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龍泉窯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釉名考證及辨析①

        2024-04-18 10:38:50王憲旅李其江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景德鎮(zhèn)333403

        王憲旅 李其江(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考古文博學院,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403)

        一、引言

        在眾多釉色中,古人對青瓷釉色的描述尤其復雜,《景德鎮(zhèn)陶錄》記載:“同一青瓷也,而柴窯、汝窯云青,其青則近淺藍色。官窯、內(nèi)窯、哥窯、東窯、湘窯等云青,其青則近淡碧色。龍泉、章窯云青,其青則近翠色。越窯、岳窯云青,則近縹色。古人說陶,但通稱青色耳。”[1]209古人描述的青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綠色、藍色、黑色以及部分黃色都包括在青色的含義之中,這幾種顏色以及它們之間的深淺變化,顏色的種類繁多不一而足,給界定青瓷釉色蒙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而關(guān)于龍泉窯青瓷釉色的描述在正史和方志中均無記載,只能散見于古代文人的筆記類著述中,只言片語的描述加之當時作者對龍泉窯青瓷釉色感官認識的差距,使得龍泉窯青瓷釉色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撲朔迷離。近代著名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就曾在他的著作《瓷器與浙江》中寫道:“……并且談到龍泉,舍梅子青三個字外,又別無可說?!盵2]龍泉窯青瓷釉色的籠統(tǒng)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隨著當代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學界對釉色已經(jīng)有了較高水平的認識,但對于龍泉窯青瓷粉青色和梅子青色的理解仍然見仁見智。對于粉青和梅子青這兩種龍泉窯青瓷最具代表性的釉色,通過梳理歷代文獻記載以考辨其釉名內(nèi)涵,這對于龍泉窯青瓷的考古研究當是有所裨益的。除此之外,厘清龍泉窯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的釉色特征,有助于對博物館陳列以及官網(wǎng)中龍泉窯青瓷的代表性釉色粉青和梅子青進行標注,使龍泉窯青瓷的典型釉色具有指向性而得以彰顯,如秘色之于越窯青瓷,天青色之于汝瓷,玫瑰紫、海棠紅、月白之于鈞瓷,進而使人們可以迅速直觀地把握龍泉窯青瓷區(qū)別于其他窯口青瓷的釉色特征。

        二、粉青釉名考證及辨析

        1.粉青的歷代文獻記載

        龍泉窯青瓷“粉青”釉色的最早記載見于南宋趙彥衛(wèi)所著的《云麓漫鈔》: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號秘色。又曰出錢王。今處之龍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唐陸龜蒙有《進越器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則知始于江南及錢王皆非也。近臨安亦自燒之,殊勝二處。[3]

        根據(jù)考證,《云麓漫鈔》之后,直到明初的《格古要論》才再次提及了龍泉窯青瓷釉色:

        古青器。土脈細且薄,翠青色者貴,粉青色者低。有一等盆底有雙魚,盆口有銅棳環(huán),體厚者,不甚佳。[4]1671

        《格古要論》由曹昭所撰,成書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宋代以來博古收藏之風盛行,鑒定、辨?zhèn)沃饾u成為一種必要,《格古要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面世,開創(chuàng)了古物鑒賞類著作的先河和體例。[5]之后,“粉青”又見于由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箋》,“粉青”被描述成了一種有別于深青和淡青的色調(diào):

        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zhì)薄,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艷……但在昔,色已不同,有粉青,有深青,有淡青之別。[6]160

        在此之后關(guān)于龍泉窯粉青釉色的文獻記載中,則基本是輾轉(zhuǎn)傳抄《格古要論》的觀點,如明人徐應秋著《玉芝堂談薈》“處陶土脈細且薄,有翠青者、粉青者”;[7]清代梁同書著《古銅瓷器考》“土脈細且厚,翠青色者貴。又有粉青色者,較龍泉制度更覺細巧精致”;[8]清代藍浦著《景德鎮(zhèn)陶錄》“青器土脈細膩,質(zhì)薄,亦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淺不一,足亦鐵色,但少紋片,較古龍泉制度,更覺細巧精致”。[1]136一直到近代,學者許之衡、葉麟趾等人在各自著作中對于“粉青”皆是類似的描述。

