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
“先決者總是超前的,超前者總是孤獨的,孤獨者總是憂郁的。在憂郁中抉擇,在期待中覓路前行,這是古往今來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題記
我是把魯迅當作精神偶像的。所有的“圣人”和“智人”的教誨加在一塊,也比不過他對民族劣根的拷問、苛求、酷評所能達到的警醒效果。
他的時代造就了他,或者說,是他造就了一個時代。他在黑暗和民族的集體失語中練就一身硬刺、一種掙扎的無望和仇恨,以至于我們至今都稱他的吶喊為“匕首和投槍”。他的招人利用和替代、招人嫉恨和辱罵、招人發(fā)揚光大和誤解歪曲、招人明里推崇,背里暗算……也恰恰是他全部的魅力所在。
我曾經和許多人一樣,遠遠地看著卻不敢走近他。安逸的現(xiàn)代人接受不了他的凌厲、另類和反叛,更多人不愿談起他,是由于他腥涔涔、血淋淋的悲愴。然而,這個不同的聲音,讓我們始終清醒著,并保持硬朗和堅強。
去年,我來到上海四川北路的魯迅墓園。南國煙云般蔥郁的濃綠中裹置著先生樸素的墓碑。他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寫出的吶喊像匕首和投槍,字字都在吶喊別人,呼喚別人。魯迅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在花崗巖地面上一遍遍用清水書寫著他的詩文,還有碑前永不干枯的搖曳花束……我看到了一種對永恒精神的膜拜。
(選自《時文選粹》,有刪改)
◆人物評價
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那冷澀精悍、犀利潑辣的文字就像“匕首和投槍”,字字都在吶喊別人,呼喚別人。選文言語樸實,深刻地探討了魯迅給后世帶來的影響,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