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雯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濕氣滿空。住在南川客運站旁邊,被汽鳴轟醒,我決定去公園。
南川在重慶市南部,唐代貞觀十一年設縣,雖然有“雙槍老太婆”活動基地的故事,但它最出名的是金佛山。南川背靠金佛山,一個天然自得的自然景觀,游過金佛山,再去城區(qū)的公園不免有大巫見小巫之嫌,多少游人難以提起興趣。但市民公園往往最能體現(xiàn)一個城區(qū)的趣味和旨意,略去一地或一物做大做強的企圖心,這樣的小公園,我想更能展現(xiàn)一些本色與本真。
花山公園,離南川客運站兩公里之地,在南川城區(qū)的東北方向,況又有個好聽的名字,便循名而去,也算一樁雅事。公園在南川區(qū)東環(huán)路上,很新,建成于2020年,就在南川中學不遠處。這個有口皆碑的中學是當?shù)亟逃Y源的一塊寶藏,從車水馬龍之熱鬧就能管窺一豹。
公園濕漉漉的,心字造型的花壇,擁立著黃葛老樹,嫩芽新吐,懸掛半空。
齊腰之地,到處有結著綠色果子的南天竹。
乍看之下,我竟沒有認出來南天竹,因為它的果實這么小,結實,但粒粒堅挺。我以為是某種新鮮植物。
此處的南天竹或此季節(jié)的南天竹,竟然與我家附近的不太相似。它攜帶的某種清新、執(zhí)著,在這鬧中取靜之地里,多了一份脫俗。
其實,南天竹是南方庭院、綠籬常用的小灌木,是貨真價實的本地植物,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及陜西、四川、河南等省,國外日本、印度也有種植。夏秋之季,一直宿存到冬天的果實會變成紅色,鮮艷瑞麗可以吸引鳥類,亦是上佳的觀賞植物。在日本,南天竹還承載著辟邪除穢的意味,關西地區(qū)很多家庭、街巷還會專門種來祈福。最早有此物的記載是在宋代的《圖經本草》,小名叫“南天燭”,到了明朝的《通雅》,又改名為“南天竹”。
連續(xù)幾天的大雨,路很滑,長滿了細細密織的青苔,不小心我滑了好幾步。雖然有驚無險,但不敢貿然深入,然而百余米拱橋般的樟林枯藤造景,似乎是安全的誘惑,引著游人不斷向前。
此地宜慢,宜觀、宜品、宜呼吸,這是公園最大的好處。
沒有充分睡夠的眼睛和臉頰,在墨綠色的光影中逐漸蘇醒,好像那里有無數(shù)的氧氣泡泡,擠進肉身。
但是身體終究是中氣不足,心臟的泵血壓力來不及供氧,穿過了拱林,筆直向上的石梯約有十層樓高,逼仄鉆營似要通天,漫漫雄關之感揮之不去。
我放棄了這樣的跋涉,盡管身后有來往的諸多游人,似乎朋友、眷屬,攜手向前,盈盈歡笑在雨后密林蕩起輕快。但我并不懊惱,睡眠仿佛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這是園林給我的提示。
半路上有一個無人的石方桌,雨水讓其更加的浸潤,釉黑,我想到了墨塊、硯臺。
好的硯臺是可以出水、出油的,在書法課上,我和伙伴們曾經嘖嘖稱羨過這樣的佳物。它會有墨香嗎?它有南天竹以及方竹的幽香。我在那里稍稍坐了一下,被自然洗過的青石條,古拙,質樸,有著隱隱約約的倒影,像這個城市不為人知的隱秘、悸動。四方桌前面的竹子主體分明,背景有序的竹林,讓我感嘆小景別帶來的溫馨和鎮(zhèn)靜。
花山公園應該是南川最為突出、市民最喜歡的公園吧。
花山公園總占地面積10.1平方公里,東至三秀壩,西至東環(huán)路,南至石雷路林堡社區(qū)段,北至鳳嘴江新橋段,公園的資料介紹,此地總投資25億元。雖然價格不菲,除用于植被造景,也有文化教育主題公園等,不過后者乏善可陳,我所傾向之處仍是它生態(tài)示范基地的這樣一個面貌。
“花發(fā)朱明雨后天,結成紅顆更輕圓。人間熱惱誰醫(yī)得,正要清香凈業(yè)緣?!彼未娙藯钯泯S的香味,和他描寫的南天竹一樣,在幽明綠林中延綿起伏。好一個凈字,因園林得眠意,也是凈業(yè)一種。