        2.粉青的顏色釋義

        后世創(chuàng)造顏色詞語的方式之一是以表示顏色的古語為基礎(chǔ),添加附加語如深、淺、淡或墨、翠、天、明等,組成新詞新語。[9]“粉青”一詞理應也是以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而來,因此在分析“粉青”一詞的內(nèi)涵之前,應先分析“青”的內(nèi)涵。根據(jù)徐朝華先生的考證,“青”可以表示藍色、綠色以及介于藍綠之間的顏色,并在大體上各有其使用范圍,但在具體使用時也需要根據(jù)對象來作具體分析。[10]色相、純度和明度為色彩的三要素,其中明度和純度對色相起著視覺美感的控制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對顏色的明暗關(guān)系和飽和程度共同的視覺描述;在純色中加白色進行混合可以減低純度,同時還可以提高明度。[11]20查閱古籍中對“粉”的釋義,如《釋名·釋首飾》“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12]《說文解字》“傅面者也”,段玉裁注:“(粉)所以傅面者也。古傅面亦用米粉,故《齊民要術(shù)》有傅面粉英……引伸為凡細末之偁?!盵13]333作為修飾用語來看,關(guān)于“粉”的釋義概括起來有兩種,一是指米粉,引申為白色粉末狀的固體,作為修飾用語有白色和乳濁的含義,故“粉青”一詞從字面上的理解為一種青中顯白的顏色;另一指粉色,粉色意為嫩,“粉青”作嫩青色解,即稍為淺淡的青色,與第一種含義相近。結(jié)合上述對“青”“粉”之內(nèi)涵的闡述,“粉青”為藍中顯粉白,或者綠中顯粉白,是一類低純度高明度的顏色。

        3.服飾和動物的粉青特征

        在《云麓漫鈔》記載龍泉窯釉色之前,“粉青”作為顏色詞曾出現(xiàn)在其他文獻里,其一為洪邁所著的《夷堅志》:

        方初見時,著粉青衫,水紅袴襦。既久未嘗易衣,然常如新,亦其異也。[14]

        兩書的作者在世時間比較接近,學界曾考證過此二人的著作系年,“粉青”出現(xiàn)在《夷堅志》要早于《云麓漫鈔》。①《云麓漫鈔》為十五卷本,其原著十卷本《擁爐閑紀》成書于嘉泰二年(1202年)至嘉泰四年(1204年),見趙彥衛(wèi)撰,傅根清點校.云麓漫鈔[M].北京:中華書局,1996:287.《夷堅志》按甲乙丙丁順序依次編排,成書年代按此順序有先后之分,其中記載“著粉青衫”的《夷堅甲志》成書于1161年,比《云麓漫鈔》及其原本更早,見凌郁之.洪邁著作系年考證[J].文獻,2000(02).也就是說在《云麓漫鈔》記載龍泉窯粉青釉色之前,“粉青”已經(jīng)是一個表達服飾顏色的詞語?!扒唷痹谙惹貢r就被確定為服飾顏色的五正色之一,見《禮記·玉藻》篇“衣正色,裳間色,非列采不入公門”以及孔穎達疏“正謂青、赤、黃、白、黑五方正色也”。[15]作為五正色之一的“青”指的是由藍草通過染色工藝得到的藍色,從先秦到宋元,在形容染織物的顏色時,“青”都是藍色的常用詞。[11]67所以《夷堅志》中的“粉青”指的是藍中顯粉白的顏色,是相對于深藍色而言的淺藍色。

        除《夷堅志》外,南宋王質(zhì)的《紹陶錄》中也有關(guān)于“粉青”的記載,見“翡翠兒”詞條:

        身粉青,背上一縷濃翠,觜紅,腹白,如飛流黃而大。小者為翠碧,巢先極高,后寖低,恐墮其雛。[16]

