社會人口學情況,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現況、居住方式等;(2)HIV/AIDS疾病相關因素,HIV確診時間、感染途徑、抗病毒開始治療時間、CD4+T淋巴細胞(簡稱CD4細胞)計數(離調查時間最近的一次檢查)、HIV載量等;(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多重用藥等疾病相關信息。采用荷蘭學者Gobbens等[10]于2010年編制的TFI對PLWHA的衰弱狀況進行定量評估。TFI總共15個條目,包括身體衰弱(自評健康狀況、體重、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視力、聽力、雙手握力、疲乏感8個條目)、心理衰弱(記憶力、抑郁癥狀、焦慮情緒、解決問題能力4個條目)和社會衰弱(獨居、社會關系、社會支持3個條目)三個維度。TFI總分范圍為0~1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衰弱程度越重。中文版TFI具有良好的文化適應性和信效度(克朗巴赫系數為0.71,重測信度為0.88),取5分為衰弱陽性的界值分時,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11]。故而本研究將TFI≥5分定義為衰弱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P25,P75)進行描述;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所有分析均以雙側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共發(fā)放調查問卷397份,收回有效問卷375份(94.5%)。最終有375例PLWHA納入研究,其中男性267例,女性108例;<50歲組200例,≥50歲組175例。PLWHA平均年齡(48.26±11.26)歲,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1例;婚姻狀況以已婚/同居的人數最多,占59.2%;33.1%的患者合并慢性病。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現況和合并慢性病情況的PLWHA衰弱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PLWHA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人群衰弱發(fā)生情況
2.2 PLWHA衰弱狀況及各條目整體發(fā)生情況 375例PLWHA,有衰弱者99例(26.4%),無衰弱者276例(73.6%)。衰弱總分為0~11分,中位數得分為4.0(2.0,5.0)分,其中軀體衰弱、心理衰弱和社會衰弱的中位數得分分別為1.0(0,2.0)、1.0(0,2.0)、1.0(1.0,2.0)分,見表2。依據衰弱癥狀發(fā)生率排序,以身體疲乏出現頻率最高(40.0%),其次為社會關系淡化(34.4%),見表3。
表2 PLWHA人群衰弱得分情況(分)
表3 PLWHA人群衰弱各條目發(fā)生情況[例(%),n=375]
2.3 不同HIV/AIDS疾病相關特征對PLWHA衰弱狀況的影響 233例PLWHA通過異性傳播途徑感染,衰弱發(fā)生率為27.5%。255例患者感染年限時間>5年,衰弱發(fā)生率為31.8%,較感染年限≤5年患者(15.0%)高。73例CD4細胞計數<200個/mm3的患者中,衰弱發(fā)生率高達52.1%。105例患者最高HIV載量≥10萬拷貝/mL,衰弱發(fā)生率為40.0%。不同感染年限、當前CD4細胞計數、最高HIV載量PLWHA人群的衰弱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4 HIV/AIDS疾病相關特征與衰弱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衰弱為因變量,感染途徑、感染時長、治療時長、CD4細胞計數和最高HIV載量為自變量,控制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現況和慢性病混雜因素,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發(fā)生衰弱的風險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1.24~4.37);最高HIV載量≥10萬拷貝/mL的患者發(fā)生衰弱的風險為最高HIV載量<10萬拷貝/mL患者的1.40倍(95%CI:1.05~1.85);CD4細胞計數<200個/mm3的患者發(fā)生衰弱的風險為CD4細胞計數≥200個/mm3患者的3.60倍(95%CI:1.96~6.62)。見表5。
表5 PLWHA衰弱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表4 不同HIV/AIDS疾病相關特征的PLWHA人群衰弱發(fā)生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PLWHA人群衰弱發(fā)生率為26.4%,高于國內孔含含等[12]報道的20.47%,但遠低于呂春容等[13]的研究結果(衰弱發(fā)生率高達59.3%),可能與所采用的評估工具、研究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和臨床特征構成不同有關。本研究發(fā)現PLWHA人群的衰弱發(fā)生率高于國內社區(qū)老年人薈萃分析[14]報道的結果(5.9%~17.4%),提示PLWHA人群相比普通人群衰弱狀況更為嚴重??赡芘cHIV感染會加速機體的老年化進程以及具有更高的免疫激活[15-17]有關;加之,AIDS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生多重疾病的風險也比普通人群更高。因此,針對PLWHA人群開展衰弱的評估、預防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的15個衰弱條目中,身體疲乏(發(fā)生率40.0%)、社會關系淡化(發(fā)生率34.4%)、社會支持減少(發(fā)生率29.1%)是PLWHA人群發(fā)生最多的3個衰弱問題,提示醫(yī)務人員可針對衰弱指標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如適當加強運動鍛煉,以改善PLWHA軀體功能。其次是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使PLWHA人群能更好地適應疾病和生活的改變,提高幸福感,緩解社會衰弱程度。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IV感染年限越長的患者其發(fā)生衰弱的風險越高。可能是長時間HIV感染引起患者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和持續(xù)慢性炎癥加速虛弱及退行性過程進展[15-17],提示HIV感染年限越長的患者是衰弱的高風險人群,醫(yī)務人員應重點關注并進行預防性干預,從而減少PLWHA人群衰弱的發(fā)生。
研究發(fā)現,相較于CD4細胞水平≥200個/mm3的PLWHA,CD4細胞<200個/mm3的PLWHA衰弱發(fā)生風險更高,與國內相關研究[12, 18]結果一致。CD4細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體的免疫水平,當HIV感染者的CD4細胞<200個/mm3時,提示機體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發(fā)生感染的概率增加,發(fā)生身體衰弱的風險增加。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高HIV載量也是衰弱發(fā)生的一個重要預測因素,與Desquilbet等[19]的研究結果一致。
衰弱早期是可逆的,相關醫(yī)療機構應在重視相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定期篩查衰弱高危人群并及時采取綜合干預措施,有效降低PLWHA患者衰弱發(fā)生率,進而降低跌倒、殘疾、住院等不良結局的風險,提高PLWHA的生活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