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茹 牛雨雨
自康熙朝確定王府墳塋規(guī)制起,除皇帝額外恩典外,多數(shù)園寢循定制興建,在清代宗室、公主園寢研究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園寢規(guī)模、建筑配置與皇帝本人意見有直接關系,宗室、公主的地位或與皇帝親疏關系都有可能影響到園寢的規(guī)模[2]。
園寢具體選址,首先是通曉風水官員對備選之地的生態(tài)和景觀的全面評價,這個過程是由宏觀至微觀、整體至局部的全面考量,接下來風水師就所選福地周圍山水形勢和局部生態(tài)進行綜合考察,由龍、砂、水、穴等主要要素出發(fā),并結合該區(qū)域地理水系和植被狀況,對細節(jié)詳細考察,如詳細描繪后靠山、前朝案、左右砂山等周圍山巒形勢,同時,園寢內需草木榮茂,以示生氣勃發(fā),園寢竣工之后種植大量樹木,既滿足“以瞻觀仰”的視覺需求,豐富景觀空間層次,又可改善小氣候。儀樹通常提前選好,異地種植培育,分期移栽。通曉風水官員在對福地周圍景觀、生態(tài)等因素總體考察后,按照風水學說的方法“點穴”“立向”?!包c穴”是選址流程中的重頭,所選擇的“穴心”是整個園寢建筑組群中最為關鍵的核心位置,既是日后親王、公主等棺槨的位置,又是園寢建筑施工的基準點;“立向”即確定福地山向,這一步驟是為梳理周圍山峰如靠山和朝山、案山的對景關系。部分樣式雷圖紙中有一條穿越整個福地的直線便是立向線,這條線也是將來建筑組群的中軸線,附近所有的山巒形勢和建筑布局由確定的山向來組織和統(tǒng)領。
選址過程中,需將地面上的雜草等障礙物清除,用志樁(即木樁)和白灰將風水司員所確定的山向和穴心標出,再以穴心為原點,垂直于山向畫線,建立正交坐標系,園寢穴心處立志樁以示標志,圖紙上此處標有“壽”字,從穴心建立正交坐標系并丈量穴心到四邊方位距離,如穴心至山腳、道路、車道、河流等處距離,將測量數(shù)據記錄在風水形勢圖中;相定穴位之后,進一步清理場地,由樣子匠按照園寢規(guī)制,參考成憲,在地面上用白灰標出主要建筑,如享殿、琉璃花門、宮門等各座殿宇、月臺、墻垣及河道橋座的平面位置和尺寸輪廓;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是對地勢高差進行抄平,核對將來施工過程中刨挖或者墊補的土方量,這一階段現(xiàn)場的查勘是對施工難易程度的初步評估。
清代園寢建筑設計程序與帝、后陵寢的設計事務程序基本一致,但選址、施工周期較陵寢建筑縮短,帝、后陵寢設計多從皇帝即位期間開始,派人卜選陵址,稱為“萬年吉地”,陵工動輒花費數(shù)年乃至數(shù)十年時間,園寢營建則多在主人去世后進行,極少數(shù)長壽之人進入晚年后未雨綢繆提前擇選基址,所選之地稱為“福地”,從現(xiàn)已整理檔案中難以尋覓到園寢從選址、設計、施工到驗收的完整個案,本文試圖從眾多個案所提供的園寢各個階段建設片段組合出合理的流程,其間陵寢建筑設計程序是一條重要的參考信息。
清代園寢的設計事務同樣是從卜選吉地開始,福地選擇有兩種情況:官為經理和王府經理。王府經理園寢用地自行采辦,營建建筑規(guī)制、等級在規(guī)定范圍內,不得僭越即可,本文主要討論官為經理園寢修建流程。官修園寢即由皇帝或者皇太后指定大臣帶領官員、吏役、風水師、樣式房匠人以及算房算手于京城附近勘察、相度,風水師依據風水理論,將所選地點的山水形勢、景觀環(huán)境、生態(tài)植被等方面綜合評價,并作出書面報告,樣式房匠人和算房算手則丈量地勢規(guī)模尺寸,樣式房繪制風水形勢丈尺圖、山向定點穴圖、志樁圖等畫樣,回京后將現(xiàn)場草圖謄繪工整,貼簽具說,進呈御覽,待皇帝或皇太后欽定園寢基址及相應的建筑規(guī)制后,便著手組建園寢欽工處和勘估處兩班人員分頭工作。
欽工處成立以后,由承修大臣帶領官員、風水師、樣子匠等復勘基址,詳定穴心山向,并確定園寢邊界范圍,丈量各邊至穴心距離。在此次現(xiàn)場作業(yè)過程中,風水師再次核準穴心位置和山向;樣子匠和書算人以風水師確定的穴心為基準,沿山向布方格灰線,以穴中原地皮為水平基點,記錄每個交叉點距±0.000點相對高差,這一步驟為“抄平”,測出數(shù)據詳細記錄以備日后規(guī)劃所用。