        《說文解字》對“翡翠”的釋義“翡,赤羽雀也,出鬰林。翠,青羽雀也,出鬰林”,段玉裁注:“釋鳥。翠鷸。郭曰。似燕。紺色。按鳥部鷸下不云翠鳥也?!盵13]138可知王質(zhì)所說的“翡翠兒”指的就是翠鳥,結(jié)合作者所處的地域、描述對象的外觀特征以及生活習性,基本符合《中國鳥類志》中對普通翠鳥的描述,“翡翠兒”指的就是在中國境內(nèi)最常見的普通翠鳥。[17]普通翠鳥羽色有藍色和綠色兩種,《紹陶錄》中“小者為翠碧”明顯指的是綠色羽毛的翠鳥,則相對應的“身粉青”指的就是藍色羽毛的翠鳥,所以在此文中“粉青”和《夷堅志》中的“粉青”含義接近,皆指藍中顯粉白的顏色。

        4.瓷器的粉青特征

        “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18]雖然在《云麓漫鈔》之前的《夷堅志》和《紹陶錄》中“粉青”都表示藍中顯粉白色,但對于形容瓷器顏色的“粉青”仍需細辨之。

        “粉青”除了用于描述龍泉窯外,還用于形容官窯、哥窯和汝窯,在此選取幾種有代表性的文獻記載予以分析。從表1中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在明初的《格古要論》里,“粉青”在國內(nèi)各窯口中還只是龍泉窯的專用詞語,從《清秘藏》開始,“粉青”用于形容官窯和哥窯的上品釉色,并在《遵生八箋》中將龍泉窯和官、哥窯的“粉青”并為一談,而在稍晚的《長物志》中則連汝窯的上品釉色也一并概括了,但在清代的《陶說》中,“粉青”又單用來描述官窯。通過觀察官窯、哥窯和汝窯的傳世品可以發(fā)現(xiàn),其被古文獻列為上品之“粉青”所代表的色度范圍跨度很大。前文已經(jīng)引證“青”可表示藍色、綠色,以及介于藍綠之間的顏色,即可表示一定色調(diào)范圍內(nèi)的顏色,那么“粉青”作為一個基于“青色”創(chuàng)造而來的詞語也可以表示一定的色調(diào)范圍,并且已經(jīng)考證在《云麓漫鈔》之前的兩處“粉青”都表示藍中顯粉白色,所以在上述文獻中將官窯、哥窯和汝窯上品都稱作“粉青”并沒有脫離“粉青”一詞的本義,只是不同文獻的著者對“粉青”一詞界定的色調(diào)范圍不同罷了。雖說如此,但古人對不同窯口瓷器的青色還是有所區(qū)分,比上述文獻年代稍晚些的《景德鎮(zhèn)陶錄》作了很好的總結(jié):

        表1 明清文獻“粉青”記載列表

        同一青瓷也,而柴窯、汝窯云青,其青則近淺藍色。官窯、內(nèi)窯、哥窯、東窯、湘窯等云青,其青則近淡碧色。

        汝窯瓷色,鎮(zhèn)廠所仿者,色青而淡,帶藍光,非近碧之粉青也?!端量肌分^汝窯瓷色,如哥而深,則誤認為青為近碧解矣。不知汝瓷所謂淡青色,實今之好月藍色。[1]209-210

        《景德鎮(zhèn)陶錄》把色調(diào)更偏藍色的汝瓷和仿汝瓷排除在“粉青”之外,而對“粉青”釉色解釋為淡碧色,直觀形象地闡釋了其含義。歷代文獻著作在概述龍泉窯瓷器顏色時多用表示綠色的形容詞,如《遵生八箋》“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zhì)薄,色甚蔥翠”;[6]160《景德鎮(zhèn)陶錄》“龍泉、章窯云青,其青則近翠色”[1]209等,可見從古至今,人們對龍泉窯的認知是一個釉色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的青瓷窯口,而當代考古發(fā)掘也證明確實如此。并且,在《云麓漫鈔》《格古要論》和《遵生八箋》對于龍泉窯青瓷的描述中,“粉青”都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色調(diào)存在,區(qū)別于翠青色、深青、淺青等其它龍泉窯釉色,其后關(guān)于龍泉窯粉青釉色記載的文獻幾乎是因循前人的觀點,并無太大創(chuàng)新。所以綜合以上,“粉青”之于龍泉窯青瓷,一直以來描述的都是綠中顯粉白、呈淺淡藍色調(diào)的釉色,辨識度很高(圖1中1號橙色圓圈內(nèi)的顏色接近瓷器中“粉青”的顏色范疇)。

