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賈浪濤(1986~),女,漢族,甘肅渭源人,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摘? 要:我國幼兒教育近些年逐漸得到完善,幼兒園也將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作為一日活動的重要項目。文章對“真趣語言”模式的意義進行了分析,分析了當前幼兒園在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上存在的問題,從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構建小組活動、突出藝術手段、設置懸念問題、構建語言評價機制五個方面提出了“真趣語言”教學主張。
關鍵詞:幼兒園;真趣語言;問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9-0163-04
隨著我國適齡兒童入園率的提高,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已經(jīng)成為學前教育的重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提出的要求為:教師應通過多種活動拓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語言內(nèi)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此外指南還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兩個方面具體指出了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具體方法。雖然幼兒園對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非??粗兀墙虒W模式卻非常傳統(tǒng),習慣于將小學的一些知識變換形式灌輸給孩子,忽視了興趣培養(yǎng),導致孩子語言素養(yǎng)較弱。所謂“真趣語言”,即培養(yǎng)童真、激發(fā)童趣的語言,讓幼兒在探索、體驗、表達和展示等多樣性活動中提高語言能力。文章對幼兒園打造“真趣語言”的意義進行分析,結合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問題,提出“真趣語言”教學主張,希望為教師找到正確的語言教學方法提供幫助。
一、 幼兒園打造“真趣語言”的意義分析
(一)滿足了學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屬于系統(tǒng)性的文件,從促進幼兒體、智、德、美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同時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可見語言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幼兒園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差異性打造“真趣語言”教學模式,能突出幼兒在語言培養(yǎng)中的主體地位,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比如教師根據(jù)小班幼兒的語言情況,構建情境式語言環(huán)境,融入故事、游戲等,能讓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經(jīng)歷思考、質疑和實踐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形成較強的語言應用意識,滿足學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可以讓幼兒愿意講話并清楚表達
幼兒園打造“真趣語言”模式,旨在幫助幼兒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能高效地與人交流,做到講述連貫,語言生動。如果我們平時善于觀察幼兒,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口中有詞,但是礙于不知如何表達,使說出的話完整性不足,難以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真趣語言”模式倡導教師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并聽取孩子們的意見,在師幼、幼幼互動中,讓一些內(nèi)向的孩子從不喜歡表達向主動表達的意愿轉變,而且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良好語言環(huán)境下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三)幫助幼兒形成文明的語言習慣
幼兒園“真趣語言”模式的另外一個價值在于能幫助幼兒形成文明的語言習慣。當前受到不良用語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孩子喜歡說臟話和假話,而家長對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行為常因為孩子年齡小而忽視,使得孩子形成一種壞習慣,如果不加以糾正,甚至能影響其進入小學后的學習和交朋友?!罢嫒ふZ言”模式倡導幼兒與他人交談時,認真傾聽并使用禮貌用語,主張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規(guī)則,比如輪流發(fā)言,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通過這種潛意識的培養(yǎng),能幫助幼兒形成文明的用語習慣,語言更具有號召力和感染力。
二、 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語言填鴨式教學阻礙幼兒發(fā)展
很多教師在保教的過程中,雖然也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但是沒有掌握好策略和方法,喜歡采用小學式的語言教學方法進行語言灌輸,導致幼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比如有的教師沒有了解幼兒的語言情況,直接將一年級的語文書拿來教學,要求孩子們跟讀訓練,由于沒有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孩子們根本不了解書中的道理,出現(xiàn)被動學習的狀況。還有的教師將語言教學等同于閱讀教學,給定孩子一些漫畫書籍讓他們閱讀并說話,同樣超出了3~6歲兒童的能力。因此,語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幼兒語言發(fā)展,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
(二)基于幼兒的語言活動較少
