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蘭,簡建建,嚴瓊紅(江西省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yī)院,江西 新余 338000)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與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加快、環(huán)境污染、飲食結構的調整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對公眾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1-2]。通過篩查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早期腸癌,治愈可能性較高。目前,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但我國結腸鏡檢查資源缺乏,且具有一定侵入性,導致體檢者的依從性差,阻礙了其在大規(guī)模人群篩查中的應用[3-4]。腸癌篩查糞隱血(FIT)試驗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結直腸癌無創(chuàng)篩查的重要手段,通過使用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成分的抗體,以檢測人類珠蛋白,不易受飲食或藥物影響,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但多數(shù)體檢者對FIT試驗缺乏深入了解和重視,體檢依從性不高,需加以有效干預,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行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142例,通過分組對照研究,在接受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中采取健康教育,分析其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借鑒,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行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142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71例。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對照組年齡37-65歲,平均年齡(51.98±3.38)歲;男40例,女31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和高中27例,??萍耙陨?4例;體質量指數(shù)18.2-26.4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39±1.01)kg/m2。觀察組年齡38-64歲,平均年齡(51.63±3.56)歲;男38例,女3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和高中26例,??萍耙陨?5例;體質量指數(shù)18.4-26.2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41±1.04)kg/m2。兩組體檢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入選標準 ①納入標準:均采取初次定量FIT試驗;年齡30-79歲;體檢者知曉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伴心、肝、腎功能異常;有結直腸癌病史;哺乳期、孕婦或備孕期女性。
1.3方法
1.3.1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方式留取標本:向體檢者發(fā)放采便管,逆時針旋轉將采樣棒輕輕拔起,避免把采便管內的液體倒出,在糞便表面多點采樣,填滿齒槽即可,之后將采樣棒對準后插緊,不可再拔出,盡早提交檢測。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實施健康教育:①建立專項體檢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以及2名責任護士組成健康教育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工作安排和檢查,加強對小組成員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培訓,使其掌握腸癌篩查標本留取的健康教育及護理知識、方法、技巧等。②檢查前健康教育。通過手機電話、微信或實地預約等方式向體檢者進行留取標本前宣教,護理人員在體檢前2-3d向體檢者發(fā)送體檢通知,并告知其檢查的注意事項,體檢前3d建議其以少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雞蛋羹、小米粥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求體檢者避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③檢查時健康教育。拍攝正確糞便留取視頻,并于標本留放處循環(huán)播放,囑體檢者認真觀看,采便時注意避開女性月經期及痔瘡、血尿、急性腹瀉等發(fā)病期,注意糞便不能沾水,取樣時保證排便在無水處,或用多層紙巾將馬桶中的水隔離,采便管內的液體切勿丟棄,不可另加水,當日采集后盡早提交至體檢科統(tǒng)一送檢,留取的樣本可在室溫下保存七天。④陽性結果回訪。對腸癌篩查結果異常者進行回訪,根據(jù)體檢者體檢結果,低、中、高風險傾向,專家一對一進行報告解讀,并告知體檢者按時進行復查或進一步的檢查。⑤追蹤。對陽性結果體檢者進行持續(xù)追蹤。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體檢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假陽性率以及滿意度。①干預前和干預后發(fā)放本院自編的健康知識掌握調查表,從適宜人群、檢查目的、篩查周期、檢查過程、檢查重要性以及配合注意事項6個方面調查體檢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該調查表重測效度為0.867,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9,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體檢者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越好。②統(tǒng)計兩組檢驗的假陽性率,計算方法為假陽性人數(shù)÷金標準陰性人數(shù)。③發(fā)放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從標本盒發(fā)放、留取管理、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內鏡檢查5個方面調查體檢者的滿意度,該調查表重測效度為0.868,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9,采用百分制計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體檢者越滿意。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兩組干預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干預后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高于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
?
2.2兩組假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假陽性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假陽性率比較[n(%)]
2.3兩組體檢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體檢者滿意度中標本盒發(fā)放、留取管理、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內鏡檢查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體檢者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體檢者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
結直腸癌起病隱匿,早期無明顯癥狀,有自覺癥狀者79%為晚期癌癥,預后效果差[5]。腸癌患者的生存率與診斷疾病的嚴重程度明顯相關,F(xiàn)IT試驗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結直腸癌無創(chuàng)篩查的重要手段[6-7]。但初次接受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對該試驗了解甚少,常難以有效配合試驗,影響疾病的診療。因此,加強對接受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健康知識掌握中適宜人群、檢查目的、篩查周期、檢查過程、檢查重要性以及配合注意事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假陽性率低于對照組,體檢者滿意度中標本盒發(fā)放、留取管理、服務態(tài)度、技術水平、內鏡檢查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接受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降低假陽性率,從而提升體檢者滿意度。在接受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中采取健康教育,組建專業(yè)的健康教育小組,制定健康教育方案,為體檢者提供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8-9];檢查前通過電話、微信等多樣化教育方式,為體檢者提供檢查前注意事項,囑其做好飲食管理,使體檢者做好充分的檢查準備,為試驗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10-11];檢查時通過循環(huán)播放正確的糞便留取視頻,為體檢者提供科學的、人性化的宣教,進一步提升體檢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其積極主動配合試驗,確保體檢者正確做好腸癌篩查標本留取等準備工作,極大地提高送檢標本的質量,從而降低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假陽性率[12]。通過規(guī)范、科學的健康教育,強調體檢前注意事項,以提高留取標本的質量,不僅能夠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提高體檢者滿意度,還能提高醫(yī)院、科室的嚴謹度及可靠性。
綜上所述,在接受初次定量FIT試驗的體檢者中采取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體檢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降低假陽性率,進而提升體檢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大力開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