        圖1 CIE色度圖

        5.屬于粉青范疇的器物

        2014年在慶元縣松源鎮(zhèn)會溪村開禧元年(1205年)胡纮妻吳氏墓出土了幾件龍泉窯青瓷,其中一件龍泉窯帶蓋梅瓶(圖2)造型美觀大方,釉色雖綠中顯粉白,但仍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該墓中出土的另一件器物花口盤(圖3)釉面溫潤如玉,相比上述龍泉窯帶蓋梅瓶而言,該瓶綠色調(diào)已不明顯,而是整體呈藍綠色,盤內(nèi)腹部積釉處尤其明顯。2002年麗水市下倉村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李垕妻姜氏墓出土的一件龍泉窯印牡丹紋盒(圖4),該盒盒身、蓋以字母口扣合,除子母口及外底無釉呈鐵黑色外,余處釉色乳濁瑩潤,在色澤方面則幾乎已經(jīng)偏離“綠”的主色調(diào),“粉”的效果突出,整器呈現(xiàn)明顯的淺藍色調(diào)。

        圖2 龍泉窯青釉帶蓋梅瓶

        圖3 龍泉窯青釉葵口盤

        圖4 龍泉窯青釉印牡丹紋盒

        瓷器燒制的本質(zhì)是一種化學變化,受囿于技術(shù)水平的歷史局限性,古代瓷器的制作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同一窯產(chǎn)品也往往呈現(xiàn)不同的色調(diào),加之釉色的演變在歷史上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故同一釉色范疇,其瓷器釉色的色調(diào)層次豐富,粉青和梅子青皆是如此。根據(jù)前文考證的粉青釉色特點,上述例舉的幾件龍泉窯青瓷均屬于粉青范疇。

        三、梅子青釉名考證及辨析

        1.梅子青的出處及演變途徑

        “梅子青”用來形容龍泉窯青瓷釉色,最早見于《南窯筆記》:“出宋處州,即名處州青瓷……龍泉釉色有梅子青、冬青色者,可與觀窯爭艷。間有紋片者,倶堪珍貴?!盵19]5609

        《南窯筆記》是由張九鉞撰寫,成書于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一部陶瓷札記類著作。[20]該書主要記述了清代早期景德鎮(zhèn)的制瓷工藝,對汝窯、官窯、龍泉窯等著名古窯口也有記載,“梅子青”一詞即出自龍泉窯這一條目。在此之前,“梅子青”并不是形容龍泉窯青瓷釉色,而是用來形容鈞窯青瓷釉色的,對于龍泉窯梅子青這一釉色的命名,我們可以對比古人對鈞瓷釉色前后描述上的變化從而窺知其演變途徑:

        《清秘藏》:“均州窯,紅若胭脂者為最,青若蔥翠色、紫若墨黑色者次之?!盵21]

        《遵生八箋》:“均州窯有朱砂紅、蔥翠青(俗所謂鸚哥綠)、茄皮紫,紅若胭脂、青若蔥翠、紫若墨黑?!盵6]161

        《陶成紀事碑記》:“……均釉,仿內(nèi)發(fā)舊器,梅桂紫(玫瑰紫)、海棠紅、茄花紫、梅子青、騾肝馬肺五種外,新得新紫、米色、天藍、窯變四種?!盵22]1162