3~6歲兒童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對一件事情的持續(xù)關注力不足,在語言學習中也有所體現(xiàn)。比如對教師的一個語言指令,有的孩子可能會按照意思進行復述,但是有的孩子根本沒有在意老師的提示,表達的內(nèi)容偏離較大。孩子們出現(xiàn)語言應用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忽視語言活動的構建,沒有融入探索、體驗、表達和展示等多樣性語言,最終使得幼兒語言表達較為直白,難以加入個人觀點。因此,在“真趣語言”模式中,教師要結合3~6歲兒童語言發(fā)展情況,構建多樣性語言活動,讓孩子們敢說、敢表現(xiàn)自己,逐漸具備較強的語言素養(yǎng)。
(三)語言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對3~6歲兒童來講,他們是喜歡大人表揚他們的,適度的表揚能激發(fā)他們的能動性。在平時的幼兒語言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突出問題:很多教師雖然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語言活動,但是最后并沒有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難以衡量活動的效果,而且一些語言能力顯著提高的幼兒因為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而喪失語言學習動力。在僅有的一些語言評價中,也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很少融入幼兒自評、互評和小組評等形式,使得幼兒不了解自己語言的長處與短處,教師也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完善語言評價機制非常重要,是語言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 幼兒園“真趣語言”教學主張
(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提高幼兒探索能力
3~6歲幼兒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黃金階段,為了體現(xiàn)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主張,教師可根據(jù)3~6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在講故事、做游戲、角色扮演等環(huán)境中提高幼兒語言探索環(huán)境,讓他們主動開口說話,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語言活動中,教師的角色要由原來的主導者變?yōu)橐龑д?,讓幼兒走向前臺,觀察他們在活動情境中的表現(xiàn)并進行記錄,根據(jù)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活動方式,最終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比如大部分幼兒都喜歡糖果,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這個喜好,在區(qū)角內(nèi)創(chuàng)設“糖果王國”這一活動,與孩子們一起用各種糖果將區(qū)角布置成充滿“童趣”的“糖果王國”。隨后教師設置一個情境:讓孩子們到“糖果王國”中做客,與糖果交朋友。孩子們在欣賞、擺弄、品嘗中自然而然認識各種糖果的顏色、形狀,感知味道,并根據(jù)自己的感知對糖果進行生動描述——“這個糖果的包裝非常漂亮,就像白雪公主……”“糖果有的圓、有的方、有的長……”孩子們通過直觀的感知形成了對糖果的不同描述,教師觀察并記錄孩子們的語言,對表達完整并用到形容詞和排比句的孩子進行表揚,現(xiàn)場氣氛輕松活躍,真正地打造了“真趣語言”課堂。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真趣語言”童真、童趣的原則,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提高幼兒的探索能力。
(二)通過小組活動,增強幼兒語言體驗性
3~6歲的兒童喜歡運動,喜歡與同伴做游戲,在互動交流中語言自然而然就會發(fā)展,因此構建小組合作活動非常適合幼兒的發(fā)展特點。但是幼兒園也會出現(xiàn)一些“異樣”兒童,由于語言發(fā)展稍微滯后,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別人進行合作,難以融入群體中去,慢慢導致性格內(nèi)向,不利于人格的發(fā)展。每一個兒童身心發(fā)展都是不一樣的,為了提高幼兒的參與力并增強語言體驗感,教師可構建一些小組活動,安排具體的任務,讓小組配合完成,這樣能較快地提升幼兒語言能力。
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是很多幼兒都看過的漫畫,其集趣味和智慧性為一體,真實可觸的動漫人物,歡快悅耳的音效等3D影像化元素,讓孩子們更真實地感受到了小雞們勇闖世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師可根據(jù)這個漫畫中內(nèi)容創(chuàng)設小組語言活動,鼓勵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根據(jù)自己的角色大膽想象和表達,增強語言的體驗性。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播放視頻,小雞卡梅拉厭倦了雞窩中的平凡生活,幻想著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做一次長途旅行,在這期間它遇到了各種挑戰(zhàn)……分組編故事:以小組為單位,幼兒自己編卡梅拉的旅行故事并進行角色扮演,比如遇到了火雞、小狐貍或者遇到了自己的伴侶……小組合作將卡梅拉旅游的故事講述完整,包括在何時遇到了誰,做了哪些事情。在任務驅動下,孩子們積極地互動交流,掌握了語言故事的三要素——人物、地點、時間,語言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因此,在“真趣語言”課堂中,教師要不拘一格地創(chuàng)新語言活動方式,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慢慢對文字和口語表達產(chǎn)生興趣,由不敢張口說話到勇敢表達自己,增強語言的體驗性。
(三)借助藝術手段,提高幼兒表達能力
藝術能夠讓幼兒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世界,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一幅美麗的畫面,往往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在美好的意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形成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真趣語言”課堂中,教師可大膽地將圖畫、音樂、戲劇等形式引進語言教學中,引導幼兒多鑒賞、多比較,形成多樣性語言,提高表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創(chuàng)設的藝術活動要符合3~6歲兒童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將看到和想到的講出來,無拘無束地展現(xiàn)自己的語言才能,釋放孩子們愛玩、愛動的天性。
