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妮絲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面臨著學習壓力、社交挑戰(zhàn)和自我認同探索等問題。在這個時期,良好的親子關系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然而,親子溝通問題常常成為阻礙家庭和諧的主要因素。為了改善親子溝通,加強家庭功能以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本文將結合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理論和技術,探討其在高中親子溝通沙龍中的應用,以期為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理念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理論認為,家庭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相互依存的系統(tǒng),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和情感相互影響,形成家庭的動態(tài)和穩(wěn)定性。如果遇到一定程度的困惑和混亂,大多數(shù)家庭會重新調整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改變規(guī)則和限制,從而達到家庭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平衡。一個人出現(xiàn)了問題,并不完全是因為個體本身,而是家庭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狀況。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重視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其目的與重點在于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多層次、動態(tài)的、有組織的改善過程。通過“擾動”使家庭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進而促使個人產生相應的變化。
二、傳統(tǒng)家長培訓模式的限制
以家長培訓為主要形式的講座、沙龍,是現(xiàn)行最常用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培訓以指導家長為主,聚焦于家長自身的溝通方式。但是,在培訓時帶來的互動體驗和反思,一旦遷移應用到現(xiàn)實的親子互動中,往往顯得困難重重。現(xiàn)實情景的轉換、孩子出其不意的回應,讓家長難以立刻運用新模式來熟練應對,培訓的效果難以在現(xiàn)實中體現(xiàn)。
親子溝通、親子關系,是通過雙方一來一回的互動來建立的。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理念秉持 “家庭系統(tǒng)觀”。親子溝通沙龍是由孩子和家長一起參加的活動,其目的是提供一個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將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運用到親子溝通沙龍中,從家庭人文環(huán)境和親子雙方著手,在沙龍現(xiàn)場擾動家庭原有的互動模式,看到家庭與個體的相互影響,建立全新的觀念,形成新的互動模式和良性規(guī)則,從而對家庭關系進行重構。
三、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理論在高中親子溝通沙龍中的可行性
(一)高中生的心智發(fā)展水平,能支持他們從系統(tǒng)的角度理解親子關系
高中生處于形式運算階段,是認知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在此階段,他們能夠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為理解親子關系提供基礎。高中生同時具備反思和批判思維能力。他們能夠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并得出經驗教訓。通過系統(tǒng)思維,他們可以評估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判斷互動模式是否健康、是否有利于家庭系統(tǒng)的發(fā)展,進而能夠主動提出改善親子關系的建議。
(二)親子互動以情境化的方式呈現(xiàn),更有利于家庭對系統(tǒng)互動的體察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認為:“將障礙、癥狀或者問題情境化,是系統(tǒng)式方法的核心元素?!睂栴}和解決方案置于情境中考慮,設法在他們現(xiàn)在與過去的情景中看待問題,是一種積極嘗試。