        《清秘藏》為明人張應文所著,有學者考證,《清秘藏》應該是著于萬歷前期。[23]既如此,則成書年代當稍早于《遵生八箋》,《遵生八箋》中關(guān)于鈞瓷釉色的描述當是沿襲《清秘藏》中所載,同時還加入了“朱砂紅”“蔥翠青(鸚哥綠)”“茄皮紫”等鈞瓷釉色的俗稱?!蹲裆斯{》中這些關(guān)于鈞瓷釉色的俗稱在《陶成紀事碑記》中發(fā)生變化。唐英為清雍正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的協(xié)理官,是一名杰出的制瓷專家,在他的主持下,雍正時期的制瓷技術(shù)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4]其撰寫的《陶成紀事碑記》里記載了他在景德鎮(zhèn)御窯廠協(xié)理陶務的八年間成功燒制的五十七種色釉,仿制的鈞釉就是其中的品種之一?!胺聝?nèi)發(fā)舊器”證明唐英在仿制鈞釉時參考了宮廷的鈞瓷舊藏,加上唐英制瓷技藝高超,其對鈞瓷的熟悉程度要明顯高于作為藏書家、養(yǎng)生學家的高濂,對鈞瓷釉色的命名相對更加貼合實際:“海棠紅”取代了“朱砂紅”,“梅桂紫(玫瑰紫)、茄花紫”取代了 “茄皮紫”,蔥翠青的俗稱也由“鸚哥綠”變成了“梅子青”;《陶成紀事碑記》對仿龍泉釉的描述為“有深淺二種”,[22]1162沒有提及“梅子青”,而且《清秘藏》和《遵生八箋》在描述龍泉窯青瓷時均只使用了“色甚蔥翠”的說法,也沒有提及“梅子青”。由此可見,“梅子青”最開始是唐英用來形容鈞瓷釉色的俗稱,是由“蔥翠青”演變而來的另一種具象化叫法。在成書年代比《陶成紀事碑記》更晚的《南窯筆記》中,“梅子青”首次用來形容龍泉窯青瓷釉色,這可認為是日后人們逐漸接受龍泉窯青瓷這一命名的發(fā)端。

        2.梅子青的命名緣由

        對于《南窯筆記》使用“梅子青”來形容龍泉窯青瓷釉色的起源可作一番推測,可能存在兩種情況。其一為《南窯筆記》作者借用唐英形容鈞窯青瓷的“梅子青”來形容類似鈞窯青瓷“青若蔥翠”釉色的龍泉窯青瓷。據(jù)發(fā)掘者研究,在鈞窯劉家門遺址早期地層中出土了很多青瓷片,這些青瓷釉色純凈,透明度很高,玻璃質(zhì)感強,釉色較橄欖綠為淺,似翠綠而深,[25]這證實了《清秘藏》和《遵生八箋》中關(guān)于鈞窯青瓷釉色“青若蔥翠”,是鈞窯主要品種之一的記載符合實際。但《南窯筆記》中“均窯”條目所羅列的鈞瓷釉色有“大紅、玫瑰紫、驢肝、馬肺、月白、紅霞等色”,唯獨沒有青瓷釉色的記載,證明作者并不清楚鈞窯青瓷的存在,因此這種猜測可以排除。其二是《南窯筆記》的作者張冠李戴,誤把《陶成紀事碑記》中原本用于形容鈞窯青瓷的“梅子青”用來形容龍泉窯青瓷?!赌细G筆記》文中顯而易見的錯誤甚多,如“而景德陶之著名,則在于宋,蓋因陶工制‘景德’年號于器底,故天下咸知有景德之窯”“大概宣窯始有青花”等等,就“龍泉窯”這一條目的記載也有經(jīng)不起推敲的地方:

        出宋處州,即名處州青,傳錢王時造者,名越窯秘色,王甚寶之,用以為貴。其土質(zhì)堅白,釉色蔥翠,所謂“粉骨龍泉”是也,蓋龍泉由來久矣。唐陸龜蒙詩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此詠龍泉窯詩也。[19]5609

        其中把明顯是唐人陸龜蒙描述越窯的詩句誤認為是歌詠龍泉窯,這種論斷應是承自宋人莊綽在《雞肋編》中陳述的觀點:

        處州龍泉縣多佳樹,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26]

        經(jīng)當代學者考證,《雞肋編》中此段關(guān)于龍泉窯與秘色瓷的關(guān)系不實。[27]該段論述當是《南窯筆記》不經(jīng)考證沿襲前人觀點,將吳越錢氏進貢的秘色瓷誤認為是龍泉窯所產(chǎn)。以上種種均證明《南窯筆記》并不是一部嚴謹?shù)闹?,在這樣的前提下,加之長期以來龍泉窯青瓷遠比鈞窯青瓷影響更大,龍泉窯作為一個主色調(diào)為綠色的窯口深入人心,其作者張九鉞誤把原本形容鈞窯青瓷的“梅子青”用來形容龍泉窯青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梅子青命名的參照物

