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倩
評價類試題一般要求學生對某一觀點或人物的言行進行分析評價,要求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能夠對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隨著評價類試題的不斷演化與發(fā)展,其形式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目前,評價類試題常見的命題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價值判斷,二是辨別與分析,三是言行評析。
類型一、價值判斷類
價值判斷題是道德與法治各種階段測試或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常見的題型,也是山東省部分地市近幾年學業(yè)水平測試中的必考題型。此類試題可分為完全正確型和完全錯誤型兩類。
解答這類試題,可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審題意,辨題旨,判斷正誤。解答這類試題,作出正確判斷是說理的前提和基礎,判斷一旦失誤就會“全盤皆輸”。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對材料所給出的人物的價值取向或行為作出準確判斷。
第二步:明理由,找根據(jù),回歸教材。在正確判斷的基礎上,運用教材知識說明材料所給出的人物的價值取向或行為正確或錯誤的理由。這是解答價值判斷題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第三步:擺觀點,查缺漏,完善答案。答案要詳略得當、言簡意賅、要點明確、條理清晰,注意運用學科術語作答,切忌自編自造、長篇大論。
例1.(2023·山東德州)價值判斷(下面的敘述中,包含一定的價值標準或者是行為選擇,請予以判斷,寫明“正確”或“錯誤”,并簡要說明理由)
2022年9月,孫某外出游玩時看到一株槭葉鐵線蓮,明知其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仍將其移植回家。
判斷:()
理由: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首先判斷孫某的行為錯誤,其次分析其錯誤的原因。孫某“明知其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仍將其移植回家”,其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然后表明正確的觀點:我們應增強法律意識,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參考答案:錯誤。理由:孫某的行為是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我們應增強法律意識,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類型二、辨別與分析類
此類試題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中人物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這類試題,題目給出的觀點可分為觀點完全正確類、觀點完全錯誤類和觀點片面類三種。解答這類試題必須“三步走”。
第一步:找準“辨點”。認清要辨別的是什么,分層辨別正誤,這是關鍵的一步。如果不分層,可能會遺漏知識點;如果判斷不準,后面的分析就會做無用功。
第二步,重點在“析”。要分析清楚為什么是正確的或者為什么是錯誤的,這是解題的重點所在。
第三步,總結評價。在辨是非、明對錯、析事理的基礎上,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得出總結評價,亮明自己的觀點,或指明正確觀點的意義,或揭露錯誤觀點的實質(zhì)和危害,或說明我們應該怎樣做,以達到照應題目、深化主題的功效。
例2.(2023·河南)學校附近的路口經(jīng)常擁堵,還發(fā)生過幾起交通事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中學生小治發(fā)現(xiàn)上述情況是由于南北方向的交通信號燈時間設置不合理造成的,于是他給交通管理部門寫信反映情況,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很快,交通管理部門做出了調(diào)整,擁堵情況得到了改善。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后,同學小丁對小治說:“中學生專心學習就行了,不應該操心校園外的事。”
聯(lián)系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結合材料對小丁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
思路點撥: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習伴成長、培養(yǎng)批判精神、參與民主生活、服務社會等知識。解答本題時,首先要找準“辨點”:“中學生專心學習就行了,不應該操心校園外的事”;其次,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此觀點是錯誤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薄耙哂信芯瘛薄耙e極行使監(jiān)督權”“要服務社會”;最后再整理信息,綜合概括回答。
參考答案:小丁的觀點是錯誤的。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中學生應該專心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但是,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學習。
小治發(fā)現(xiàn)并提出交通信號燈時間設置的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表現(xiàn);為社會規(guī)則的改進和完善提供方案,行使了監(jiān)督權,是民主意識較強的表現(xiàn);為道路交通暢通與安全貢獻了智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他的做法是親社會行為。小治在此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體驗、感悟、經(jīng)驗,也是有意義的學習收獲。
所以,中學生應正確看待學習,既要積極面對當下的校園學習生活,也要重視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道德境界,實現(xiàn)人生價值。
類型三、言行評析類
解答這類行為評析題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步,明確標準。判斷之前,我們應明確評析標準。常見的評析標準應是相關的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國策等方面的基本觀點和基本道理。
第二步,說明理由。要針對題目中的正確或錯誤言行,根據(jù)評析標準進行分析說明,找出它們正確或錯誤的原因。
第三步,表明態(tài)度。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闡明自己的正確觀點,提出正確的做法。如果是正確的言行應指出“我們應進一步……”“我們應繼續(xù)……”;如果是錯誤的言行應指出“正確的做法(觀點)應是……”。在組織答案要點時應簡明扼要、點到為止,不要過于復雜。
例3.(2023·廣東·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案例分析】中學生小東和小南假期結伴游玩,途經(jīng)某軍事基地,小東拿出相機準備拍照,小南提醒他軍事基地禁止拍照,小東邊拍邊說:“拍幾張照片沒什么大不了的,作為好朋友你要幫我保守秘密?!?/p>
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東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
思路點撥:解答時,首先針對小東“拍幾張照片沒什么大不了的”的觀點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其次分別針對此觀點運用教材知識說明其“為什么對”或“為什么錯”。學生應首先認識到此觀點是錯誤的,理由可結合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等方面來回答。
參考答案:小東的說法錯誤。①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定,我們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獲得安全感,進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安全有保障,經(jīng)濟社會才能不斷發(fā)展,國家才能更加繁榮富強。維護國家全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小東的做法危害了國家安全,是違法行為。②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講義氣”“夠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其實,當朋友誤入歧途,不予規(guī)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因此,小南要阻止小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