1.調取檔案
職工是安置工作的主要對象,職工對于煤礦安置措施的接受度直接影響安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本次安置工作中,員工對于煤礦關閉和職工安置措施接受得很無奈,但接受速度極快,很多員工表示,煤礦關閉已成事實,只能接受。從正式開展安置工作開始,十天內成功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共478人。除辦理退休和內退的員工,剩下尚未完成安置的員工已不足兩百人。
園寢選定基址并進行實地勘測后,園寢工程處從內務府的檔房調取以往相同爵位等級園寢工程的圖紙和檔案以資借鑒,用作工程設計、管理時的參考和依據。在公主和親王園寢設計中,多次出現(xiàn)參照已建成且相距年代不遠的成案的記載。樣式房作為設計機構,通過參閱以往設計資料,對建筑組群和各單體尺寸的推敲,并繪制多個方案進行比較,從中優(yōu)選最佳方案。和碩和婉公主園寢依照和碩和惠公主(3)臺灣“中研院”內務府奏銷檔,和婉公主園寢用過物料銀數(shù),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冊數(shù):252,微卷頁:33-38。;和碩和恪公主園寢參照和碩和靜公主園寢(4)臺灣“中研院”內務府奏銷檔,奏為勘修和恪公主園寢工程事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冊數(shù):363,微卷數(shù):21-28。,等等。
2.實地踏勘、現(xiàn)場測繪
倘若所借鑒的園寢工程原始資料和設計圖檔不完整,無法全面地獲取設計信息,承修大臣可帶領或委派官員、樣子匠、算手到參考園寢實地勘察,詳細記錄規(guī)制,并測量繪圖。此項程序多出現(xiàn)在公主園寢修建過程中,而在親王、郡王等園寢建設中尚未找到相同的文字記載。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一月,工部尚書金簡負責修建和碩和恪公主園寢事務,選定基址后,派郎中德齡、委署主事雙保前往和碩和靜公主園寢觀瞻規(guī)制和做法,實地考察(5)臺灣“中研院”內務府奏銷檔,奏為勘修和恪公主園寢工程事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冊數(shù):363,微卷數(shù):21-28。;咸豐六年(1856)八月,負責壽臧和碩公主園寢工程的各部門司員會同書算人赴敬和碩公主園寢實地測量后,得出除地宮外“修建壽臧和碩公主園寢均可仿照辦理”的結論(6)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朱批奏折,奏為壽臧和碩公主園寢擇址并建園規(guī)模繪圖呈覽請旨事,咸豐七年二月二十九日,檔號:04-01-37-0107-008。。
經過對選定基址詳細地勘測,并調閱以往成案的工程檔案及實地調查等方式取得基礎設計資料后,樣式房著手方案的初步規(guī)劃和設計工作,這一程序依據《欽定大清會典》定例并參考同段時期建造同級別宗室或者公主園寢推敲規(guī)劃設計方案,因地制宜,結合現(xiàn)場地勢特點完成。屆時詳細測量選定基址平面及高程,確定建筑組群總體布局和建筑單體的規(guī)模形制,詳定穴位和山向,以穴中為基準點展開組群總平面和豎向設計等一系列工作。樣式房往往就組群布局和單體建筑構思多個方案,反復推敲比較,將理想的初步設計方案工整繪制成圖,貼簽注明單體建筑及院落名稱、丈尺后,附同精心制作的燙樣(如壽臧和碩公主園寢燙樣)恭呈御覽,再根據皇帝或者皇太后意見調整后定稿繪制成畫樣,欽準的方案和燙樣就成為園寢后續(xù)設計事務的依據。
初步設計方案欽定后,便是深化設計階段,整體組群平面布局、豎向剖面設計、各座單體建筑尺寸和平面位置等都需通過圖紙表達清楚,樣式房和算房按照圖紙和燙樣編寫《工程做法》,詳細說明建筑的規(guī)制、尺寸和做法,《工程做法》冊簿是勘估處估算工料、錢糧的依據。