        古人的顏色詞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從實際出發(fā),逐漸才達到抽象的。[28]和海棠紅、茄花紫等顏色詞的命名相類,“梅子青”是一種俗稱,既是一種俗稱,則不難從字面理解其含義?!墩f文解字》對“梅”的釋義為“梅,枏也??墒场保斡癫米ⅲ骸啊谡倌蠐坑忻?、曹風其子在梅、小雅四月侯栗侯梅、無傳。而秦、陳乃訓為枏。此以見召南等之梅與秦、陳之梅判然二物。召南之梅今之酸果也。秦陳之梅今之楠樹也?!盵13]239《摽有梅》《鸤鳩》和《四月》均是《詩經(jīng)》中的篇章,可知“梅” 作為一種可食用的果實在先秦的時候就已有之。“梅子”一詞常見于宋代文人的詩詞中,如歐陽修《漁家傲·其四》“葉間梅子青如豆”、楊萬里《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濺齒牙”等。按現(xiàn)代的解釋,梅子是薔薇科杏屬果梅樹的果實,這種果樹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居多,結(jié)果的時間各地也略有不同。以浙江為例,四月中下旬到五月是青梅成熟的季節(jié),進入六月后,青梅進一步成熟變成黃梅。根據(jù)字面意思,梅子青指的是瓷器釉色具有像青梅季節(jié)梅子一般的青綠色澤(圖1中2號藍色圓圈內(nèi)的顏色接近瓷器中“梅子青”的顏色范疇)。

        4.“翠青色”就是“梅子青”

        作為宋代龍泉窯青瓷最具代表性釉色之一,梅子青釉色在《南窯筆記》之前的史志或詩書集中肯定會有記載,只是不以“梅子青”這種命名而已。從目前已知的資料來看,宋代的文獻記載并未涉及到“梅子青”,有元一代更是對龍泉窯青瓷罕有記載,更不必談釉色,所以只能從明代開始考證。明初《格古要論》對龍泉窯的描述為:

        古龍泉窯,今曰處器、青器、古青器。土脈細且薄,翠青色者貴。有粉青色者。有一等盆底有雙魚,盆外有銅掇環(huán)。體厚者,不甚佳。[4]1671

        前文已對“粉青”進行了詳細闡述,對于“翠青”,先查閱古籍中與“翠青”有關(guān)的釋義:

        《爾雅·釋鳥》:“翠,鷸?!盵29]

        《說文解字》:“翡翠。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盵13]138

        《逸周書·王會》:“倉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30]

        《郁金賦》:“葉萋萋兮翠青,英蘊蘊而金黃?!盵31]

        “翠”原本是名物詞,指的是一種羽毛為青色的水鳥,即翠鳥,并因其顏色鮮艷亮麗,翠鳥的羽毛很早就被人們用來作為裝飾品。和“粉青”一詞的創(chuàng)造方式一樣,“翠青”是由表示顏色的古語“青”和附加語“翠”組合而成,“翠”的詞性在這里發(fā)生變化,由名物詞變成形容詞,形容的是鮮艷亮麗的色澤,所以“翠青色”在瓷器釉色中指的是一種明亮的青綠之色。此外,“翠青”還出現(xiàn)在比《格古要論》更早的晉代傅玄詩《郁金賦》里,可見“翠青”作為顏色詞早已有之,在這里“翠青”正是用來形容郁金香葉子的青綠色澤,和“梅子青”所指代的青綠色澤恰相吻合。并且《格古要論》中評價龍泉窯青瓷“翠青色”在“粉青色”之上,根據(jù)龍泉窯青瓷品種的名貴程度,“翠青”也指向“梅子青”。根據(jù)考古發(fā)掘,被看成是南宋一代龍泉青瓷典型代表的“薄胎厚釉素面”青瓷(即“梅子青”)僅僅局限于龍泉南鄉(xiāng)之大窯、金村等少數(shù)幾處窯址,卻被當成是龍泉窯的代表,實屬歷史上人們認識的謬誤。[32]正是由于“梅子青”青瓷在龍泉窯中的產(chǎn)量非常稀少,物以稀為貴,作為收藏大家的曹昭感慨“翠青色者貴”也就不足為奇,再加上對“翠青色”一詞的字面解析,可知《格古要論》中記載的“翠青色”指的就是當代人們所理解的“梅子青”釉色。在《格古要論》之后的文獻,關(guān)于龍泉窯青瓷“翠青色”的記載基本承自《格古要論》的觀點,幾乎都是將“翠青色”“粉青色”兩種顏色相談并論,只要提及“粉青色”則必有“翠青色”伴隨,描述基本大同小異,出入不大。