情境化的親子互動在親子沙龍中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互動,更提供了認知和情感反饋。期間,家庭成員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家庭系統(tǒng)中的角色和身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其他成員的影響,進而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親子關系,幫助家庭成員更深入地理解家庭系統(tǒng)的運作方式,并促進家庭系統(tǒng)互動的體察和改善。
(三)擾動常規(guī)模式,建立新的互動模式
家庭中的親子互動通常會受到日常生活的約束和固定互動模式的影響。沙龍?zhí)峁┝艘粋€打破這種常規(guī)模式的機會,參與者可以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角色中展現(xiàn)自己的各個方面。這種擾動可以幫助家庭成員重新審視和認識彼此,打破沉默和隔閡,為建立新的互動模式創(chuàng)造了機會。
通過游戲、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方式展開互動,家庭成員能學習和實踐更有效的溝通技巧,如傾聽、表達情感和解決沖突,有助于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和信任,開啟新的溝通途徑,促進積極和支持性的親子關系,提升親子溝通的質量。
(四)幫助家庭挖掘內部的積極資源,為家庭賦能
家庭成員往往太過關注問題和沖突,而忽視了他們內部的積極資源(包括成員之間的愛、理解、支持、信任、共同價值觀等),導致資源被掩蓋或未被充分利用。通過引導家庭成員認識和認可這些積極資源,可以提升他們對親子關系潛力的認識。沙龍主持人可以通過提問、反思和引導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家庭成員發(fā)掘和運用積極資源。
(五)能為家庭系統(tǒng)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傳統(tǒng)的家長培訓可能只關注特定的問題或行為,而忽視了家庭系統(tǒng)中的其他影響因素。通過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理論指導,親子溝通沙龍能夠更加全面地考慮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互動模式、家庭結構等因素。這種全面的視角能夠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角色和責任,以及個人行為對整個家庭系統(tǒng)的影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期望,改善溝通,促進共同目標的達成。這種合作性的親子互動有助于建立更加積極和支持性的家庭氛圍,促進親子關系的改善,同時也為親子關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加綜合和有效的支持框架。
四、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工具和技術在高中親子溝通沙龍中的應用
(一)繪制家庭發(fā)展時間線
通過幫助家庭成員回顧和記錄重要事件和轉折點,構建一個家庭發(fā)展時間表。時間表包括家庭成員的關系變化、生活事件、重要決策等(見圖1)。
通過回顧家庭歷史,分享家庭故事(包括重要的挑戰(zhàn)、成就和困境),引導家庭成員分享自己對家庭歷史重要事件的看法和感受,理解彼此在不同時間段的需求和挑戰(zhàn),反思故事對他們個人和整個家庭的意義,以及任何可能的成長和學習機會,認識到每個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和經歷的變化,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理解。這種共同回顧和對話有助于建立親子之間更加開放和支持性的溝通模式,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感和歸屬感。
(二)資源取向
資源取向是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重大的理論變化,強調“問題”的功能意義,以及問題攜帶者的健康資源,促進個體自立,開發(fā)主動影響“問題”的責任能力。資源取向是一種與缺陷取向截然不同的方法,它強調的是對問題背后潛在的資源和機會的關注,而不是僅僅專注于問題本身的缺陷或限制。它鼓勵我們從資源的角度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和新途徑。例如,借助資源取向的態(tài)度,我們可以探討經歷中考和考上高中對個體和家庭的功能和意義是什么。通過這種思維交換,個體和家庭可以在入學不適等壓力下解除自責和無助感。同時,這種理解也為重新構建系統(tǒng)內的互動提供了可能性,促進獲取新信息以解決問題?,F(xiàn)有以下提問句式可供參考。
面對中考壓力,家中讓你感到溫暖的是什么?
在家庭中,誰能理解你的感受?誰對你的支持最大?
你的家庭是如何團結一致來應對中考壓力的?
考上高中后,你最想回憶的一段經歷是什么?
經歷中考后,你和家人在這段經歷中的收獲有哪些?
考上高中后,你估計家中最大的變化可能是什么?