我喜歡在每一個小城小地去逛當?shù)氐墓珗@,去感受他們的市民所擁有的心情、思緒、休閑、苦樂,再反觀人與城的關系。
《金粉世家》里面,公園是主人公金燕西以及他的豬朋狗友們最常流連之地,而那樣的公園在張恨水筆下也是饒有情致。所以,在小說第6回《倩影不能描棗花簾底 清歌何處起楊柳樓前》中金燕西說“公園里去得多了,像家里一般沒趣味?!币痪湓挿吹箍闯龉珗@無盡趣味。金家畢竟是一方權貴之地,造景造園極奢華。不過這一句也是先抑后揚,補下了金西燕和朋友們去西山逛逛之故事。他在西山閑逛之中,與女主角冷清秋結下情緣。佳偶天成,一波三折。楊柳樓前,清歌起處,亭樓閣榭,雖然是小景致,卻因故事起合,人物關系,情緒跌宕,讓人感受到中國古典美學主義。民國的章回小說作家里,張恨水是集大成者,古典小說的信雅達與白話人情關系網的信手拈來,其間不乏花月之景、花月之事。雅正、俏皮、迂回、舒暢,一應俱有。
公園一直以來承載市民休閑、大眾逸樂的功能,承載著某種城市烏托邦的愿望,它讓人們重新發(fā)現(xiàn)市中心的樂趣,談情說愛、老友相聚,又或排遣個人苦悶。人們在這里可以面對面地聚在一起,自然自洽,也可以堂而皇之地獨處、觀察、清潔內心。它是城市生活中理想的所在。
雖然花山公園是新建之地,但綠林造景也頗費心思,說金佛山在上,花山公園在下,并不為過。從城區(qū)里步入其中,短至幾分鐘,長不過半小時,有某種邂逅的價值。小小的市民游樂賞玩休憩之地,足夠玩味。
顯然,花山公園園區(qū)的造型是精心布置過的,植物種植也是設計過的,沒有過于寬廣而無用的廣場,整體呈現(xiàn)了幽靜之趣。
同樣在南川的另一個公園,靠西南方向的九鼎山公園,其設計就不免簡單了很多。它在三環(huán)路高速公路旁,但人入其中,卻屢屢碰壁,宛如迷環(huán),從起點又回到原點。仿佛是依山造了一個跑道,汽車跑道,而步道石梯,在雨后可以用積水成潭來形容也不為過。
雨后之路,溜滑揪心,這和材質的選擇和考量,以及成本建設有相當關聯(lián)。此地此天鮮有市民涉足,想必是栽過步道的跟頭。好在有幾株碩大的桂花樹,遺留了一地金黃,讓人覺得踩上可惜,不免繞道而行,但這樣的落花不就是讓人駐足的嗎?人靠近樹,分不清桂花是從天上還是地上生長出來的,雨水激發(fā)了甜膩之氣,游者即使不再前行,嗅著這味道,眺望遠黛,也是賞心。
這南川九鼎山也是個小山,全國同名同姓有好幾處,比如濟南九頂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川茂縣九鼎山,都有奇峰突兀之美。但南川九鼎山,其名不知從何而來,背個巍峨之名,實則不然,當?shù)厝搜哉Z,是有九個山頭之故,但九個山頭之說,是天造,還是人設,也含糊其詞。不過為了名正言順,九個山頭均栽種有主題花卉,比如有桂花園、銀杏園、海棠園、黃花槐林等。
以桂花園為例,山頭并不大,曲徑通幽的功能也沒能施展,趣味、意旨,比花山公園少了很多。
九鼎山公園唯一可圈可點的地方大概是山上的閣樓吧,像所有占山為王的標志性鼓樓一樣,南川九鼎山公園也有一物——有著俯瞰精神的地標——仿古樓閣。而這樓閣正好指向了從南川開往重慶主城的一段包茂高速公路,樓上掛一匾額,上書“南州冠冕”。
離開南川的時候,在高速公路上可以一眼看遍九鼎山公園,完整的,毫無死角的,方方面面的。雨又落下來,白云幻化,隔著車窗玻璃,我終于明白自己沒有在彼時登臨的那個制高點,此刻已通達。
作者簡介:
強雯,女,中國作協(xié)會員,現(xiàn)居重慶,有中短篇小說散見于《人民文學》《十月》《中國作家》《青年文學》《山花》等刊物,被《小說月報》《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長江文藝·好小說》等轉載,著有小說集《石燕》、長篇小說《養(yǎng)羞人》《吃鯨魚的騾子》,散文集《重慶人絕不拉稀擺帶》。曾獲重慶文學獎、巴蜀青年文學獎、紅巖文學獎、中國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