比如在組織幼兒戶外活動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秋風吹呀吹”主題活動,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撿拾落葉,尋找秋天的蹤跡,孩子們將撿到的落葉有的拼接成不同形狀的圖案,有的做成樹葉拓畫,還有的夾在了自己的書本中……這個時候,教師可有意識地與幼兒進行互動:“給你拼接的圖案起個生動的名字吧?”孩子們有的說“美麗的小花朵”,有的說“這是一片綠洲,帶著我遨游世界”,還有的說“我畫的是公主生活的城堡”??梢娪變旱恼Z言是如此的多樣性,只要教師進行適當引導,他們的表達能力就會顯著提高。同樣,在“真趣語言”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將音樂與語言結合起來,給幼兒聽覺和視覺以刺激,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將更加全面。因此,教師要多分析3~6歲兒童的興趣愛好,積極運用藝術手段來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打造高效語言課堂。
(四)通過設置懸念問題,提高幼兒敘事能力
3~6歲的幼兒好奇心非常強,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可利用幼兒的這個特點,通過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提高他們投入語言活動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這也是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力的重要方法。為了不壓制幼兒的思維,教師可創(chuàng)設更多的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不受故事和語言情境的限制,只要幼兒能合理表達即可,為幼兒提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空間。比如判斷性的問題:“你喜歡漫畫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龜兔賽跑中,烏龜跑得慢為什么還贏了?說明了什么道理?”這樣的問題既能提高幼兒敘事能力,也能讓他們進行想象和推理,無疑對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三只熊”的語言故事,在大屏幕上展示三只熊臟而亂的家,孩子們看到這個場面后,立馬就會提問:“小熊那么可愛,為什么家里這么臟呢?這是誰弄的呢?”在幼兒討論的時候,有的又提出新問題:“三只小熊回到家會生氣嗎?”這樣一連串的提問,說明幼兒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預期”和“假設”。最后,教師讓幼兒們創(chuàng)編接下來的故事,孩子們積極合作,為故事編造了不同的結局,敘事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真趣語言”課堂中,教師要借助懸念問題來勾起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大膽地進行語言故事創(chuàng)編和表演,真正地樹立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滿足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要求。
(五)積極構建語言評價機制,挖掘幼兒語言潛能
教學評價是師幼交流和激勵的有效途徑。在“真趣語言”課堂上,教師也要適度地開展語言評價活動,豐富評價的內(nèi)容和手段,通過評價發(fā)現(xiàn)幼兒在語言發(fā)展上的利與弊,進而不斷調整語言活動手段,滿足每一位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在評價的內(nèi)容上,“真趣語言”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文明禮貌語言的使用、用較少的語言傳遞較多的信息、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流暢性、專注傾聽和善于理解情況。教師可對各項語言指標進行量化賦分,這樣更能客觀地反映幼兒語言的真實情況。在評價的方式上要力爭做到多元化,比如在每次語言活動結束后,教師先評價每位幼兒的語言情況,隨后讓幼兒自己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最后再進行幼兒互評,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做到相互之間的學習。因此,幼兒園“真趣語言”課堂的構建,不能缺少語言評價活動,教師要將其當作語言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貫穿在整個語言活動中,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幼兒的不良語言習慣。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已經(jīng)成為教育的根本性任務。傳統(tǒng)的幼兒語言培養(yǎng)模式較為固化,小學式的訓練方法限制了幼兒語言的獨立性、多樣性和情感性,不利于語言素養(yǎng)的發(fā)展,甚至阻礙了幼兒成長。因此,在幼兒園“真趣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和課程要求,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式、探究式、互動式語言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表達自己,最終形成較高的語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素云.學前兒童語言發(fā)展理論與活動指導——評《學前兒童語言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23(2):152.
[2]姚金霞.繪本劇表演在幼兒語言教育發(fā)展中的實踐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5):72-74.
[3]許多.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3(2):121-124.
[4]葉雅珍.例談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組織自由討論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3(1):46-48.
[5]高潔,黃雪婷.帶領孩子走進語言王國——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常見問題及策略探討[J].教育(周刊),2022(2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