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頌
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李沖與豫州刺史李貞聯(lián)合起兵,反對武則天篡權。后叛亂平定,武則天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并處置叛亂之人。狄仁杰發(fā)現(xiàn)要殺的人太多,因此上奏武則天,說這些人絕大多數(shù)屬于受騙上當,是好的或比較好的,請求刀下留情。武則天采納了狄仁杰的建議,改殺戮為流放,安撫百姓,穩(wěn)定了豫州的局勢??墒?,平定李貞的宰相張光弼卻不干了,他自恃有功,大肆勒索。狄仁杰非但沒有答應,反而怒斥張光弼濫殺降卒。這下把張光弼給惹惱了,還朝后,奏了狄仁杰一本,說他“出言不遜”。朝廷為此將狄仁杰貶為復州刺史,降職使用。
三年之后,武則天慧眼識珠,將狄仁杰提拔為宰相。有一次,武則天與狄仁杰聊天,提起上面的往事:“卿在汝南時,甚有善政,欲知譖卿者乎?”武則天說這話,一則是想告訴狄仁杰事情的真相,二來也是為自己撇清,說明當初調(diào)整你的職務,并非我的意思,是有人說了你的壞話。她本來以為,狄仁杰會叩頭謝恩,請女皇告知真相。不承想,狄仁杰卻回道:“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并為善友,臣請不知?!蔽鋭t天“深加嘆異”,稱贊狄仁杰有長者之風。
以狄仁杰的睿智,則天女皇要告訴自己一個秘密,而且這個秘密,關系到他當年由富饒之地被貶到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并且沒犯什么錯誤,純是小人使壞所致。如今總算能獲悉這個人是誰,一般而言,當是求之不得。然而狄仁杰卻不那么想。你皇上告訴了真相,我知道以后,只會對此人增加仇恨,提高警惕,徒增不快。而我壓根兒不知道這件事,照樣做我的事,反而坦蕩如初,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既然如此,我何必去額外添加煩惱呢?因此,狄仁杰斗膽對武則天說:“請皇上不必告訴我?!?/p>
那么,狄仁杰是真的不知道是誰奏的本嗎?恐怕未必。以狄仁杰的聰明和判斷,他心里肯定一清二楚。但他卻揣著明白裝糊涂。
北宋時,王旦與寇準同在真宗朝為官。王旦掌管中書省,寇準負責樞密院,并稱二府。但王旦是宰相,官職大于寇準??軠誓芰?,敢說話,不畏權勢,剛強耿直。但他卻沒有王旦的度量和風度。有一次,王旦負責的中書省給樞密院送文件,詔令的格式不對(違詔格),寇準一見,立刻拿著文件,跑到皇帝那里告狀,皇帝于是把王旦批了一通。過了不到一個月,寇準的樞密院給中書省送文件,也出現(xiàn)了“違詔格”問題。秘書一見,興奮地拿給王旦看,想讓宰相來一個“以寇準之道,還治寇準之身”,然而王旦卻命令秘書,把文件退還回去。
寇準見王旦犯了錯誤或處事有偏差,便抓住不放,但不當著本人說,而是偷偷地去稟告皇帝。而王旦正相反,總是在皇帝面前夸獎寇準。時間一長,連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對王旦說:你雖然經(jīng)常表揚寇準,可是他卻老說你的壞話啊。王旦聽后,非但不生氣,還對真宗說:本來應該這樣。我在宰相的位子上待得久了,在處理政事時犯的錯誤一定很多。寇準對您不隱瞞我的缺點,更顯示出他的忠誠,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
“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個王旦真是一個典型代表。一個下級,經(jīng)常去領導那里打他的小報告,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王旦非但不生氣,還稱贊他做得對,說得好。結(jié)果是,王旦的“裝糊涂”,維持了兩人之間的團結(jié),有利于政府的工作。時間一長,皇帝終于認識到,王旦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才和好官,“帝以是愈賢旦”。后來,寇準被提拔為宰相,求見皇帝,說道:“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皇帝告訴他,這都是因為王旦舉薦你的呀??軠事犃耍瑧M愧嘆息,說是實在想不到,也做不到。
有道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做人處事也是如此??軠适菤v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武兼?zhèn)?,有膽有略。但在為人處世上,比起王旦的度量,還差得很遠。也因此,王旦去世后,得到了文臣的最高謚號“文正”,而寇準,只被謚號“忠愍”。這兩個謚號,都是仁宗下詔批準的。
(摘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