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元智能理論與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思想和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不謀而合,同時與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相適應。在心理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自我,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心理教師開展“精彩人生,多元智能來助力”主題課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和親身體驗8種多元智能,感知自身智能發(fā)展情況,將認識自我與生涯規(guī)劃相融合,增強學生培養(yǎng)多元智能的意識,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初中生;認識自我;生涯規(guī)劃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對自我的認識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外在評價和與他人比較,容易自我懷疑,產生自卑心理,這不利于初中生確立合適的生涯規(guī)劃方向。同時,初中生對自我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例如僅根據成績、周圍人的看法等來評價自己,而忽視了自身的性格、行為表現、技能等其他方面。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類的智能不僅能通過智商來衡量,而是存在多個獨立的智能類型。根據他的理論,目前確定了八種主要的智能類型,包括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這些智能類型在每一個個體身上的發(fā)展程度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智能組合。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了每個人的多樣性和潛能的發(fā)展,對于教育和培養(yǎng)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習有利于初中生形成多維發(fā)展的評價觀,從多方面觀察、分析和評價自身的優(yōu)勢和弱勢,更全面地認識自我,確定合適的生涯規(guī)劃目標。
一、培養(yǎng)學生認識自我與生涯規(guī)劃的理論依據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認識自我和升學擇業(yè)均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培養(yǎng)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樹立早期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等。在初中心理健康活動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的學習和體驗,既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自我,促進其客觀地自我評價,又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多種職業(yè)所需能力,為學生培養(yǎng)自身能力、制定生涯目標提供參考和指導。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的往往不是單一能力,而是多種能力協同合作。學生能夠從多元智能的角度出發(fā)逐步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對其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實現個人發(fā)展均有積極意義。因此,筆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設計了“精彩人生,多元智能來助力”主題心理課。
二、“精彩人生,多元智能來助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第一,學生能夠列出8種多元智能,并說出自己想從事的職業(yè)需要培養(yǎng)哪些多元智能。
第二,通過多媒體、游戲和練習,學生能夠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與弱勢多元智能,并獲得培養(yǎng)多元智能的練習方法。
第三,學生通過增加對自我的認識,提升自信,悅納自我,并激發(fā)培養(yǎng)弱勢多元智能的興趣和內在動力。
(二)教學流程
本課程設計共4個課時。課時1為導入主題,主題活動之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課時2為主題活動之空間智能、自然智能、音樂智能;課時3為主題活動之身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課時4為主題活動回顧,實踐應用。
1.導入主題
教師拋出問題“你覺得自己在什么方面的表現更突出?比如文明禮貌、學習、運動、手工、繪畫、唱歌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導入主題——多元智能,并將學生的回答與多元智能結合。例如,有的學生擅長跑步,則代表其身體動覺智能有優(yōu)勢。
2.多元智能主題活動
教師先逐一向學生介紹8種多元智能的含義,再通過練習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多元智能,既讓學生體會到練習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又使其感知自己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情況,并激發(fā)其對多元智能的興趣和培養(yǎng)動力。
(1)語言智能
①導入
播放著名作家的介紹視頻,請學生猜測作家的哪方面智能比較有優(yōu)勢。
②知識傳達
語言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掌握豐富的詞匯,能言善道;能運用口頭語言和文字準確地表達想法、創(chuàng)作、記憶信息或說服別人等。
③練習訓練
繞口令:教師出示3則繞口令,讓學生在練習了3分鐘后進行展示。
班級辯論賽:選擇比較貼近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辯題,將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兩組,教師主持辯論賽。
師:辯題是“這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正方——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因為長得好看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喜愛。反方——這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人品是決定別人和自己交往的關鍵。
(2)邏輯數學智能
①導入
請學生計算一道數學題——13、24、37、?、69、88,說出“?”代表的數字,并思考做數學題時需要用到哪一種多元智能。
②知識傳達
邏輯數學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對邏輯推理或數字具有高度的興趣與靈敏度;能運用數學計算、邏輯思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能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因果與相互關系等。
③練習訓練
數字書寫:5分鐘內,學生需要排除外界干擾(書寫過程中教師會播放一段綜藝視頻),在白紙上書寫從1~100的數字,寫錯即停筆,觀察自己能夠寫到數字幾。
撲克推理:有15張撲克牌,已知其中2張分別是8和9,每相鄰3張牌的數字總和都是21,請學生推算出其他牌的數字。
(3)空間智能