工程處將完成的圖紙、燙樣和《工程做法》移交給勘估處,由勘估大臣從算房選派書吏、算手根據資料,并參照《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結合當時市價等因素,編定《工料錢糧約估》細冊,相當于工程預算清單,細冊經皇帝核準后,再移咨工程處,同時將圖紙、燙樣等資料送還工程處,工程處根據《工料錢糧約估》細冊從內務府廣儲司銀庫提領錢糧,個別從戶部調撥銀兩。
園寢選定地址并確定設計方案并不意味著可以立即施工,工程動土至少需滿足方位和時節(jié)兩個條件。此外,平整場地、承搭工棚、砍伐移栽障礙樹木等都是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內容。
待施工條件成熟,由工部遣堂官一人袛告后土司工之神,工程處則組織各個分修廠商遵照《工程做法》嚴格施工,承修大臣和監(jiān)督官員自始至終對工程質量、進度進行監(jiān)督;樣式房根據設計方案,結合實際地形,繪制從建筑組群到各單體建筑施工設計圖紙,其中,以地宮寢券做法為主,包括地基刨槽開挖尺寸、鋪墊基礎灰土、安設龍須溝等施工圖紙。
清代官式建筑大木結構做法趨于模數(shù)化、標準化,構造做法、施工工藝從規(guī)制做法相對定型,樣式房對大木建筑設計,通常只用表現(xiàn)建筑平面柱網、開間、進深的地盤圖,及反映梁架舉折的立樣圖,與園寢相關樣式雷圖紙同樣多以地盤圖樣為主,《工程做法》則對構件尺寸、用料數(shù)量、構造做法、施工工藝等說明細致,工匠對照《工程做法》按照通常做法便可施工。
園寢工程告竣,由承修大臣聯(lián)名結銜上奏,皇帝欽準勘估大臣查勘全工,驗收合格,將工程所耗錢糧,造具黃冊銷算,副本《銷算藍冊》存案,以備稽查,與園寢建設相關的諭旨、奏折、往來公文、說貼、清單等分門別類按期匯集成冊,交內務府存檔,最后承修大臣聯(lián)名具奏工程完工,裁撤工程處,所委官員仍回原屬衙門當差。
園寢工程完結后即進入維護階段,承修廠商按例對工程保固,倘在保固年限內出現(xiàn)質量問題,施工廠商負責賠修。個別園寢工程因墓主死后追封加爵,已建成園寢因等級的提高重新加建,圍繞返修工程,重新開展勘察、設計、勘估、招商和施工步驟,所需工費銀兩由戶部支領,如固倫純愨公主園寢(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錄副雍乾朝、內務府奏案,奏另修理固倫公主墳院衙門需用銀兩數(shù)目事,檔號:05-0002-003。、醇賢親王園寢等。
康熙朝中葉開始,每當遇有大型皇家建筑工程,皇帝便親選數(shù)名親王、大臣組織成立欽派工程處,全權負責承修各項事宜。宗室、公主去世后,皇帝第一時間委命總管內務府大臣或其他親王經理喪儀,并負責選派通曉風水官員相度地址,這些官員或是欽天監(jiān)專職人員,或從其他部門臨時抽調使用。園寢基址確定,樣式房根據現(xiàn)場地勢設計建筑方案并繪制成圖,隨總管內務府大臣遞交奏折恭呈御覽,在奏折中,總管內務府大臣請旨提議欽派勘估和承修大臣,勘估、承修大臣通常各設一到兩名,從在京六部滿漢尚書、侍郎以及總管內務府大臣中遴選,官員名單上呈,由皇帝用朱筆在中選名字上畫圈鈐出,一般情況下,勘估和承修大臣人員不能交叉,以杜“自估自銷”之弊(參見圖1)。
圖1 清代園寢工程程序圖
園寢工程處另一重要任務是負責招商承修,按照園寢建筑規(guī)模,將整個施工工程分成若干段,分派給不同的木廠同時施工,每段有承修大臣分工監(jiān)督,工程處核發(fā)銀兩。在園寢施工過程中,各承包廠商定期呈交《已做現(xiàn)做活計清單》或《略節(jié)》,供承修大臣監(jiān)督,除按時按量完工外,還需對工程質量俱期包固。
園寢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現(xiàn)場碰到意外因素,工程量或者工期發(fā)生變化,工程處需提出具體應對措施,并編寫《續(xù)估工程做法》清冊,呈報皇帝批準,移咨勘估處。如壽莊和碩公主園寢工程券座地腳刨槽時地下水位高于原估深度,需加土培高槽底,地券周圍泊岸添筑灰土。