        5.屬于梅子青范疇的器物

        龍泉窯火綿延千年,在各個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的工藝特點。當代學界對龍泉窯產(chǎn)品的分期研究均認為南宋中后期至元初是龍泉窯工藝技術(shù)成就最高的時期,[33-35]薄胎厚釉瓷器正是在這一階段被大量制作出來,為世所稱頌。通過觀察這個階段出土的龍泉窯瓷器,可以看到除了綠中顯粉白的粉青釉瓷器之外,還有另一類釉色明顯不同于粉青色的瓷器,這類瓷器釉層豐厚、色澤青綠,符合“梅子青”的特征。南宋咸淳十年史繩祖與繼配楊氏合葬墓中出土的一個青釉束口碗(圖5),該碗厚腴溫潤,釉色青綠。這種青綠色澤的紀年器相繼在龍泉窯考古發(fā)掘中被發(fā)現(xiàn),如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葉夢登妻潘氏墓出土的青瓷蓮瓣碗(圖6),綠色調(diào)比束口碗稍淺一些。收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一個南宋龍泉窯青釉花口碗(圖7),因修復局部破裂的鋦釘形狀如螞蟥,被日本人稱之為“螞蝗絆”。此碗釉質(zhì)勻凈剔透,就釉色來說,比上述梅子青瓷器色調(diào)更淺,但也已經(jīng)脫離了“粉”的質(zhì)感和色調(diào),屬于梅子青釉的范疇。

        圖5 龍泉窯青釉束口碗

        圖6 龍泉窯青釉蓮瓣碗

        圖7 龍泉窯青釉花口碗(螞蝗絆)

        四、小結(jié)

        綜上所述,基于“粉”為附加語、“青”為中心語創(chuàng)造而來的“粉青”一詞兼具了二者的內(nèi)涵,可以表示綠色、藍色及其深淺變化的一系列顏色,古代服飾、動物和瓷器中的“粉青”印證了其豐富的色調(diào)范圍。歷代文獻對瓷器“粉青”色調(diào)的定義也不盡一致,但通過文獻的對比分析可以推斷出“粉青”之于龍泉窯青瓷是一種綠中顯粉白、呈淺淡藍色調(diào)的釉色,明顯區(qū)別于其他色調(diào)。從《清秘藏》中的“青若蔥翠”到《遵生八箋》中的“蔥翠青(鸚哥綠)”,再到《陶成紀事碑記》中的“梅子青”,用于形容鈞瓷釉色的名稱在明清文獻中逐步演變,最終被《南窯筆記》的作者誤用來形容龍泉窯青瓷,自此“梅子青”逐漸成為了龍泉窯青瓷的專屬釉名。通過對“翠青”這一顏色詞的字面含義及其在文獻記載中的內(nèi)涵進行解析,認為包括《格古要論》在內(nèi)的歷代文獻所記載的“翠青色”就是當代人們所理解的“梅子青”。因此,對龍泉窯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釉名內(nèi)涵進行考辨,其關(guān)鍵在于發(fā)掘釉名作為顏色詞的本質(zhì)和梳理關(guān)于龍泉窯青瓷釉色的歷代文獻記載。

        圖片來源:

        圖2、3、4、6、7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卷三風行天下》。

        圖5 衢州市博物館官網(wǎng)。

        国语少妇高潮对白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性瑜伽|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毛片av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无码区| 色丁香色婷婷|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的| 国产传媒剧情久久久av|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首页| 国产流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男女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 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麻豆 | 久久久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 一级无码啪啪|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98bb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少妇下面好爽好紧好湿一区二区 |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水蜜桃一二二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夜夜综合网|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老熟妇精品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都市校园激情另类| 中文字幕亚洲中文第一|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热热久久超碰精品中文字幕 | 青青草精品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