①導入
請學生觀察平面圖,找出它對應哪一個立體圖形,并思考解答這道題需要用到哪種多元智能。
②知識傳達
空間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能借由設計、繪圖或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內在的想法;對色彩、線條、形狀、空間及彼此的關系具有敏感性;能將視覺和空間的想法在腦海中立體化;具有方向感等。
③練習訓練
請學生根據平時在學校行走時看到的建筑物方位,畫出學校的平面圖。
(4)自然智能
①導入
展示常見的花草植物,讓學生辨別是哪個季節(jié)的什么植物,并提問辨別時需要用到哪種多元智能。
②知識傳達
自然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能覺察自然情景的變化,并表達對自然關懷的行動;能熟練分辨動、植物的種類、特征,以及能說出不同物種間的關系;喜歡照顧花草、樹木與動物等。
③練習訓練
課前安排學生收集一片落葉用于課堂觀察。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手中落葉有什么特別之處,并和大家分享。
生1:這片樹葉是土黃色的,還有一點兒綠色,摸起來很干,有點兒脆,上面有一些清晰的脈絡,應該是自然脫落的。
(5)音樂智能
①導入
播放鋼琴家的獨奏視頻以及改編歌曲片段,提問視頻中所展示的是什么智能。
②知識傳達
音樂智能具體表現包括:能很快記住聽過的歌曲或樂曲曲調;能彈奏樂器、欣賞或創(chuàng)作音樂;會運用音樂來思考、學習及表達。
③練習訓練
全班學生分成2~3組開展比賽,分為樂器題(聽音辨樂器)、經典音樂題(從六年級和七年級的音樂課本中挑選經典歌曲,播放伴奏,辨別歌曲名)以及流行音樂題(提前向學生收集喜愛的流行歌曲,播放伴奏,辨別歌曲名),最終答對題目最多的小組可獲得小禮品。
(6)身體動覺智能
①導入
播放舞蹈《雀之靈》片段以及籃球職業(yè)聯賽名場面視頻,提問視頻中所展示的是什么智能。
②知識傳達
身體動覺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具有特殊的身體技巧,例如協調性、平衡性、敏捷性、力量、彈性和速度等;能精準模仿他人的動作或臉部表情等。
③練習訓練
請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身體動覺智能有優(yōu)勢的人。
生2:我覺得張同學的身體動覺智能很有優(yōu)勢,因為他是體育委員,校運會的時候跳高拿了第一名。
模仿表情包做表情。
(7)人際智能
①導入
播放短片《同理心》,提問短片中所展示的是什么智能。
②知識傳達
人際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能運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與他人進行溝通;能傾聽他人的想法,為他人著想,樂于幫助他人;善于規(guī)劃、組織、實踐,能運用技巧解決人際紛爭。
③練習訓練
教師出示關于情緒的詞語,請一名學生背對詞語作為猜測者,其余學生作出相應的動作或表情。最后,提問作為猜測者的學生,如何能夠猜出同伴表達的詞語。
生3:根據同學的表情和動作,比如表示難過,我會看到大家的眉毛斜著,嘴角向下,有些同學還作出了擦淚的動作。
(8)自我認知智能
①導入
教師展示一篇日記,內容是關于小華一天的生活、學習和反思,提問這篇日記體現了小華哪方面的優(yōu)勢智能。
②知識傳達
自我認知智能的具體表現包括:對自己有所了解,能有效處理個人的問題,調適自己的生活;做到常常自我省思、自我評估,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通過寫日記、札記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③練習訓練
請學生思考并寫出自己的3~5個優(yōu)點和缺點。結合本課程內容,寫一寫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yè)。
3.實踐應用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每一種職業(yè)都有其所需要的多元智能,并展示多種職業(yè),讓學生思考這些職業(yè)所需優(yōu)勢智能有哪些。例如,外交官需要出色的語言智能、人際智能、邏輯數學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農民需要出色的自然智能、身體動覺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最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yè)需要哪些多元智能。
師:我們可以發(fā)現,每一個職業(yè)都有一個共同點——自我認知智能。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越深入、越清晰,就越有自信和自尊,從而悅納自我,應對個人問題更加游刃有余,也更有利于自身其他多元智能的發(fā)展。因此,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有助于提升自我認知智能。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們想從事的職業(yè)需要哪些多元智能呢?
生4:我想從事的是醫(yī)生。因為醫(yī)生要學習很多知識,要跟病人打交道,要進行手術,所以需要語言智能、人際智能、身體動覺智能。此外,醫(yī)生需要反省自己的診治工作是否正確,所以還需要自我認知智能。
4.總結升華
在學生分享本節(jié)課的收獲后,教師歸納本節(jié)課的重點,并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掘自己身上的優(yōu)勢多元智能,鼓勵學生繼續(xù)加強弱勢多元智能,一步一步靠近生涯目標。
三、教學反思
第一,本教學設計采用了總導入和分導入結合的方式。教師先拋出問題,引入多元智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考自身能力的方向和思路。在學習每一種多元智能之前,均設置分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視頻、圖片、題目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關注。
第二,除了認識8種多元智能的含義,教師還針對每一種多元智能設計了1或2個有趣的練習,例如趣味數學題、辯論賽和分組競賽等。學生只有親身體驗和真實地應用各種多元智能,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們,并產生培養(yǎng)多元智能的意識和動力。在應用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自己掌握某一種多元智能的程度,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智能和弱勢智能,更全面地認識自我。
第三,教師設計學習單,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記錄生活、學習中的實踐情況,更直觀地看到自己在多元智能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強化學生對優(yōu)勢智能的發(fā)揮,增強其弱勢智能;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單及實際表現,開展多元化評價,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多元智能發(fā)展的認識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孫立軍,焦嵐,呂彬江.多元智力理論對青少年教育的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07(12).
[2]劉永和.核心素養(yǎng):素質教育的當下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17(2).
[3]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新視野[M].沈致隆,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趙昆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