(三)循環(huán)提問
循環(huán)提問是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最核心的技術,它是對描述和模式提問,而不是對事件本身提問。循環(huán)提問的理論假設是:一個癥狀或問題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一個過程,是通過不同人的行為和交流被塑造的。例如,當我們在給成績不佳的孩子提供心理支持時,除了關注個體承受的壓力外,還應關注家庭成員對這種壓力的描述。這有助于我們理解家庭內人際關系系統(tǒng)與壓力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關注,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關于家庭中問題解決的新信息,并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具體可以嘗試以下提問。
面對成績不佳的問題,父母和你有什么不同的應對方法?(對行為的差異提問)
面對成績不佳的問題,家里誰最緊張,誰最不緊張?(對情緒的差異提問)
在家庭中,誰最理解你,誰最不理解你?(對關系的差異提問)
你認為孩子面對成績不佳的行為背后,是怎樣的情緒?你怎么理解這些情緒表現(xiàn)?(對問題的解釋進行提問)
在家庭中,現(xiàn)在與初中孩子成績不錯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前后差異的提問)
(四)家庭雕塑
請每個家庭成員像雕塑一樣擺出一個靜止的姿態(tài),不用講話,只是呈現(xiàn)這個畫面,不同的成員之間就會構成一個位置關系。這是關系的一種外化表達。在這個雕塑里,通過距離遠近、高度差和朝向等非語言的表達方式,了解關系中的親密度、權利差異、主動或回避,更直觀地感受關系的互動模式,看見關系的深度連接。
例如,請家庭成員擺出最常見的家庭互動姿態(tài)。有的家庭是背對背地各自活動,有的家庭是媽媽和孩子站在一起,爸爸在高高的遠處凝視他們。在擺出現(xiàn)狀后,接著請家庭成員分別擺出:孩子、父親、母親最希望看到家庭互動姿態(tài)。通過前后姿態(tài)的對比,分享彼此的觀點、感受和期望,感受微妙的關系變化,澄清彼此的誤會,重新解讀舊有的模式,對互動關系構建新的理解與認知,增進親子之間的聯(lián)結和互動。
(五)改釋
改釋是在系統(tǒng)層面對被視為有問題的行為、體驗或互動模式進行重新評估的過程。通過意義改釋、背景改釋和內容改釋,改釋旨在使用不同的實踐方式打破當前的互動模式,提供新的視角拓展對問題的理解,并獲取新的信息。例如針對入學不適應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進行如下改釋。
來到新集體的落差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我價值的標準、學習成績的意義、合理比較的重要性(意義改釋);
能激發(fā)我們家庭的適應性、靈活性和合作性(意義改釋);
進入高中后,所采取的反思和調整,大大提高了我應對逆境的邏輯性和堅韌性(內容改釋);
升上高中后,現(xiàn)狀倒逼我們了解更多的跟高中學習、高考有關的信息(背景改釋);
媽媽的緊張和恐慌,讓我看到她對我學習在意背后的意圖(意義改釋);
看到孩子努力學習又很受挫的樣子,突然很心疼他(背景改釋、意義改釋)。
五、討論與總結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理論在親子溝通沙龍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優(yōu)勢。
第一,提供理論框架。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指導,幫助教師和家長更好地理解家庭系統(tǒng)的互動和動態(tài)特征,有助于分析和改善親子關系。
第二,強調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將親子關系視為一個動態(tài)的系統(tǒng),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關系,使親子溝通活動能夠全面而有效地促進家庭功能的提升。
第三,注重整體性。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關注整個家庭系統(tǒng)的健康與平衡,通過親子溝通系列活動,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共同探索家庭的價值觀、目標和規(guī)則,促進共識的形成。
第四,強調互動和情感表達。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重視家庭成員的情感表達和互動,親子溝通系列活動可以提供情感表達的機會和技巧,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時期,通過以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為指導的親子溝通沙龍,我們能夠為高中生和家長提供一個促進真實、開放和溫暖溝通的平臺。這有助于加強親子間的情感聯(lián)系,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共識,并提升家庭的功能性和穩(wěn)定性。此外,應用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的方法,還可以拓展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和途徑,從而彌補傳統(tǒng)家長培訓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趙旭東,宣煦.“資源取向”家庭治療的操作技術[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9(2):119-121.
[2]阿里斯特·馮·施利佩. 系統(tǒng)治療與咨詢教科書[M]. 史靖宇,趙旭東,盛曉春,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3]陳發(fā)展,趙旭東.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大眾心理支持[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441.
[4]王俊敏,梁曉燕,李向青,等. 系統(tǒng)家庭治療理論在青少年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構想[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5):11-13.
[5]安德雷亞斯·弗利斯?jié)蔂?,瑞納·史汶. 系統(tǒng)式心理治療工作手冊[M]. 呂文瑞,任潔,王素華,等譯.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