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吳起用兵如神,幫助魏文侯成就了霸業(yè)。到了魏文侯兒子魏武侯上位時,他已經是非常有威望的大臣了。魏武侯跟吳起有些摩擦,已經將暗線埋下。
魏武侯選相,吳起覺得自己最合適,但竟輸給了一個在歷史上“查無此人”的同事田文。田文在歷史上的資料很少,我們只知道他跟吳起同朝為官。
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
魏武侯要任命田文為國相,愛官如命的吳起不服,就去找田文理論:“咱倆坐下來聊聊,論資排輩,咱們按業(yè)績說話。”
在華潤有一句話:“業(yè)績不向辛苦低頭?!蹦忝Γ颐?,大家都很忙。努力是不用說的,是缺省設置(計算機術語,意思是默認的),但光有努力不行,還要有業(yè)績。
之后還有一句:“價值觀不向業(yè)績低頭?!蹦呐履銟I(yè)績再好,你的價值觀不對,做事不地道,品德有問題,那也不行。最棒的就是努力干活兒,有業(yè)績,三觀很正,有品德。
吳起在品德上有欠缺,貪財好色,兇殘無比。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道德完人,所以跟田文比業(yè)績。
吳起列了三條,第一條是吳起的看家本事——當將軍。
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
我作為將軍統(tǒng)率三軍,我的兵愿意為我而死,敵國不敢侵犯我們,你跟我誰強?
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
我作為文官,治理百官,親近老百姓,我讓官府的倉庫充實,有錢,有資源,你和我誰更強?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xiāng),韓、趙賓從,子孰與起?”
我守西河,秦兵不敢過來,韓國、趙國這兩個老相識會跟著魏國,因為有我。你覺得在這方面,你跟我,誰更強?
田文說,這三條,我都不如你。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
論武功、文治,還是外交,重要的三方面你都不如我,為什么你的職位比我還高?
同朝為官又都是特別厲害的人,往往會有peer pressure(同儕壓力)。大家難免會有競爭之心,看看誰能先上到更高的位置。這能激發(fā)各位的動力,但也是很多矛盾的起源。
田文的回答很坦誠:
“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子乎,屬之我乎?”
你武功、文治、外交都比我好,但是你要看看現在是什么時候。魏武侯剛上位,還很小,周圍敵國也沒閑著,大臣還沒有跟我們一條心,百姓還不相信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倆誰更適合處理現在這個局面?
是托付給穩(wěn)重的我,還是托付給比人渣還人渣、以逞兇斗狠殺老婆著稱的吳起你呢?——這話田文當然不會說,點到為止就可以了。
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
吳起沉默了半天,他心里一定覺得,我這么牛、這么辛苦,我殺了老婆,我媽死了我也沒去看,就這么一心撲在工作上,而且業(yè)績這么優(yōu)秀,我還不能當一把手,我好委屈。但他想了想,還是承認田文說得對,說這事兒該他干,位置該他坐。
這個案例,司馬光寫得好,吳起的性格躍然紙上。一是不服輸,“阿爾法男”(意思是在群體中游刃有余、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編者注)要做就做第一,不做第二;二是能夠以業(yè)績?yōu)閷?,甚至有只看業(yè)績的傾向;三是能夠在關鍵時候想得明白,認賬,把事兒放在人之前,“事先于人”;四是不容易管理。你看吳起說“屬之子矣”,就只說這官你做,還是缺少政治覺悟,這個官誰做,難道是他定的嗎?我佩服魏文侯,能夠容忍吳起這樣的“狠人”。
這段競爭還算是健康的,雙方都是從成事的角度看問題的,即使彼此妒忌和看不起,也還是能夠“以事為先”。為了成事,處理好各自的情緒;為了成事,坐自己合適的位置。
世界由三個主要元素構成:人、物、事。人和物發(fā)生關系,人和人發(fā)生關系,就是事。
在我心目中最重要的關于人才管理的原則有三點:
第一,終極目的是把事做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第二,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對不一樣的人才有不一樣的管理方式,你評價他們的標準、激勵他們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第三,人和人之間、人才和人才之間有矛盾是正常的,不要企圖完全消除矛盾。這種矛盾不可能完全消除,就好像你無法把熱能百分之百轉化成動能。如果大家的心往一處想,跟著一個人去干,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力量。
人才有異,各有擅長。我建議不要為了給人才分類而分類,而是要從成事的角度分析人才。成哪類事、什么時候成什么類型的事,要想清楚。我是從這兩個維度來區(qū)分人才的:
一個維度是做事的分類。人才分類從事上著手,先想有哪些事,把事分類,再分人。就是先把框架弄好,再把人往里放。古代的事分文、武,相、將是一個大分類。放到今天的管理中,就是職能部門,比如做宰相、幕僚的;業(yè)務部門,帶兵打仗、負責損益表的,這是一個巨大的區(qū)分。
又如,后人給曾國藩寫的挽聯(lián)“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個分類也挺好的,分別為師、將、相。
更深的一個維度是,根據業(yè)務的不同階段選用人才。常見的有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守業(yè)型人才、幻想型人才。
初創(chuàng)型業(yè)務,需要開疆拓土,這個時候需要狠人,他能夠破局。
成型的業(yè)務,你選的人應該本分、持重、不輕易改變,扎扎實實地降低成本,扎扎實實地把流程梳理好,把最后的利潤賺回來,把市場份額守住。
幻想型業(yè)務,不需要考慮眼前幾年,而是要布局10年之后的事,這個時候需要有前瞻性眼光的人。
對這三類不同業(yè)務類型的人才,激勵的方式、評價的標準也不一樣。
(摘自《勝者心法:資治通鑒成事之道》)