欽工處和勘估處統(tǒng)籌園寢修建全案,并協(xié)調內務府、工部、戶部、禮部等各個部門配合。工程所需要的顏料、葉鐵、杉木、架木、臨清城磚等項多由戶部和工部取用外,部分木石、磚瓦、灰觔、麻刀、繩鐵也有從內務府廣儲司支領,皇木廠設于通州張家灣,木倉在大清門內。清代中后期,國力衰退,也有園寢拆卸廢棄建筑木料,挪作建設的情況,如莊敬和碩公主和莊靜固倫公主園寢便是使用暢春園無逸齋廢棄木料建設享殿、宮門、看守房等。
清代建筑工程的資金管理,沿襲明代黃冊制度,工程款項先造辦黃冊,隨題本恭呈御覽,欽準核銷,并另備份清冊為副本,分送部科以便稽核。黃冊與清冊,冊衣分別為黃色和青色,在一檔內務府奏案分類中查到6份園寢奏銷所繕黃冊?!朵N算黃冊》和《銷算清冊》用于銷核工程實費款項,其中對建筑規(guī)制、單體建筑甚至局部細節(jié)尺寸、所用各項物料數(shù)量、各工序所耗工料、人力記載極為細致。
園寢工程動工之前由勘估處奏表“奏為修理某某園寢工程用料約估銀兩事”“呈修理某某園寢銀兩清單”等折,工竣銷核時撰寫“奏為某某園寢工程用過錢糧數(shù)目事”“奏報某某園寢數(shù)目清單”和“呈報某某園寢錢糧數(shù)目黃冊”等文書,臺灣“中研院”藏有定安親王園寢、榮純親王園寢、端慧皇太子園寢、睿忠親王園寢等多份奏銷檔案。
清代官修宗室、公主園寢修建經費多是定款,而私修園寢資金多由本府自行籌募或向朝廷借款。乾隆朝時期除工部按例給發(fā)銀兩外,官為經理的園寢所需剩余工價銀一般從內務府廣儲司支領,親王、公主喪葬屬皇家事務,內務府廣儲司銀庫即皇帝私人金庫的性質;自咸豐朝往后,官修的園寢出現(xiàn)從戶部領銀修建的情況,如壽恩固倫公主園寢、壽臧和碩公主園寢、孚敬郡王園寢花費都是由戶部承擔費用。如遇園寢返修工程,同樣由戶部或者廣儲司領銀。
另外,在壽臧和碩公主園寢支領工價銀中有實銀和制錢兩種(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朱批奏折,奏為修理壽臧和碩公主園寢勘估工料錢糧數(shù)目事,檔號:04-01-37-0107-014。,制錢是明清兩代按其本朝法定的錢幣體制由官爐鑄行的錢幣,成分一般以銅六鉛四的比例配鑄,雍正朝改為銅鉛各半;乾隆五年(1740)以后又加入2%左右的錫,鑄成青錢。乾隆以前幣制相對穩(wěn)定,制錢基本上具備作為貨幣應有的價值尺度、流通、儲藏、支付手段的職能,嘉慶朝以后幣制紊亂、錢文減重、用料粗劣,制錢的名義值與實際值差距擴大,公主園寢勘估處便利用制錢與實銀的市場差額,以實銀、制錢各一半的方式從戶部支現(xiàn),從中節(jié)省實銀。
隨著宗室群體日益龐大,用于王府、賜園、園寢等項財政支出呈幾何倍數(shù)增加,自道光朝以后,國運中落,朝廷財政捉襟見肘,多數(shù)情況下,官為修理的園寢工程再勘估核算成本價格后,扣除按例由工部承擔的造墳銀和碑價銀外,剩余金額領取采取現(xiàn)銀減半、以制錢代替的原則。
宗室園寢修建所需現(xiàn)銀動輒幾萬兩,除工部按例所發(fā)墳園、石碑工料銀從七百兩到八千兩不等的補貼外,非官修園寢剩余財政缺口由各王府自行承擔,若王府資金緊張,可向朝廷借貸,預支俸祿,分期償還,若是與皇太后、皇帝關系親近的宗室,則會得到皇太后、皇帝賞銀,由戶部支領。
清代皇家陵寢建筑體系是中國建筑史的研究重點之一,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建筑類型,理清園寢建筑規(guī)制是需必然完成的工作。從整體上看,清代園寢在建筑形制、規(guī)模、建筑技術和藝術質量方面明顯遜于帝陵,但在空間形式方面,均采用縱向院落的組群布局方式;在具體的建筑工程做法上,均采用典型的官式做法,是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實例;在園寢建筑的選址、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園寢以帝后陵寢和妃園寢為參照,是清代工官制度下的產物。
綜上所述,園寢建筑是清代建筑史上一個重要類型,是清代國家政治、經濟變遷的反映,折射出清代建筑整體的等級秩序,是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補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