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晨希
汽車緩緩地行駛在山路上,這里的空氣都是好聞的,混雜著松樹和竹子的清香,從樹葉間漏下來的光斑,形成了稀稀疏疏的光影。
到了半山腰,突然一片烏云飄到了我們頭頂上,緊接著雷聲滾滾,雨馬上就要來了,而遠處海灘卻還是晴空萬里。爸爸說這是因為太姥山擁有自己獨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山上水汽大,雨水也就多。
霧氣很快上來了。這時,遠處的夫妻峰和迎客峰都籠罩在縹緲的白紗之中,就像仙境一樣,隱隱約約,若隱若現(xiàn),真是奇觀。
我在山上待了兩天,除了多變的天氣,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太姥山的石頭和洞穴。
先說說太姥山上的石頭吧!山上怪石嶙峋,巧奪天工,更奇怪的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石頭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有些石頭正反面看截然不同。比如說“夫妻峰”,正面看像一對夫妻擁抱在一起,而從背面看就變成了一個和尚。又如“龜蛇相會”,遠遠望去,是一只龜伸長了脖子,露出頭部,走了幾步再看,這只龜就縮成了一個圓球。再如“仙翁對弈”“九鯉朝天”“金龜爬壁”“河馬嘯天”等,也都隨時變樣,變幻莫測。我還給好多石頭起了名字。在爬上仙橋棧道的時候,我看到一塊石頭長得很像嘴巴鼓鼓、蹲著的青蛙,我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作“青蛙跳水”。
再說洞,這里洞穴極多,隨處可見“一線天”,偶有一道光從開裂的巖石上空照下來,就像一道白線,這名字取得真恰當。我還游玩了通天洞、藍溪澗、七星洞等,最好玩的是葫蘆洞。進了洞穴,就像進入了天然冰箱。這里古洞含風,幽深無比。有些洞穴只容一人通過;有些洞穴需開著手電筒照亮;有些洞穴你不得不彎下腰,蹲著走。洞里的山泉水一滴一滴從巖壁上流下來,匯成了一道道清溪。溪水清澈見底,冰冷刺骨,真是避暑勝地。
傍晚時候,云霧散去了,夕陽折射下來,走在山里,路旁豐厚的腐殖土里,隨處可見各種菌子,紅的、黃的、白的,散發(fā)出獨特的菌子氣味,好聞極了。
(指導教師林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